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引導幼兒對美術課程感興趣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摘要:幼兒的美術活動,大致可分爲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針對班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班級幼兒活動的課程,幼兒對美術活動都是有興趣的,但不會持久,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特點,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和繪畫形式,只會使幼兒感覺索然無味。這時我們應選擇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創造條件、採用多種手段、豐富和積累兒童的視覺表象;結合具體的教育活動,鼓勵和正確引導兒童進行大膽地想象。

淺談如何引導幼兒對美術課程感興趣的論文

關鍵詞:觀察;興趣;欣賞;想象

正文: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想象是靈視,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能力是人的創造力形成的基礎,而創造性思維的重點是想象力,豐富的創造性想象力纔是首創的保證,想象力是在感知記憶的基礎上,又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重新組合,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藉助想象力對類似事物進行推斷,可以幫助人認識事物,發盡其所有創造力,

一、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1、學會觀察,分析。

觀察分析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透過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結構、色彩、運動模式等審美特徵,用腦思考,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目的在於幫助幼兒積累在圖式,深化表象,使幼兒獲得鮮明、深刻、完整的視覺形象,激起幼兒的表現慾望。

(1)觀察時,可以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等。如繪畫“調皮的小猴子”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去動物園參觀,還可以在參觀後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猴子調皮的各種表情、姿態等,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2)觀察被看作是美術活動的基礎,沒有觀察就談不上分析。分析是指認思維工程,是把頭腦中的事物或現象分爲各個屬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的本質。如老師講了“太陽十兄弟”的故事後,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想象的太陽是什麼樣的?他們發出的光芒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是這樣?鼓勵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變成物象說出來然後再畫出來,孩子孩子們感受不同,創造的符號也千差萬別,從而產生審美的愉悅體驗及創作分析的樂趣。

2、遊戲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遊戲是指透過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愉快、積極的狀態下學習美術技能,把視覺形象改變爲視覺---運動形象,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1)遊戲教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它的使用靈活多樣,遊戲性的命題、遊戲化的練習方式、對美術成果的遊戲性處理以及美術活動中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術和遊戲結合起來。如“吹泡泡”等遊戲化的命題,能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如“給小樹穿新衣”就帶幼兒到樹林裏,引導幼兒自己調試自己喜歡的色彩,粉刷樹幹或大片的潑灑小樹,這種寓教於樂的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的學習興致會更高。

(2)活動中還要增進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如:泡泡畫、印章畫、吹畫、沙畫、手工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學會欣賞和評價

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1)幼兒的評價、見解往往是很原始的,並且大致在他們的概念範圍內轉來轉去,好與壞,好聽與不好聽,喜歡與不喜歡,雖然如此,但無論如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這個美學見解的幼芽。爲了呵護這棵幼芽,我讓幼兒主動參與評價同伴的作品,允許先畫好的幼兒,自由參觀別組同伴的作品,看看誰的畫最美?誰的畫最有趣?誰的畫最有創意?然後儘可能多地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既樂於欣賞技能強、創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給予每個幼兒被承認的快樂,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更富有創造的勇氣和熱情。

(2)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後,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於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3)經過兩三年美術教學活動的實踐,充分挖掘不同形式的活動供幼兒操嘗試,我發現幼兒孩子們越來越非常喜歡上美術課,報美術特長班的幼兒也隨之增加了,看到家長欣賞幼兒美術作品是,個個喜形於色,美術活動時也很少聽到“老師,我不會畫。”“老師,我畫得對嗎?”之類的話語,都能主動參與,積極地構圖、添畫、塗色,大膽探索、能獨立、自信的表現自己對活動的理解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充分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讓大自然成爲幼兒想象的源泉

讓大自然啓發孩子的想象力。教師應常常帶孩子走出活動室,看看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等等,這樣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象也就隨之迸發。例如:中班《太陽公公》繪畫活動中,教師可提出疑問“太陽都是紅色的嗎?”讓幼兒知道太陽光有不同種類的顏色;用不同的墨鏡看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太陽。當幼兒瞭解、嘗試了的時候,教師及時的加以肯定,就會發現幼兒選用了不同的顏色畫出了不同的太陽。隨即教師還可以提出疑問:“太陽一直是圓圓的臉嗎?”孩子們就會對太陽的外型進行裝飾:圓臉、長臉、三角臉、梯形臉、花型臉、長頭髮、短頭髮、卷頭髮.例如:大班畫《美妙的森林》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們到戶外觀察各種各樣的樹木,然後請幼兒自由講述他們看到了一些什麼樣的樹,怎樣的樹幹、怎樣的樹葉、怎樣的樹枝------透過幼兒的回憶再現觀察的物體。

2、讓其它源泉成爲輔助教學。

教師可以透過圖片、幻燈片、課件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再總結歸納,並與幾何圖形、誇張變形等相聯繫,使孩子瞭解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之間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規律。在這基礎上,教師再可以請幼兒在自己畫的這片樹林裏進行添畫,孩子們會更加興致勃勃。不光樹可以是我們不常見到的,動態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兒透過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動物園裏有機靈的猴子、威猛的獅子老虎、美麗的孔雀等,也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孩子們對它們形象的表現更爲主動。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藝術是人心靈的昇華,是人美好心靈的嚮往,藉助美術的色彩美、造型美、形態美讓幼兒能對周邊的環境及人類的內心賦予美,從而感受,體驗它。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身兼重任,如何讓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實踐,不斷豐富吸取理論知識,更好的讓幼兒感受美,內心充滿美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