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德育教育建設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8W

1德育的可教性

德育教育建設論文

當我們同時面對一個沒有德性的人和一個身有殘疾的人時,我們會指責前者而同情後者,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爲德性是人們在後天就能習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賦我們卻無能爲力。這就說明了我們都是承認德性是後天習得的。[3]然而後天習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化等等,但是這三種方法中哪種是最行之有效的呢?當然是學校教育了。爲何學校是進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學校教育的長期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佔據了他們成長的大部分歷程,就連家庭教育的時間都無法與之比較,而社會的教化又都是在學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價值觀、世界觀後進行的,很難在對學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說學校教育的長期性在對學生進行德性教育具有時間上的優勢。學校教育的系統性:主要是說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學習內容是一個系統性的東西,進行的學習也是系統進行的。而家庭教育卻是遇事而行,就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纔會去思考解決方案而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社會教化則會根據個人的興趣不同而影響的方面也會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統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學校進行,系統性的教授纔會令學生更易接受。學校教育的完整性:學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時,不僅包括知識的學習,還有情感的培養,意志的鍛鍊,行爲的訓練、養成,加之與同學、同伴的共同進步。學校教育的漸進性:主要是說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學習內容都是教學工作者或是專家根據學生的特點設定的,並且學習內容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層層遞進。從以上學校教育的特點的論述,我們瞭解到學校進行教育的優勢,所以就確定學校是進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確定了地點之後,我們就應當來審視內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確定性和可塑性並存。人來到這個世界時是無暇的,他在成人後所具有的知識或是技能都是透過後天學習習得的,就是說人的可塑性是很強的。而人與人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所達到的效果是不確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的,對於沒有德性的人,我們會指責,因爲德性是一個人自身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這也是區別於動物的重要品質。

1.2道德的性質

1.2.1道德是一種知識體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人們纔能有所實踐。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識體系、思想根基,那麼德育的實踐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效果了。[5]

1.2.2道德是需要實踐的'。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理論知識,並且還是需要實踐的,並且還是不同於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識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實踐纔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然而質疑者會認爲不可在中小學開展德育課程,他們主張在其他課程的講授中滲透德育內容,像這種含糊籠統的方法確實省卻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誘惑力就會有多少的危險性。[6]由此我們證明德育是可教的,並且我們應當繼續在中小學開設德育課程。

2德育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德育隊伍,就是像語文課程需要設立語文教研組、數學課程需要設立數學教研組那樣,既然我們提出德育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最高目標,那麼德育也應當有自己的隊伍,那就是現今學校中存在的政教處、德育處等等。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隊伍的建設對於工作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政教處的設立,它的主要職責本應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而現在政教處卻偏向對學生紀律的監督,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否認其存在的必要性。政教處一方面不僅要加強對教師在德育方面的引導與培訓,另一方面更要配合德育教師開展相應的德育活動。教師,在塑造學生人格方面擔負着重大的社會責任。中小學學生思想品德未定型,可塑性、模仿性較強的特點,教師的人格素質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那因此,學校在招聘教師時,不僅要重視教師的專業水平,更要關注教師的道德水平。後期加強對在職教師道德教育,同時教師也應進行積極主動自我反思。爲保證這些得到切切實實的貫徹與落實,專門的管理機構與專業人員就顯得這樣的必不可少。我們說德育活動存在着真切的意義,卻有人主張參加德育活動是浪費時間!他們沒有理解“德育”的實質內涵: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真正實現對“德育”的主動建設。所以我們應當開展德育的主題活動,比如“德育月”、“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等等。由此,中小學德育隊伍建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現實與理想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只停留在現實,不去追求理想。當前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德育工作”存在的合理性。只要我們對當前“德育工作”進行合理的調整與改進,必能實現“教、管、導、育、評”五位一體的科學德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