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

學問君 人氣:2.77W

一、何爲課堂語言藝術對於語言藝術,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這樣說:“話說得好,就會如實地表情達意,使聽者感到舒適,發生美感,這樣的說話,就成了藝術。”課堂語言藝術,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精煉的語言,用以培養人的技巧。

關於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

課堂語言藝術,不僅反映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r教學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能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氖活躍,師生關係融洽,學生往往樂此不疲;而有的教師卻使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思想開小差,甚至睡大覺,其原因就在於教師不善於運用語言藝術。這些事實證明,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運用教學語言的水平和技巧,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聽課情緒,關係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本身要抓的就是“語言”,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負責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巢宗祺先生這樣說:“小學語文教學,一是要注重語言的積累,二是語言運用的基本技能,三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良好機。”欲勝任此等任務,教師自身除須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之外,還得不斷錘鍊自己的課堂語佔,熟練掌握語文教學語言藝術。

二、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錘鍊課堂語言藝術、課堂語言的規範性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是語文教師必備的教學語言條件,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準確規範地運用本民族語言來闡述觀點見解、表達思想情感。對兒童說話不可輕率,如果認爲兒童知識水平有限,思考能力較差,而又充分信任老師,教師課堂語言就可隨意的話,從師德上講是“誤人子弟”,時間一長,也會使教師自己威嚴掃地。

條理清楚。教師應該對每課教材做深入鑽研和細緻分析,弄清要講的語文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其確切的含義和規律,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解讀,確定怎樣開頭,怎樣過渡,怎樣結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講解纔會條理清晰,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上才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簡潔流暢。課堂語言應該做到言簡意賅,把複雜的東西以最簡單的話語清晰地表達給學生知道,否則學生聽課會出現大腦疲勞現象從而使課堂效率低下。教師如果說話結結巴巴,不但會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也會阻礙學生思維的拓展。

戒口頭禪。有些老師上課時口頭禪過多,比如“是不是”“對不對”“ ?那麼??”“好”“哦”“啊”之類的,這些VI頭禪如果被學生注意到,就會被學生有意識地模仿,並引爲笑話。一位六年級的學生曾告訴筆者,說他們班的學生給自己的語文老師取了個綽號“烏鴉老師”,原因是這位語文老師課堂上說話時幾乎每句後面都加個“啊”,好多學生都在老師說“啊”之後偷笑或偷學。有一一次,一位頑皮的學生還在上語文課時專門數老師的“啊”,統計的結果是一節課說了48個“啊”,於是就叫該位語文老師爲“烏鴉老師”。你看,這樣的頭禪不僅分散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還使課堂失去了嚴肅性。

課堂語言的生動性。

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僅要規範,還要生動。李燕傑教授曾經說過:“講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的情節,要繪聲繪色,細緻刻畫,使聽衆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語言生動,就能將抽象化爲具體,深奧變爲淺顯,枯燥變得風趣。

直觀形象。給小學生講課,教師用直觀性強的語言說話,就能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色,可適當運用故事或謎語講述,如有的老師在教“碧”字時,讓學生猜謎語:“王姑娘,白姑娘,一·同坐在石頭上”,教“公雞”時,讓學生猜:“頭戴紅帽子,身穿五彩衣,好像小鬧鐘,清晨催人起”,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字的字形結構和事物特徵。

富有趣味。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傑出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要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於教師能設疑激趣,扣人心絃。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做到饒有趣味。怎麼才能使自己的語言富有趣味暱?平時要廣採博聞與教材有關的笑話、故事、住聯、典故、詩詞等,按照教學需要把它們引入課堂,調動自如,遊刃有餘,以塑造形象、創造氣氛,讓學生趕到課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記憶學到的知識。

課堂語言的情感性。

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富有藝術性的教學口語,應當是發聲於情,意寓於情,理融於情的。當你帶着對事業,對孩子的熱愛,精神飽滿地登上講臺,學生立即就會受到你的情緒“輻射”的感染。如果你將備課接觸教材時的激動或感受,在課堂上表達出來,你的語言就有吸引力,這叫“以情奪人”。

充滿愛意。心理學家認爲:兒童有一種“愛撫期望心理”,這是稚嫩、幼弱者的本能。他們對有豐富感情負載的語言和寡淡冷漠的語言,是能敏感地加以區別的。甚至你無意中流露的一個眼神,隱藏於嘴角的'細小表情,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所以,把對兒童真誠的愛與感情溢於言表,那麼,即使是脫口而出的話,也能“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飽含着慈愛之心的兒童化語言,會引起孩子強烈持久的內心體驗,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富有個性。爲使語言有情,首先語言要有個性,所謂個性語言,即自己的富於獨特情感的語言。單單在授課中注入自己的感情,透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就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熱情了嗎?未必!小學語文教師語言藝術的個性特徵應該是具有自己的風格獨到的魅力,能體現出該教師健康的個性和心態。

課堂語言的啓發性。

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着諸多如:教師不善啓發或啓發不適時、不適度或啓而不發等不利於優化教學語言的現象,使學生的思維扼殺在搖籃裏,不利於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語言的“引導”、“誘發”上下一番功夫,認真研究探討,採用多種啓發性教學語言,把握誘導、啓發的時機,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優化課堂教學語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啓發性包含着兩層意思:

發展思維。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關鍵在於啓發並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因爲由“生疑”到“解疑”的過程,正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精選帶有重點、關鍵或學生感到困惑、易錯的地方,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去啓發。

富於想象。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情並茂的文章,教師的任務就是用自己的啓發性語言在作品和學生之間巧妙地建立聯繫,給學生開闢一條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橋樑”,尋找與學生生活的相通點,引導學生透過作品展示的生活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增補想象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畫面、意境等,讓具體形象在腦中“活”起來。

總之,好的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應該是規範生動、飽含情感而又富於啓發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課,語文教師就應該不斷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熟練掌握語文教學語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