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網絡環境建設與網絡道德自律(3)

學問君 人氣:2.97W

2.網絡的自主性。鑑於網絡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徵,網絡是在網民自主自願的基礎上互聯而形成的,個人需要和個性能夠在網絡世界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滿足。在網絡社會中,人們不必顧及傳統的道德輿論的壓力,也不必介意於社會中的人們相互之間的道德監督行爲,每一個網民都是獨立的精神道德主體,是個人思想的主宰者,是網絡行動的主人,網絡世界中每一個人既是行爲的組織者又是行動者,既是規範者又是倡導者,是自己行爲的決定者,網民從自身的利益需求或需要出發制定網絡行爲規範,因此,網絡道德是由網民爲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所採取的自覺行爲的結果,而不是由網絡世界中的權威人物或特權網民來制定的。只要不被網絡社會中的主導道德要求所排斥,人們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規範從事網絡活動,而不必改變自身原有的道德準則。網絡道德與現實社會道德相比,網絡道德完全是一種自主型的道德模式,呈現出更少的依賴性,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覺性。

論網絡環境建設與網絡道德自律(3)

3.網絡道德的多元性。現實社會中,在每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必定也只能有一種道德意識形態居於社會主導地位,其他的道德意識形態則處於從屬的或是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現實社會的道德是單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網絡社會中,在網絡系統的開放性、網絡資源的共享性、網絡社會的虛擬性、網絡參與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等網絡特徵的共同作用下,網絡集中了人類豐富的意識形態,體現了廣泛的人類利益需求,具有比現實生活更大的包容性。網絡道德的多元性表現爲網絡道德的多樣化、多層次的意識形態特性,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不同的宗教團體所體現的道德意識使網絡道德的構成成分變得複雜;在網絡社會中,由於網民自身所具有的不同道德意識、道德行爲的差異等在網絡道德中的體現,增加了網絡道德的多樣化和多層次的特徵。

與網絡道德的開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點相適應,暴露出來的網絡道德問題有:網絡道德的開放性特徵下,網民的不同道德意識、道德觀念、道德行爲在不受時空限制地發生衝突、碰撞並得到融合和重構的同時,也導致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念以及先進的道德意識形態、道德規範與落後的道德意識形態、道德規範等之間的矛盾表面化和尖銳化。在網絡的少人干預、少人過問的自主性特徵下,網民個體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可以自主地選擇網絡活動的內容、發佈和接受任何資訊,各種資訊、各種言論會造成資訊氾濫,甚至有虛假資訊或垃圾資訊摻雜其中。多元化的網絡道德反映在網絡社會中,是網絡資訊的多元性,多元化的資訊資源中,必然帶有多元的思想觀念和多元的價值判斷標準,這些多元的意識形態理論往往與處於社會主導地位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標準存在矛盾和衝突,給網絡社會的道德秩序帶來一定程度的混亂,並影響到人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對於正確的價值觀等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認識和把握。多元狀態的資訊特徵使得關於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有害資訊污染網絡環境,帶來精神破壞。這一系列網絡問題放大了網絡系統的負面作用,反映了人們網絡道德的缺失,影響了網絡環境建設的正常秩序,爲了確保網絡建設在資訊技術迅速發展中的健康進行,網絡道德的建設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

三、網絡道德自律在網絡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網絡道德是資訊技術條件下,針對網絡社會的虛擬環境而言的網絡行爲的道德規範,網絡社會中的網民行爲與現實社會中的人們交往相比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現實社會的直接對話。網民的網絡行爲,除責任人以外其他人很難對其不道德的行爲採取有力措施,即使有所評價和譴責,其約束力和控制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由於網絡與現實社會的不可分割性,網絡道德規範保持了與現實社會中傳統道德規範的高度一致性,傳統道德中的某些關於誠信、正義等基本價值準則也是網絡道德規範的基本立足點。因此與現實社會中傳統道德的維護中的自律意識相一致,人們的網絡行爲主要靠網民的內在道德修養和外在行爲自律來決定。而且由於網絡環境的開放性、虛擬性、自由性等特徵,網絡道德環境呈現出少人干預、少人、少人控制的特性,網絡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現實社會中傳統道德的他人干預和監督作用,表現爲一種以“慎獨”爲基本特徵自律性道德,即“在沒有任何外在的監督和控制下,也能遵從道德規範,恪守道德準則”,在網絡道德從自發到自律再到自覺的發展過程,網絡道德建設中的網絡道德自律便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