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慎獨與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論文關鍵詞:慎獨網絡道德教育

慎獨與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論文

論文摘要:“慎獨”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道德教育的精髓思想,也是我國道德教育最爲注重的內容。幾千年來,它不僅對人們修身養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就是在當今的網絡社會,仍然是培育高尚的網絡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徑。深刻探求“慎獨”與網絡道德建設的內在聯繫,對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品質將起到獨特的作用。

傳統的“慎獨”精神對現代人的道德教育作用仍然十分顯著,尤其是在以資訊技術爲基礎的虛擬網絡環境中,“慎獨”更能發揮出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積極作用。“慎獨”作爲一種道德修養的方法,最早見於《中庸》。“慎獨”是我國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自先秦儒家“慎獨”之說形成開始,便受到歷代學者的倡導和發揮,形成了包融諸多道德內容的重要思想。

一、“慎獨”的內涵

“慎獨”這種道德修養方法,強調要在無人監督時不僅不能放鬆,而且要更加註意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謹慎小心,強調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慎”字,從“心”從“真”,在現代漢語中是“認真”的意思;“獨”字,通常指“獨處”、“獨居”。《學生辭源》中“慎獨”是指:“在獨處時,自己的行爲也能謹慎不苟”。因此,我們可以給“慎獨”下這樣的定義:指人們在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出現違背道德的念頭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爲。

“慎獨”思想經歷了二千多年直到現在仍然被我們提倡和推崇。因爲,它本身蘊涵着深邃而強有力的道德自律精神,它強調道德主體內心信念的作用,是一種理性的自律,是自覺自願的自我監督。所以,古人的“內無憂患,外無畏懼,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袁,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倫”,明顯昭示出人的這種本質力量和精神:不管別人在場不在場,注意不注意,都自覺謹慎自己的內心和行爲,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自覺防止違背道德的觀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言行,做一個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在儒學傳統中,“慎獨”精神首先便是被用作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即:所謂“慎獨爲入德之方”強調人們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實行自我約束,謹慎地遵守道德原則,自覺地按照道德規範行事,不做任何不符合道德的事。

“慎獨”是道德修養的重要手段,在儒家看來,修養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的根本。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前提,而在《中庸》中,特別注重修養中“慎獨”的功夫。對於每個人來說,《中庸》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只有經得起這一考驗纔算是道德上的真進步。如果做不到“慎獨”,也就談不上真正的道德修養。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的“慎獨”教育

網絡時代的到來開闢了大學生們生活的新空間,網絡在向大學生們傳遞資訊與知識的同時,也將網絡文化的垃圾帶入了他們的視野。特別是大學生作爲網絡社會的主體,其網絡行爲道德與否不僅關係到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關係到網絡社會的安全和秩序。爲此,高校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以增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強化其網絡自律行爲。作爲道德修養方法的“慎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慎微,即:要注意小節,在點滴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一種錯誤的言行,在微小或萌芽狀態時容易糾正,但也正因爲小,往往被忽視。這就是說,真正的道德首先總是從那些不顯眼的細微處開始的。越是細微的東西越不被人們所注意,而正是這些細微的行爲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慎微”教育,就是要他們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2.慎隱,即:在獨處、無人監督、有機會做壞事而不會被人發覺的情況下,要嚴格自律,不做越軌的事。這是“慎獨”的最高境界。因而做到慎隱往往也是最難的。其原因就在於,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社會輿論監督只有在人們思想和行爲是公開的情況下,才能起到作用。而網絡使大學生身處虛擬社會裏,失去外界監督的情況下,能否真正做到慎隱主要靠個人的自律。正如作家莫言所說:“人一旦上網就變得厚顏無恥。”“慎隱”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針對網絡的虛擬特性,明確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範的重要性。

3.慎言,即:在沒有約束,獨處的時候能謹慎自己的言語,不放縱。孔子說:“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互聯網給大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思想的空間,透過這個空間可以實現雙方資訊的互通,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沒有人可以干涉,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網絡就是一個絕對的自由空間。它也應該有一個道德法規來進行約束,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一個誠信交流的空間。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慎言”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在網絡上謹慎語言,才能保證健康上網,才能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更好的爲其服務

4.慎辨,即謹慎辨析身邊事物的是非曲直。“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說,君子要做到真誠,就要選擇美好的目標執着追求: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篤實踐行。在網絡的世界裏,資訊紛繁複雜,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大學生要想從這豐富的資源中找出對自己有用的資源資訊,就要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資訊的誘惑。對大學生進行“慎辨”教育,能幫助大學生在網絡的世界裏遨遊時,對那些紛繁蕪雜的資訊做出理性的分辨,擇善而取。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與“慎獨”的'契合

網絡空間是一個具有鮮明“獨立”個性和“自由”特性的領域,是需要大學生借鑑“慎獨”精神嚴格自律的領域。因此,探索二者的接合點對於更好的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1.網絡的相對獨立性與“慎獨”的契合。大學生不僅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而且也生活在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網絡和現實生活交流有着巨大的差別。大學生作爲一個個獨立的生活空間,上網的過程中互不干擾,不受他人的限制。這樣,大學生們難以覺察到社會輿論監督機制的存在,使得社會輿論監督對網絡行爲的調控作用喪失。網絡生活的這種獨立性也要求他們有良好的守獨自控能力,這種道德要求與“慎獨”的精神也是可以吻合的。

2.網絡的虛擬性與“慎獨”的契合。在網絡的空間裏,大學生們只需要隨便登個記註冊一下,就可以獲得一個身份,在網上進行人際交流。很多的資訊在網絡上都是虛假的,正如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指出:“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每個上網者都隱藏在網絡的虛擬外衣之下,和你聊天的美女或許是個彪形大漢,自稱爲天使的人或許就是一個逃犯……等等。因此,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裏,大學生要謹慎的辨別真僞,抵制那些不良的資訊的誘惑,同時大學生還要自覺的遵守道德規範,這種道德要求與“慎獨”中“慎隱”“慎辨”是十分吻合的。

3.網絡的自主性與“慎獨”的契合。網絡社會給大學生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輕鬆感和自由感,大學生鍾情於網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網絡中言論的高度自由。他們可以在浩如煙海的資訊中選擇自己需要的資訊,同樣,他們也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表自己的言論,而不負任何的責任,大學生們自由誇張的個性在這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種過分的自主性需要一種道德要求來規範和約束他們,這就需要“慎獨”中“慎言”來滿足這種要求。大學生要對自己的語言謹慎負責,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四、結語

網絡這種新技術“使人類進入了資訊傳播全球化的時代,它消除了距離的障礙,正十分有效地參與塑造明日的社會。”毫無疑問,網絡不但給大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在線空間”,而且也正在更加深入地改變着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所以,秉承傳統道德“慎獨”精神所煥發出來的當代價值,不斷強化上網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爲的自律教育,提高他們的整體道德水平,纔是從根本上祛除網絡惡性,還網絡世界一片藍天的最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世友:《“慎獨”精神與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研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2]齊鐵志:《“慎獨”與網絡道德建設論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3]範松仁:《儒家“慎獨”倫理精神與大學生網絡道德自律的契合》,《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5。

[4]金連鈞:《論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慎獨”教育》,《考試周刊》,2007.24。

[5]盛平主編:《學生辭源》,海洋出版社,1992。

[6][樑]劉勰撰,林其錟、陳鳳金集校:《劉子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葉適:《習學記言序目》,中華書局,1977。

[8]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教育——財富蘊藏之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