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

學問君 人氣:1.91W

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
  

【關鍵詞】 網絡;網絡教育;適應;適應性;學習適應性;綜述

一、問題的提出

透過任何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學習都存在着學習適應性問題,如沿用了近400年的班級授課教學組織形式,並不適應於所有的學習者,即使是專爲適應學習者特性而設計的“適應性教學系統”或“適應性學習系統”也不是所有學習者都能適應,網絡教育這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就更不例外。當網絡教育被越來越多的大學採用後,出現了學習者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下的學習適應性問題。其表現爲有些人對其滿意度評價很低;學業成績評定多數人很差,差到考試只有25%左右的透過率;一份調查顯示“復旦大學超過半數的網絡生至今仍無法適應這種教學形式”;?1?浙江大學首批網上學生308人,至2001年9月僅有70人獲得學士學位,只佔23%。是什麼因素導致這些問題的產生?網絡教學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響着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爲了能深入研究並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僅就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做一文獻綜述。

二、研究綜述

到目前爲止,以“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爲主題的研究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中尚未發現。證據是以“networking education a learning adaptability”爲關鍵詞在 ebsco database、eric database、global dissertations數據庫上檢索和以“網絡教育 and 學習適應性”爲關鍵詞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上檢索到的文獻篇數皆爲0。

但當把“網絡教育”搜尋關鍵詞擴展到distance learning、open learning、on-line education, 把“適應性”搜尋關鍵詞擴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adjust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時,則在上述數據庫和其他期刊中可找到與此主題相關的文獻。如“adapt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adapting distance education for Indonesians”、“網上人大開展學員滿意度調查”、“學習適應性的因素分析”等。另外,在的“網上大學”網頁下也可查到關於學習適應狀況的調查結果。下面我從3個方面進行綜述。

1. 關於網絡教育是什麼和學習適應性是什麼的研究

由於網絡教育與網絡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先來歸納關於網絡是什麼的觀點。

● 網絡是一種手段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老師可將教案、作業或補充資料放在網上,但那決不是說學生從網上得到這些就可以不來課堂上課。雖然也有人提出,應將網絡從輔助手段躍升到基礎手段,從而把網絡在教育中的作用從一種輔助地位提升到基礎地位,並依據網絡所能提供的條件來設計教育。?2?但實質上仍將其定位在手段上。

● 網絡是一種環境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網絡可營造一種虛擬的、資訊快速更新的環境。正像李力所述:“人們面臨着的將是不斷變化的全新的學習環境,而這種變化的本質特徵就表現在由實到虛的逐步演變過程中。”?3?以及盧鋒的觀點: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的完善和更新,學習環境正經歷着由場所向氛圍、由物理向非物理、由實到虛的轉變。?4?

● 網絡是一種文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網絡就是生活,網絡就是交流。網絡的根本性質來自於人類的資訊交往的要求,網絡把使用電腦的人連接起來了。”?5?網絡已以一種文化的角色在影響着師生的交互方式、思維和觀念。

關於網絡教育是什麼,有下述觀點:

● 網絡教育是一種手段

從網絡是一種手段演繹出網絡教育是基於網絡支援的教育手段。如張有聲認爲:“網絡教育不是一種模式……網絡教育是一種手段”。?6?持這一觀點的人強調:任何人都可透過網絡學到東西,對於在校生,他們除了以課堂面對面的學習外,也可藉助於網上提供的學習資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

● 網絡教育是一種學習方式

從網絡是一種環境演繹出網絡教育是一種學習方式。有人認爲:“網絡教育是以計算機、多媒體、通信技術爲主體,以學員個人自主的個性化學習和交互式集體合作學習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7?

● 網絡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

從網絡是一種文化演繹出網絡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是對人類教育自由的崇尚與人性自然的順應,即爲人類的教育消除各種限制與障礙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網絡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方式方法,而是一種觀念。是將教育融會於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按需求教育者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生活習慣、生活節奏、生活狀態、生活喜好,來設計提供多種教育的形式,指導需求教育者主動地發自內心地積極地選擇最適合自身的形式來尋求教育”。?8?

還有學者認爲網絡教育是一種後現代教育。網絡教育會促使國家由“大衆學校教育的潛在壟斷提供者變爲透過市場使消費者有權選擇教育,而構建一種允許多樣、選擇、自由的消費者的制度理性”。?9?

我認爲在研究成年學生透過網絡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習適應性問題時,應將網絡教育界定爲既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教育理念,同時還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即網絡教育是利用現代資訊網絡工具所特有的易於跨時空溝通、互動、共享資訊的開放、平等的無中心網狀環境來發展學生個性,從而實現以學生個體爲本的理念的教學組織形式。因爲在網上學習過程中,網絡無時無刻不在以工具、環境、文化的形式影響着學生,網絡教育也無形中在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響着學生的學習適應性。正像吳剛所述:“在今天日新月異發展着的資訊技術中早已蘊涵着我們需要去領悟的教育新理念,是資訊技術爲我們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並激發我們的教育想象力……”?10?

關於適應和學習適應性有如下觀點:

● 適應(adaptation)是指個體與環境達到和諧關係的動態過程。

● 適應性(adaptability)是指個體與環境在適應過程中形成的適應能力。

● 學習適應性(learning adaptability)是個體“超越學習情境中的障礙的傾向”?11?或“個體克服困難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傾向,也即學習的適應能力。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好,能提高學業成績;相反,學生的學習適應不良,則會導致學業不良。” ?12?我認爲,學習適應性應包括學習觀念的適應、學習環境的適應、學習方式的適應等三個層面。

2. 爲什麼要研究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的問題

● 現實中存在學習不適應問題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業適應不良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國外研究顯示,約有22%的學生具有中等的或嚴重的情緒缺陷”。?13?

網上大學憑藉跨越時空的特質,已成爲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補充。但是網絡教育不是萬能的,它與其他教學形式一樣有其自身的侷限性,並不適應所有的人。北京藍色調查公司於2000年2月首次開展的以“爲什麼選擇網絡教育”爲主題的包括對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學生的羣體構成、就讀動機、學習目的、疑點困惑等項目的市場調研結果也可說明這一問題。?14?

● 很少關於網絡教育中學習適應性的實證研究

網絡教育雖然在西方已有近10年的歷史,但到目前爲止,很少關於學生對網上學習體驗的調查和從學生視角對網上學習進行評估的研究。雖然有些,如“儘管學生也指出這種遠程課程強化了分離和被動學習的感覺;但學生也同時指出,最大的益處是一種控制學習環境的感覺,如什麼時候觀看、什麼時候中斷、一個特定時間段收看多少內容等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15?但爲數太少。

● 使人們增強適應快速變化的不穩定環境的靈敏性

人類資源開發的實踐者們持此觀點,認爲:可依據學習效果,將學生引向採用適合特定學習環境的學習風格,從而創立快速獲取新知識和技能的條件。

我認爲,透過研究可較準確地瞭解目前中國網上學生的學習適應程度,並透過分析找到導致不適應問題的因素,給出培養和提高學生適應能力的對策。

3. 怎樣研究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的問題

適應性屬心理學術語,學習適應性屬學習心理學術語。所以人們在研究學習適應性問題時較多采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 用現成的心理學測試量表去研究

如研究中小學學生學習適應性的人常採用AAT-學習適應性測試量表。該方法的缺欠是不適合成年學生的學習適應性測量。

● 用訪談加經驗分析方法去研究

有研究者採用訪談加經驗分析的做法,瞭解學生對下述4個方面的體驗。(1)在遠程課程中使用技術的體驗;(2)對指導者的教學技能的評價;(3)學習資源的可獲性;(4)對學習環境的感覺等。該研究所獲得的最有意義的結論是:絕大多數的被測學生(一組爲100%,另一組爲75%)表示,如果有機會,願意再次選用遠程學習這種形式來學習。?16?但這一研究的侷限是,它只是針對利用交互電視和事先錄製的錄像帶兩種技術支援下的遠程學生的學習體驗的調查,並未涉及網絡技術所支援的學習環境。

也有學者從遠程教師對遠程課程的評價來研究遠程教育更適應於哪一類羣的學生。經對40位教師、29位網站管理者、2個國際公共廣播用戶和1個學習中心的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1)經優化設計和組織的遠程課件,其有效性與傳統面對面課程一樣,對學生產生同樣的影響並獲得同樣的滿意度;(2)遠程教育以學生爲中心的便利性課程,使它們特別適合成年在職人員和要求更新、再訓或再獲認證的專業人士;(3)遠程課程的有效性與個體學生的動機和個性特徵有關,它更適合於成熟的、有內在學習動機和更自律(可自學或自我調整)的學習者;(4)遠程課程不適合沒有經驗的學生或新生及不能自導、閱讀能力差或沒有先前的遠程課程經歷的學習者;(5)透過因特網交互多媒體技術傳遞的遠程課程其最大優勢就是課程以24小時/天,7天/周向學生全方位開放。?17?該研究的缺憾是:(1)沒有從學生的經歷去了解遠程課程的適應性;(2)遠程課件是以Videotape手段爲主,而不是以Internet爲主;(3)調查對象多爲西方老師,不包含任何亞洲或中國的老師或網絡教育的輔助人員。

還有學者從學生的視角對影響遠程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習環境是學生是否適應遠程學習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數據來自對兩所澳大利亞大學遠程學生的調查)。其中獨立性受來自社會環境(學生的經濟狀況和得到的社會支援)、動機(學生出於就業需要、個人內在需要、對學術追求、對經濟的考慮)、時間(學生可用於學習的時間總量、可用來一次持續學習的時間、是否有規律地安排學習時間)、分離(地理距離造成的師生分離、缺少支援的感覺、學生自我選擇的分離)等因素的影響;學習環境受來自物理環境(學生學習時可用的空間、學生所需要的獨處的不受干擾的學習條件、學生所需要的學習設施、學生的經濟限制)、學習準備(查閱學習指導手冊、收集參考材料、制定學習時間表)、學習模式等因素的影響。?18?

另外,還有從下面幾個角度來研究學習適應性的。

● 用可測的穩定性來說明抽象的適應性的程度

艾什比認爲: “一種行爲方式是適應的,它就能使基本變量保持在生理學的限制之內。”?19?他試圖將抽象的適應性轉化成可測的穩定性來說明適應性的程度 。這一點對透過學生學業的穩定性作爲測量其學習適應性的一個子項是有理論上的支援的。

● 透過學習風格來研究學習適應性

還有人從學習風格和關係到學習效果的學習環境中的學習風格性向(the learning style ori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learning outcomes)間的互動效果來研究學習適應性問題。透過學生和老師的學習風格匹配研究,得出當學生的學習風格與老師的不相匹配時則可幫助學習者開發適合環境要求的學習能力,並可透過培訓增強學習適應性。?20?

● 生物進化與學習適應性

還有學者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研究學習適應性問題,提出根本的適應過程就是進化過程。而“進化的網絡包含遺傳的學習性向,可描述爲(1)最初的條件引導學習在正確的方向上。(2)行爲的趨勢是加強意識到的不同環境間的差異,從而決定改變輸入刺激物以促使適應變化的學習。(3)達到所希望的穩態的能力。”?21?這一觀點從理論上支援了上述的從可測的穩定性來說明適應性程度及透過學習環境中的學習風格性向來研究學習適應性的可行性。

● 組織管理與學習適應性

阿爾文·托夫勒從組織的角度研究適應性問題並指出:“爲臨時目的組建的組織將大大地增加。從永久性的形式變成臨時性的形式,這一變化實際上是社會組織對社會高速變革的現實做出的廣泛而根本性的適應。”他認爲:分散的爲各種需要服務的小組織,它們提供服務的前提不是爲了造就一個靜態的能從事生產的工人,而是爲了使個人能夠適應經常發生的變化。?22?

這一觀點對打破學校體制一統化,從組織結構的角度去探尋一種不是僵化的而是彈性的網絡大學結構,從而創設一種適應分散的學生在網上學習的服務環境是很有啓發的。

我認爲,在研究中國網上成年人的學習適應性問題時,其方法和視角都不能只侷限在學習心理學範疇,而是要延伸到社會、文化、管理、技術、高等教育等領域。因爲這些都構成了成年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環境因素並在影響着他們的學習適應性。


論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