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3.26W


  [論文摘要]在教學中,經常遇到中外差異所造成交際不得體的情況,本文論述了在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中外文化差異的問題重點闡述了文化匯入的幾個重要環節,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於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  學習動機

一、引語

中國人在與外國人交往時,往往也按中國人的習慣問:“Whereareyougoing?”(你去哪兒?)或“Haveyoueaten?”(你吃嗎?)等等,或在道別時說:“Goslowly.Fakecareof、rourself。”(慢走,多保重。)這些話對英美國家的人來說是不nr思議或莫名其妙的一兇爲英美人士見面時一般多談天氣(如:Niceday,isn’tit?)。見面問人的去向有打探別人隱私之嫌,問人吃了沒有意味着你將邀請對方吃飯。另外,走快點不禮貌嗎?我身體很好,爲什麼要多保重。

這例子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文化差異理解比結構錯誤更加阻礙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溝通:在現實的交際中,語言失誤還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而語言失誤、文化的誤解往往會導致摩擦發生,甚至造成交際失敗。岡此,我們要時時提醒學生,在複雜的國際巾,光有語言能力是無法很好解決任跨文化交際時兇文化差異而遇到的種種問題的,更避免不了任語言交流中所表現出的不適當的言語或行爲,所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

二、阻礙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因素

1.升學壓力和傳統測試模式的束縛
  學習本應是一種進階的精神享受,而今卻成爲孩子們沉重的負擔他們“自覺”地認爲一切學習行爲要以考試大綱爲準繩,成績好壞與升學與否直接掛鉤。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由於人們對語苦的狹義理解,在語言教學中只把語言當作孤立的符號系統傳授給學習者,語法和詞彙學習成爲語青學習的全部。於是,測試的設定形式和範圍也一味的單一、狹窄。如今,英語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教材煥然一新,任務型教學成了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本來教師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方式對學生進行異國文化的滲透,但是效果卻往往叫人失望。尤其反映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對軟性作業不夠重視:

2.教師的語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不高
  西方國家對語言的教學多采用交際法,爲什麼兩方教學方法在中國使用不那麼一一帆風順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如果採用交際法,對師生雙方的語言能力都要求較高,操作起來比較吃力而交際是語言技能培養和傳授的活動和目的,在形式上我們稱這種教學法爲功能意念法,交際式英語教學強調了在不同場合語言交際的需要,強調了“語篇”、“表述”的整體含義,談話(或講述)的主題、範嗣、語義域、語言交際者的意念等語言功能結構成爲教學研究中的主要因素,其他相關因素,如場景、氣氛、情緒、說話口氣等非語言性的交流交際因素也成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要點:如果教師的語言能力達不到“功能意念法”的要求,一方面說明了其本身對異國的語言和文化理解不透徹,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錯誤”傳遞給了學生,造成將來他們在實際交際中的'不得體。正如維爾多生(Wildowson)在他的《交際法教學》中指出的:“學習的頑症在於很多人正式學過英語多年,但在實際交際中卻不能運用自如,能力顯得相當匱乏,無論是口頭還是筆頭功夫都不到家。這在發展中國家顯得尤爲突出。”這種實際交際能力的匱乏普遍存在於中國大多數的學生身上爲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在英語教學中的延續,教師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必須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