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課堂教師語言藝術研究

學問君 人氣:1.33W

問題是思維的表現形式,所以教師的提問語言要富有啓發性,能促進學生思考,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數學課堂教師語言藝術研究

[摘要]語言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第一憑藉。課堂教學中,教師好的語言表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展現教師教學智慧的同時,使教學更準確、鮮明、生動和富有吸引力,讓學生易於理解所學知識,獲得發展。

[關鍵詞]課堂語言;學習興趣;問題;思考;價值

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自己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優化,而且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和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的:“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爲語言不同,教學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數學課堂教師的語言藝術。

一、善導,激發學習興趣

於漪老師曾經說過:“語言不是蜜,但能黏住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好的導語,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斷深入探究所學知識。例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課始,師創設情境引入:“國慶節,老師和小朋友到福建土樓玩,巧遇兩位大爺。王大爺住在‘和貴樓’,是一座長方形土樓,地面長40米,寬25米;簡大爺住在‘懷遠樓’,是一座圓形土樓,地面是半徑20米的圓形,他倆在爭論誰家的土樓大。

這節課,我們來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又如,教學“數字編碼”一課時,課始,師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參加《爸爸去哪兒》的節目?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也都想參加,紛紛寫信給欄目組。那麼多的信件,郵政人員是根據什麼來分揀的?你們想知道嗎?”……再如,教學“認識周長”一課時,課始,師提問:“同學們會跑步嗎?咱們班誰最會跑?你能圍着操場跑幾圈?”在學生回答後,師再問:“今天我們可不是來比賽跑步的,而是來當裁判的。

請看比賽規則,仔細觀察誰犯規了,誰做得對。”生:“第一個參賽者犯規了,他從中間穿過去……”巧妙的導語設計,不只是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是用簡潔的語言,營造輕鬆、活潑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

二、善評,引導想說、會說

說是數學學習中很重要的活動方式。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數學情境進行描述,對數學的概念、定理等作出解釋,向老師和同學準確地提出問題,與老師和同學開展討論……這些活動都涉及說的技能。只有在真誠、安全、自由的氛圍中,學生纔會展示自我,教師才能獲得來自學生的真實資訊,展開有效教學。

如:“仔細想,不着急!”“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嗎?”“老師這兒有一種解法,你們看看行不行。”“有誰聽明白了,請複述一遍,好嗎?”“孩子,說吧,怎麼想就怎麼說。”……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這樣的語言表達,會一點一點地激勵學生大膽發言,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三、善問,啓發有價值的思考

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而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揣摩何處爲學生所不易領會”,即於學生不易理解之處提出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表現形式,所以教師的提問語言要富有啓發性,能促進學生思考,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同學們,你們尺子上的1釐米和老師這把尺子上的1釐米一樣長嗎?北京的1釐米和我們這裏的1釐米一樣長嗎?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前三種方法透過剪拼,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面積有沒有變?第四種方法將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面積有沒有變?

仔細想想。這些方法雖然都是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但我們要計算平等四邊形的面積,轉化以後的面積能不能變?”“雖然鐘面的形狀、顏色、大小不同,但鐘面上的很多地方是相同的。請小朋友找鐘面上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看誰找得多。”……例如,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時,師:“這是我們區新建的一條公路,它的中間要配置一條綠化帶(全長1200米),並要在綠化帶上種一行樹(要求每隔5米種一棵)。你們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會解決什麼問題?”師在學生回答後繼續問道:“這些答案是否正確?可以用什麼方法檢驗?還有其他方法嗎?”生:“畫圖。”

師:“怎麼畫?要畫1200米嗎?要畫240棵樹嗎?”生:“太麻煩了。”師:“有什麼好辦法?”生:“從簡單的開始,假設路長15米。”師:“好!先在線段上試試能‘種’幾棵樹,再想想究竟有多少種不同的植樹方法,最後思考算式可以怎樣列。”……這裏,教師透過提問步步設疑、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智慧不斷得到發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師設計的創造性提問,有助於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學會思維、學會思考。總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運用幽默風趣、科學準確的語言,讓課堂充盈着時代的氣息,充滿着尊重、溝通、寬容、欣賞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