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學問君 人氣:1.02W

論文關鍵詞: 大學教學 意識培養 培養途徑

試論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論文摘 要: 引入文化教學,使知識與語用規則有機結合,能夠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語用能力。本文就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進行了闡述。 
  
  隨着全球高度一體化和現代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作爲語言學習中的領路人和指路人,教師更應該承擔起這一重任,在日常的語言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和實踐這一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一門語言,在跨文化交流時應對自如。有人把文化視爲一種複雜的現象。英國文化學家泰勒提出:“文化是一個複合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風俗以及人作爲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交際的過程是人們運用語言知識和知識傳遞資訊的過程。所以學習語言與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識是分不開的。所謂跨文化交際,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互相分享資訊、思想和感情時的一系列活動。
  專家估計世界上大約有五千至七千種語言,在這之中英語成爲了最通用的語言之一。在英語學習中,大學英語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最關鍵的環節,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但眼下的各種等級證書考試,多半是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知識和應試能力的測試。這樣一來,英語教學的過程不可避免地過分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往往忽略了其語言所蘊藏的文化。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更應該是以文化教學爲基礎的語言教學。英語教師除了教授語言技能外更應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融入到語言教學中。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傳遞感情的交際工具,而文化是語言存在和發展的和基礎,二者有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係。人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感受文化。要做到真正理解語言必須瞭解它“背後的”文化。反之,理解文化也必須透過語言。學習一種語言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彙和修辭,還要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思想意識、社交準則及語言行爲,即國家的社會文化。如果社會文化背景與知識教學相脫節,即把語言和文化割裂開來,不僅影響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會導致資訊傳遞的不完整、不準確、不生動,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因此,研究文化差異並將這一研究成果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已經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新大綱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掌握並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即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提高即需要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也需要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背景有所瞭解。語言的意義離不開語言環境,透過一個的`語言,可以窺見該民族豐富的文化形態以及該民族人民的文化。也就是說,只有瞭解彼此的語言習慣和行爲方式,纔能有效地進行溝通和交流。相反,如果在學習中只注重語言的表層意義而忽略了其深層的文化內涵,就難以做到真正地掌握語言,真正解語言所傳達的資訊。
  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係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只要掌握了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語言和應用語言進行交流。這顯然背離了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想較好地培養大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就應該想方設法地激活學科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牢固的母語文化知識和相應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將二者加以對比和鑑別,找出異同,然後強化認識和理解,進而在語言的不斷習得和大量實踐中,真正領會不同語言中不同文化的滲透和融合,進而加快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那麼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衝突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這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要使學生細緻、全面、深入地瞭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特點,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雙邊語言知識, 而且應具備雙邊的文化知識,這種雙重的文化修養是保障英語文化教學的重要前提。與此同時,還應該不斷增強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掌握和洞察文化的最新動向以便第一時間科學正確地學生拓寬文化視野,進而使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特徵,以期準確地運用語言進行順暢的交際。
  二、有針對性地介紹社會文化知識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體系中,多半是採用常規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起着絕對的主導作用。然而教師在課堂上常常單純地講解詞彙語法及要點,而忽視了有針對性地介紹那些影響交際的社會文化因素。在意識到文化對於語言教學的作用之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大的方面包括、經濟、社會階層、家庭結構、職業特點、上下級關係、社交活動等,小到日常的打招呼、道別、致謝、約會、打電話、吃飯習慣、禁忌語等。
  三、充分利用教學輔助手段
  充分利用教學輔助手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要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文化教學加以控制,並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多角度、多方位地向學生展示。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學生不僅要從課本中學習和掌握異國語言和文化內涵,而且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閱讀相關報刊雜誌,透過觀看相關節目直觀地瞭解目的語源國的文化和社會。在課堂教學時,也可以穿插西方英語作品、報刊雜誌、時事評論、甚至電影臺詞中有意義的,引導學生從中汲取文化知識,強化文化素養,拓展文化視野。除了在課堂上的滲透之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收聽各類英語廣播、學唱英語歌曲、觀看電視節目。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搜尋瀏覽網絡資料,觀看原版電影,以感受語言的魅力,領略英美本土文化風情。課餘時間組織英語角,舉辦校園文化節,豐富大學校園文化生活,開展英美文化方面的選修課,文化專題講座,組織英語晚會,排練英文戲劇,課本劇等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綜合能力。
  四、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在跨文化交際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差異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風俗習慣和言談舉止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的確存在着諸多文化方面的差異。甚至是衝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實效性。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透過對比目的語文化和母語文化的差異來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交際文化的教授和習得也必須透過對比的方法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和對文化差異的重視也應該體現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豐富多彩的,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於各個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各個民族不同的生存狀態,造就了各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而在傳播文化過程中難免會和外語學習者的固有思維和文化沉澱產生差異和碰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這種差異的責任就落在了語言教師的身上。在跨文化交際中,真正有效的交際是彼此資訊傳遞的無差無損,是文化資訊、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溝通,這無疑需要語言學習過程中文化學習的積累和運用。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外出版社.
  [2]胡文仲.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外研出版社.
  [3]陳申.教學策略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4]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5]鄧炎昌.語言與文化.外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