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W

論文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 文化匯入 跨文化意識 培養途徑

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匯入跨文化教育,以培養中職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培養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1.新大綱要求所需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隨着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際日益增多,人們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識以便理解來自不同文化的知識,因此,文化積累比任何時代都豐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頒佈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對原大綱內容做了修訂,修訂後的新大綱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可見,大綱要求我們有必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因此,中職英語教學必須重視跨文化教育,透過英語語言這個載體,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英語文化,體驗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2.現實交際所需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由於不瞭解語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出現歧義、語用失誤迭出的現象。大家對這兩種現象並不陌生:一是苦讀多年英語的學生碰見英美人士,根本沒有勇氣開口與之攀談,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見老外便激動地說: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們可能只是想打破見面時的尷尬,殊不知這是一些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對方的隱私,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這種社交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在於學習者缺少目的語文化知識、缺乏跨文化差異意識。可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能力是跨文化交際實踐中所需。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文化匯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幫助學生減少語用失誤,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途徑

那麼,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教育,建構中職生應知的跨文化交際的知識、技能,從而形成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筆者就此問題,闡述了一些日常教學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文化傳輸的主渠道。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各種課型的文化匯入:

(1)詞彙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新大綱要求學生到畢業時應達到的詞彙量:基礎要求1700w,200phr;較高要求1900w,300phr;拓展2200w,400phr。英語詞彙中往往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因爲“語言詞彙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資訊的工具”。在日常的詞彙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詞彙的讀音、本義,而應適時地介紹詞彙的文化意義,重視其文化的影響,特別應重視詞彙的文化差異,因爲同一概念的詞在不同的文化下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惡的象徵,在聖經故事中,與上帝作對的惡魔撒旦被稱爲the great dragon,如果把一個女人叫a dragon,則表示她很兇狠、令人討厭;但在中國dragon是吉祥的圖騰形象,在歷史上,龍還是皇帝的象徵,我們還以“龍的傳人”自稱。教學實踐表明,在詞彙教學中重視文化匯入,能使學生不斷地形成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彙、準確使用詞彙,從而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鑑賞力。

(2)聽說教學

中職英語教材中每單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組,是基於語境的對話形式呈現。在情景對話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舉止、風俗民情自然顯露出來。因此,在聽說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的社會語境:觀察什麼場合用什麼語體;瞭解說話人的身份;說話者之間交際的深淺與語體的關係等。而學生透過瞭解對話中的文化語境,可以體驗到不同的交際氛圍和文化氛圍,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識,掌握正確的交際規則。另一方面,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總結歸納出英美人士在口頭交際中常涉及話題的語言規律,尤其是與母語觀點相差較大的,如:說閒聊、說禁忌、論娛樂、說恭維、說謙辭、說請客、說致謝、說消費等,以便消除聽說障礙,使語言更爲地道、得體。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維觀,他們說話三句不離稱讚語,聽者無須自謙,只須道謝即可。又如見面時聊什麼好呢?其實,討論天氣是與英美人交談的一個合適的話題。學生有了這樣的文化差異的認知,便不會出現上述的一些誤會了。

(3)閱讀教學

中職英語教材中各單元都編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塊,旨在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西方文化,開拓國際視野。這些閱讀材料內容涉及到很多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充分體現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的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傳輸相關的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資訊,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如閱讀中常出現類似Black Friday(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這樣的專有名詞或一些典故和習語,如果學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就會造成困難。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國人的“紅茶”, 這是由於中國人和英國人着眼點不同,同是茶,我們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 故稱“紅茶”,而英國人注意到茶葉本身的顏色是黑的,故稱“black tea”。瞭解這樣的中西文化差異,學生就不至於把“紅茶”說成red tea了。事實上,閱讀教學堅持文化資訊的匯入,堅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不僅能較好地消除閱讀理解上的障礙,而且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會膚淺地停留在課文所提供的那點資訊,而是向他們開啓了一扇瞭解異國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課外優秀英語教材和讀物

僅靠一套中職英語教材來進行跨文化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程度的差異,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教材以備選用,如《新概念英語》《環球英語教程》《走遍美國》《初級英語聽力教程》等,透過對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學習,學生對英美國家的文化纔有更深的瞭解,無形中也加強和培養了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一些簡易的文學作品,如《書蟲》。英語專家胡文仲說:文學作品能夠提供最生動、具體、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讀者從中得到對於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瞭解。讀者的感情與書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親身體會人物的喜、怒、哀、樂,完全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情境,在不自覺中汲取了文化營養。可見,閱讀優秀英語教材和讀物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3.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着現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網絡技術的發展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爲可能,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學生則可以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更直觀地感受並比較中西方文化異同,增強跨文化意識與能力,同時使得英語學習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話題時,學生透過上網查詢可以快捷瞭解中西方不同的節日及節日來歷、主要活動等,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又如談到學生喜愛的Music這個話題時,學生可上網下載瞭解各地著名的音樂,如美國搖滾樂、鄉村音樂、非洲音樂、印度音樂等,使自己置身於愉悅的異國文化中。另外,優秀的英文影片同樣爲學生提供了異國風土人情、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等豐富翔實的文化資訊。

4.積極開辦第二課堂

中職院校完全有條件開辦英語第二課堂,如組織英語角、開設語言與文化講座、舉辦聖誕夜晚會等,讓學生在參與各種活動過程中,真實體驗異國文化氛圍,從而有效地促進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總之,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複雜的過程,只要我們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堅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滲透跨文化教育,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文化積累,就能爲今後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打下紮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中等職業學校英語編寫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高一虹.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6

5.胡文仲.文化與文學——透過文學教文化之探討.外語教學與研究,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