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本科培養的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7W

爲了與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相適應,必須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新型工商管理隊伍。傳統的學科型工商管理本科培養模式己無法適應這一要求,亟需改革與創新。借鑑國外工商管理學院的成功做法,設立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專業,培養應用型、職業取向爲經濟建設第一線的工商管理本科生,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現實改革途徑。

工商管理本科培養的研究論文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教育改革大潮衝擊的雙重壓力下,我國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其指導思想和原則是:以轉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念爲先導,樹立全面素質觀,新的培養目標觀、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的教育觀以及教與學統一觀;激發和調動教與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複合型、應用型、創造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培養目標的定位分析

我們透過對國內外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具體比較,獲得了一些對當前培養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教育有益的啓示,以期在一個較完整的基礎上把握住我國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教育思想更趨現代化;教育內容更趨國際化;專業教學內容更趨實用化;數量分析更趨綜合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更加多樣化。

根據對現行培養目標定位的分析,並結合上述原則,我們認爲,當前應將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爲: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現代資訊技術,具有管理、企業戰略、運作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綜合知識,接受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的基本訓練,具有適應激烈競爭環境的經營管理能力和進行再學習的能力,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模式的確定

(一)確定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

確定培養模式應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與培養目標相一致,直接服務於培養目標;有可操作性,具有“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標準樣式”;在堅持統一性、加強整體性的同時,應體現開放性和靈活性。

(二)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

1.在課程體系模式上,將教學與非教學培養形式相結合,建立結構優化、綜合化程度高、基礎寬厚、適應性強,能體現因才施教和分流培養原則的彈性開放的課程體系。以應用能力培養爲主線,以認識共基礎、學科基礎、專業特色爲三個知識模組,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整合,使理論與實踐相互滲透融合,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大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2.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必須具有科學性、先進性與靈活性,進一步拓寬專業口徑,淡化專業界限,使所培養的人才由窄深專家型轉向廣適通才型。所謂科學性,就是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全面開展素質教育。要走出傳統以“課堂爲中心”、“技能爲中心”、“老師爲中心”的舊模式,逐步建立“素質爲中心”、“實務爲中心”、“學生爲中心”的新的培養方式。

所謂先進性,就是要努力提高專業與課程的高新科技含量,滿足先進生產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保持先進性的另一要求是設定專業與培養人才要具有超前性,要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沿,透過培養“未來人才”主動促進經濟發展。所謂靈活性,就是要建立迅速反映市場資訊且主動適應有效需求變化的機制,與時俱進。強調靈活性的另一方面就是要解決高等教育固有的超前性與滯後性之間的矛盾,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專業方向、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使之總能與市場的有效需求合拍。

3.在教學計劃模式上,將基本計劃與組合計劃相結合,在基本計劃方面,以學分制爲基礎,逐漸向選課制過渡。在組合計劃方面,以“主輔修制”爲基礎,逐步向雙學位制過渡。

4在課程安排上,採用“2+1+1”模式,即前兩年學習公共基礎、學科基礎,第三年分流,向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三個柔性專業方向培養,第四年反饋強化。在條件成熟時,向彈性學制過渡。

三、課程體系的構建

工商管理課程體系由理論課與集中實驗課兩部分構成。

工商管理理論課程設定的原則是:精選並改造傳統的工商管理基礎課程,充分反映現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新內容,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爲工商管理類學生提供寬厚的理論基礎。理論課由主幹課、基礎類選修課和提高類選修課三層次構成。主幹課進行內容重組,由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管理資訊系統組成。基礎類選修課在主幹課的基礎上拓展現代管理思想和管理創新的內容,並注意與主幹課的密切配合。提高類選修課則圍繞進一步拓寬學生基礎知識面來設定。

集中實驗課程分爲: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VFP綜合實訓,主幹課程設計,工商管理實訓,實習四大模組,使實踐教學具有驗證、綜合、探索和創新四大功能。以能力培養爲主線構建新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按照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地安排各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傳統的實驗設計方法,培養學生的獨創精神,讓學生自己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同時輔以必要的指導。工商管理實訓針對一個具體的項目或典型案例,讓學生完成一個完整與校外實習相結合,並以校內仿真實習爲主,透過能力測試達到實習的目的與要求。畢業實習與設計是學生走向社會前的大練兵,因此選題至關重要,選題要密切與產學研基地相聯繫,既要考慮題目的新穎性和複雜性,又要照顧到學生的能力和有效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選擇既能用到己學過的知識,又有創新點可供學生去探索。

四、課程設定

應用型本科教育不同於大學普通教育,它典型的`應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較強的實踐性,決定了課程設定應突破學科中心主義課程,始終圍繞培養對象的應用能力這一主題,將課程與培養目標以及專業能力有機地結合,不單純追求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據培養目標的能力因素和崗位需求,篩選出學科中與培養應用能力直接有關並且使用頻率較高的專業知識內容,配合實踐性教育環節,形成一個以綜合能力培養爲主體,突出技能性、應用性爲目的的課程教育體系。同時,應根據專業的實際目標,考慮到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多樣性、複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養對象的就業面(適應性)以及對現代管理理論創新與應用。

1.在課程設定中以能力爲核心設計課程,突出了實踐性;課程安排保持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能力訓練的遞進性和漸進性;在課程設計注重把握能力重點、層次和定位。整個課程設定要體現“加強基礎教學,突出主幹課程,注重能力培養,注意個性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特色,優化學生知識結構。

2.堅持“三個不斷線”即:專業知識不斷線、外語學習不斷線、實踐能力不斷線,突出應用型人才特點。專業知識不斷線是指從一年級就開設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建立專業概念,培養專業興趣,大學四年學習中,專業“痕跡”不斷線,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意識不斷加強;外語學習不斷線是指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後,用兩個學期開設商務英語並増加英語技能訓練,高年級選擇1一2門專業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實踐能力不斷線是指爲突出培養目標的應用性,學生從低年級開始接觸專業實踐環境,四年不斷線,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3.根據“基礎不能減弱,能力必需加強”的新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要求建立專業核心課程,着重學生能力培養。

4.按課程性質列出多組選修課,規定選修的學分數,讓學生在多組選修課中自由選擇這與國外大學的做法接了軌,對於更多更好地爲國家培養具有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爲面向21世紀資訊領域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設計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可見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教育應把面向未來,注重發展,鼓勵開拓,重在創新作爲教育觀念。把重視基礎,強調適應,重視學科交叉與綜合作爲教育思想和培養目標。根據“基礎不能減弱,能力必需加強”的新型本科人才培養要求建立專業核心課程,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比較寬厚紮實的經濟、管理理論基礎和從事具體工商管理業務工作的能力,熟悉工商管理相關專業方向的原理性知識,有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運用水平,以適應激烈競爭環境的經營管理能力和進行再學習的能力,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