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及實踐模式探索

學問君 人氣:1.99W

論文關鍵詞:高等 就業理論 實踐模式

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及實踐模式探索

論文摘要:我國自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以來,尤其是近幾年,在人才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的迅速增加已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驟增。爲緩解就業壓力,高等院校已在積極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但其成效卻良莠不齊。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透過鑑別吸收國外的就業指導經驗,探索我國的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模式。
  
  近年來,爲緩解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解決就業難問題,各高校依據教育部的檔案精神紛紛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部門,以加強就業指導工作。許多高校雖然也根據實踐經驗提出了不同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但由於各高校在就業指導理論、制度體制、師資隊伍、實踐模式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並未形成完善、實用、具有時代特徵的就業指導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模式革新的必要性
  (一)制度體制的變革使大學畢業生就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1998年,國家全面實行“並軌”招生,即自費上學,自主擇業。1999年,全國普通高校開始擴招,當年招生人數增加了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此後,2000年的擴招增幅爲38.16%,2001年爲21.61%,2002年爲19.46%。到2003年,我國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在校生人數超過1000萬。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2002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總數爲145萬,2004年爲280萬,到2007年爲495萬,2010年激增到630萬。在社會需求沒有顯著增加的情況下,畢業人數的迅速增長勢必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有的就業指導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已無法適應這種變化。
  (二)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夠,提供的就業指導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國家雖然出臺了關於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相關檔案,但對於從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的專業人員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和參考標準,因此,目前絕大多數的就業指導從業人員非常缺乏專業指導和服務素質。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導致了當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和社會需要嚴重脫節,他們的就業指導服務根本滿足不了當前畢業生的實際需要,從更深層角度來講,就業指導服務師資隊伍的水平同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自身發展存在着很難調和的矛盾。
  (三)就業指導內容的侷限性,無法滿足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目前,許多高等院校對就業指導的內容較以前有了較大的突破和發展,但還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究其原因,目前的就業指導內容很多都還只是大方向的政策指導、大範圍的資訊指導或者非常籠統的就業技巧指導。這樣的指導其實只是寬泛的戰術指導,還是非常缺乏深層的戰略指導。作爲高校就業指導的專職部門更是主要從事了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而對於就業政策的解讀答疑方面還做得非常不到位,很多政策的知曉度和覆蓋面還非常小,這應該也是造成當前大學畢業生總是感覺就業難,面對就業束手無策,對就業政策非常模糊的原因。
  (四)就業指導模式單一,剝離了學生的專業背景。目前許多高校雖然提出了“全程化”的就業指導目標,但是,在指導方式上基本都是採用集中畢業生或者集中各年級學生的形式進行籠統指導。這種就業指導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給學生提供資訊和幫助,但由於忽略了學生專業的差異性和市場對人才的不同需求,缺乏對不同個體的專門諮詢和有效指導,無法滿足畢業生的真實需求,必須進行改革。
  
  二、就業指導理論的鑑別性吸收
  我國的就業指導理論最早起源於20世紀初期。在當時舉國辦實業、振興業的社會背景下,由於資訊的不對稱造成了工商業人才匱乏。教育家黃炎培倡導引進西方就業指導理論,並於1917年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協會,開始相關諮詢工作。在此之後一段時間裏,我國的就業指導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從新中國成立之後至1985年,由於受國家就業政策的影響,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一度廢止。1986年後至21世紀,我國的就業指導理論研究尤在了以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此時,也更需要借鑑發展較長國家的就業指導理論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
  國外發達國家較早就認識到了就業指導在資源開發中的作用,故相關就業指導理論的研究較早,尤其是美國,它是世界上發展就業指導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在多種理論派系中最爲基礎、應用最廣的也是美國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論。該理論提出選擇職業是人的生理、特點(特性)與職業對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命題,職業指導的過程就是了解自己、瞭解職業、實現人與職業合理匹配的過程。特性—因素匹配理論爲後期的發展的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目前較成熟的理論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論、人格類型論、心理動力論、需要論、職業選擇發展論、行爲論等。這些理論派別,儘管模式不同,見解各異,但各理論派別之間互爲補充。
  從具體的表現形式來看,各國的就業指導各有特色。
  (一)美國的全程化就業指導
  美國的全程化就業指導:大一時幫助學生了解市場需求,進行職業啓蒙,使學生形成基本的職業理念;在大二透過人才測評等手段來認識自我,從而能選好專業;等到了大三,再進一步瞭解市場需求,並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透過比較深入的,爲將來做充分的準備;大四則會對學生進行專題的求職訓練,組織各種各樣輔導學生就業的活動,並不定期透過E-mail告知一些與求職有關的活動。最後是對學生實施個性化的職業指導,學校會專門爲學生進行綜合測評,在分析測評結果後幫助學生選擇適應的職業種類,然後透過多次面談幫學生確立就業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