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校企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探索論文

學問君 人氣:7.75K

摘要:爲了更大程度地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作用,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資訊工程系提出了依託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合作新模式,並針對專業社團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實踐證明,校企合作創辦專業社團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瞭解企業文化、企業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學院就業工作等方面都大有益處。

校企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探索論文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社團;校企合作;共建社團

長期以來,參與社團活動一直是高校很多學生在校期間一項重要的學習、生活內容,參加社團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能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計算機專業原有計算機組裝維護、軟件開發等多個社團,但這些社團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

1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社團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1計算機專業社團活動內容貧乏

在傳統的社團組織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社團剛成立時還能正常開展活動,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很少開展社團活動,而且活動內容貧乏。有的社團完全是由學生自主組織和執行的,因此活動的內容與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1.2計算機專業社團活動管理缺乏有力約束

社團的指導教師大都是專業課教師,其自身教學任務比較重,指導社團的時間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組織活動,社團管理缺乏強有力的約束,人員穩定性不強。

1.3計算機專業社團活動缺乏應有的條件保障

目前學生社團的活動經費主要來自於學生自籌,社團活動要開展得有聲有色,資金保障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但自籌經費不穩定,這是制約社團發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計算機專業社團對設備和軟件支援的要求比較高,社團活動的場所和必要設施的缺乏也會令社團的活動效果大打折扣。2依託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可行性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爲導向,由學校和用人單位合作培養學生的教育模式。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資訊工程系自2010年開始全面實施“2+1”教學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學習基礎理論與專業基礎課程,在大三時可自願選擇校外實習企業。透過一學年的校外實習和項目實踐,達到企業的用工要求,畢業後直接上崗就業。這種教學模式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但隨着計算機技術近年來的迅猛發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VR技術、HTML5等新興技術不斷產生,學生在第三學年選擇就業方向時,僅憑企業到校的一兩次講座是無法明確自己的實習方向的。最重要的是,在前兩年的在校學習期間,學生對自己未來從事的崗位使用的技術都是從課堂上得到的,相對比較片面,企業在學生前兩年的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企業也希望在學生入校後就發現有就業意向、能力強、可塑性強的學生,然後透過社團活動的方式對其精心培養。可見,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是學校和企業的共同願望。

3校企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現實意義

3.1有利於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爲資訊工程系的“2+1”教學模式增加了新的內涵。在高職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企業不僅僅爲第三學年的校外項目實習提供場地,而且將企業文化與企業人才需求貫穿於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程參與。計算機專業社團作爲這一過程的載體,充分利用其自身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滿足學生不同專業方向的需求。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點選擇不同的社團方向,以興趣爲學習的動力,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2有利於實現校企雙贏

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對學校來說,一是提高了學生專業意識水平,爲今後就業打下了基礎;二是利用企業資源培訓了教師,提高了教師項目實踐能力;三是學校的各種設備在課餘時間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校企合作成立計算機專業社團,不但縮短了人才培訓週期,而且人才的穩定性和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都有所提高,在社團活動中投入的資金並不需要太多,對企業來講也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對學校和企業來說是雙贏。

3.3有利於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在畢業時的專業競爭力,社團成員從大一起就已熟悉企業文化,瞭解並掌握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對企業團隊的合作模式也已熟悉,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4校企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社團的探索

本着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作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資訊工程系新成立了4個校企合作專業社團,即中軟國際計算機協會、東軟創新創業社團、菜鳥在線VR社團和紅鷹無人機社團,參加總人數近200人,佔資訊工程系在校生人數的35%。透過豐富的社團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企業文化,提升學生對IT企業的認知,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結合企業實踐平臺共同育人,實現雙贏。

4.1合理規範校企合作聯辦專業社團的內容

以共同制訂章程的形式規範校企合作聯辦專業社團的內容,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明確雙方責任,制訂並規範校企合作共建社團的架構及執行機制。以東軟創新創業社團爲例,雙方共同制訂了社團章程,明確了社團指導單位、社團宗旨。並對成員納新、成員管理、活動組織、社團運營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規範。在組織機構方面,由資訊工程系專業教師與東軟企業專家共同擔任社團指導教師。設定社長1人、副社長2人,另外設定宣傳部、組織部和外聯部3個部門,各部門負責人均透過公開、公平、公正競選的辦法產生,並確定各部門具體職責。

4.2有計劃地組織社團活動

按合作企業的文化及高職教育特點組織社團活動,企業指導教師按計劃每月來學校進行專業講座,內容可以結合學生當前的學習內容,也可講授前沿技術發展動態,爲社團學員佈置工作任務,由系內指導教師組織學生完成任務;在寒暑假期間,本着自願的原則,組織社團成員赴企業參觀,瞭解一線工作場景,熟悉工作流程;每學期組織1次專業技能競賽,由企業參與並提供獎品;利用校內的場地優勢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增強社團成員的團隊精神和意識;校內社團指導教師可前往合作企業參與項目實踐;社團成員透過各種社團活動的訓練可獲取相應崗位技能證書。

4.3校企雙方支援社團的設備和資金

針對傳統社團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設備和資金問題,校企雙方協定,由校方提供活動教室、戶外場地、常規的計算機、攝影攝像等基礎設備,並提供完備的互聯網接入環境。合作企業方則提供一些專用儀器設備,同時企業提供各種社團活動的軟件支援,併爲各種競賽活動提供獎品和帶有企業LOGO的文化衫。另外,爲了及時對學生進行專業引導,將社團的成立大會與新生的專業教育活動結合在一起,在系部介紹專業內容後,由企業進行行業發展和專業就業前景的講座,讓新生在第一時間瞭解行業、瞭解合作企業,及時對學生進行專業引導,藉助校企合作專業社團的優勢,幫助學生完成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綜上所述,校企合作創辦專業社團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瞭解企業文化、企業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學院就業工作等方面都大有益處。在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背景下,IT企業對人才大量需求,企業對人才招聘的觀念不斷改變,校企合作共建專業社團必將爲新形勢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注入更大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軍,姜華.依託專業型社團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38-40.

[2]高文娟.論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建設的實踐意義: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爲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5(21):56.

[3]徐柏權,謝敏.高職計算機教學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3(26):237-238.

[4]李津.國家級高職骨幹校的校企合作模式[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4(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