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全覆蓋

學問君 人氣:4.03K

最新消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全覆蓋,爲何國家如此注重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都能幫助患者做什麼?有了家庭醫生能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一一作答。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全覆蓋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全覆蓋

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開展試點。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格局。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羣,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專家認爲,《規劃》是在新醫改以來各地試點基礎上,對我國醫改的系統性總結,也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未來5年醫改的重大布局。

問:家庭醫生怎樣全覆蓋

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指出,分級診療制度將在堅持居民自願、基層首診、政策引導、創新機制的基礎上,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爲重要抓手,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行多種形式的分級診療模式,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開展試點。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峯認爲,《規劃》將分級診療置於改革的首位,有着現實的必要性和深遠意義。2009年新醫改以來,“看病難、看病貴”得到緩解,但呈現出新的形式,即大醫院掛專家號難、患者自付費用比例較高、大醫院人滿爲患等。針對這種情況,將分級診療作爲醫改的重中之重是十分必要的。

《規劃》提出,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透過提高基層服務能力、醫保支付、價格調控、便民惠民等措施,鼓勵城鄉居民與基層醫生或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羣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羣,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規劃》要求,遵循醫學科學規律,結合功能定位,明確縣、鄉兩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範圍,對於超出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的疾病,爲患者提供相應轉診服務。完善雙向轉診程序,建立健全轉診指導目錄,重點暢通向下轉診渠道,逐步實現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轉診。完善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醫保差異化支付政策,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支付比例,合理引導就醫流向。對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連續計算起付線。

王虎峯認爲,《規劃》提出構建分級診療體系,首先從優化醫療服務體系入手,重點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完善基本管理和執行機制,調動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分級診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透過創新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服務模式,順暢“雙向轉診”通道。同時,以家庭醫生簽約等組合配套措施,科學合理引導羣衆就醫需求。這項改革的全面推開是一次系統佈局,對緩解供需之間的矛盾、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有着戰略性意義。

問:大病保險如何來補充

《規劃》提出,按照保基本、兜底線、可持續的原則,圍繞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3個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高效執行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建立起較爲完善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和慈善救助銜接互動、相互聯通機制。

樑萬年指出,《規劃》要求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減少羣衆“跑腿”“墊資”。到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20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朱銘來說,近年來醫療費用持續上漲,部分地區醫保基金入不敷出,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我國醫療保障制度面臨着人民羣衆不斷提高的醫療保障需求和醫保基金赤字風險的矛盾。《規劃》透過完善醫保關鍵環節,突破重點領域改革,力爭建立一套高效執行的醫保體系,最終提高就醫患者保障水平,提升人民羣衆就醫獲得感。

他認爲,《規劃》明確了基本醫保責任,防止醫保無限制兜底導致基金風險。目前我國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已經達到75%,羣衆不斷提高的醫療需求需要建立多層次保障體系才能滿足,而不是完全交給基本醫保“買單”。這一方面是爲了防止出現福利攀比導致醫療資源濫用,另一方面是根據繳費水平確定待遇標準。

《規劃》提出,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在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基礎上,採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合規醫療費用範圍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羣衆支付的精準性。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將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低收入救助對象,以及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

朱銘來說,“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必須得到根本解決。《規劃》對低收入人羣看病做了全面部署,擴大了醫療救助的範圍,這與國家“精準扶貧”的宏觀戰略一脈相承。

問:藥品價格怎樣擠水分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實施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藥補醫,建設符合國情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理順藥品價格,促進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保障藥品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供應充分。

樑萬年指出,《規劃》將公平可及和羣衆受益作爲重要目標,將爲百姓帶來更多的改革紅利。例如,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繼續開展用量小、臨牀必需、市場供應短缺藥品的定點生產試點。完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逐步增加國家談判藥品品種數量,並做好醫保等政策銜接。探索醫院門診患者多渠道購藥模式,患者可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王虎峯認爲,藥品領域的'改革是整體醫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醫療機構的收入結構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佔到了半數左右,藥品耗材的改革是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公立醫院轉變執行機制就無從談起。因此,藥品生產、流通、使用3個環節的綜合改革也就勢在必行。《規劃》首次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進行了系統規劃。這是近年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得出的經驗,即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上下游要綜合治理。在三醫聯動基礎上,藥品改革將形成“上下游綜合治理”的格局。

《規劃》提出,實施藥品採購“兩票制”改革。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指出,公共利益和商業利潤的衝突成爲藥品領域的常見現象。藥品流通覆蓋了從生產商到消費者之間的全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經濟價值的分配鏈條,存在一系列交易過程,是不同主體實現利益的場所。壓縮環節、提高效率,是各國藥品流通體系發展的基本方向。從醫療衛生角度,“兩票制”結合公立醫院改革,有助於快速破除以藥補醫機制,促使公立醫院公益性迴歸。從藥品供應角度,“兩票制”有助於建立富有效率的流通體系,理順藥品價格,促使藥品迴歸治病救人的本質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