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學應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8W

【摘 要】面對此次課程改革所提出的“發揮學生主體性”號召,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從以往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逐步重視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這也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重要一環。針對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出了策略性的建議。

教學應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教育論文

【關鍵詞】教學思維發展機制探究

一、引言

“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這一命題涵蓋兩個系統方面的內容:一是有關教師的“教”,二是有關學生的“學”。教與學是辯證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的。教學相長。只有教學相互促進。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機制

1.教師“會教”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先導會教是學生進行有價值思維的先導和催化劑。會教,就是教者要思如泉涌,循循善誘,環環妙引,層層巧導;或引導,以激發“情感場”,補充思維的能源,啓發思考問題的路線、途徑;或指導,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尋找思維的“誘發點”;或疏導,以越過思維的障礙;或疑導,以激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想要達到“會教”的境界,教師不僅要具有精深的學科專業素養,廣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而且還要善於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主體作用。

2.培養問題意識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前提

思維由問題而起.問題是思維的“誘發劑”,它能激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使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因此。教師要善於激活學生集體中面對同一命題產生的諸多疑問,引導學生共同思索,彼此質疑,相互辯論.使每個學生能夠發現自己主觀世界裏的種種認知衝突,並使各自的想法、見解發生變化,從而使每個學生進入“憤”與“悱”的更高境界。

3.重視思維方法的訓練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保證

思維方法是人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門徑,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工具。給學生以科學思維方法上的指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思維方法,並向現實應用發生遷移,是“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保證。

指導思維方法,既要注重抽象(理性)思維方法的指導,充分利用左腦;又要注重形象(感性)思維方法的指導,努力開發右腦;更要注重實踐(實際思維)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苦苦質疑的興趣、主動性和對問題孜孜以求解決的積極心態。指導的重心是教給學生處理問題的策略與能力。其次。教師要善於抓住思維過程來指導。既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指導,使學生能夠掌握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維過程;又要有思維過程發展“中介”作用的指導,使學生明白在思維過程中,是“中介”的作用把一件件事、一個個過程、一個個人的本質聯繫了起來,進而使學生認識“中介”,理解“中介”,學會運用“中介”,有效地進行思維,提高思維能力。

4.思維品質的塑造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突破點

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能力差異的表現。也是智力差異的表現,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塑造是發展思維和智力的一個重大突破點,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善於抓住思維品質的個別差異、年齡結構差異、性別差異和發展的不平衡性,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訓練其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富有創新的能力。

三、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具體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

所謂創設情境,就是要儘可能創設真實的、日常的、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的情境。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基於“真實問題”將不同學科知識整合起來,去挖掘知識更廣、更深的意義。翻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才能激起學生認識和解決矛盾的心向,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矯治思維的“盲點”。創設問題情境,一要考慮適時性,二要考慮針對性,三要考慮啓發性,同時要兼顧問題本身的性質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思維特點,並適時啓發、點撥,使問題在情境中得以解決,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益,提高其分析、理解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培養探究意識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就是要提供給學生解決問題的一般思維模式,使學生面對所發現或所提出的問題能抓住問題的核心,並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確定解決問題原則、途徑和方法.以及從理論和實踐上能夠檢驗假設。具體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觀察發現能力、質疑創新能力。要多組織有目的的觀察活動.讓學生在觀察中訓練思維的靈敏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問題探究一要注重針對性,二要注重過程性,三要注重創造性。教師要透過指導、點撥,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篩選、綜合和分析有用的資訊和知識,使他們在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其創造的能力。

3.重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就是要選取蘊含着思維結構知識的典型案例,透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使學生掌握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順向結構和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逆向結構,理解帶有普遍意義的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並把科學思維與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統一起來。案例分析法需要注意三點:一是基本性,即教師要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思維知識結構:二是基礎性,即思維內容的教學應該適合學生的目前的智力發展水平,應該成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基礎;三是典型性,即透過精選的案例剖析,使學生掌握一般的思維規律與方法,透過對案例的典型性分析,促使學生把所獲得的認知進行歸類和遷移.進一步探究具有普遍規律性的聯繫,加強思維的自覺性。

4.加強對話互動

課堂中的對話與互動是主體間的平等交流。建構主義認爲,在與他人的對話互動中。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以及對世界的認識,促進個體思維的不斷髮展與成熟。透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環境之間的多項對話互動,參與者探討各自的觀點,新的意義、新的闡釋層出不窮,思維在不斷的碰撞過程中得到不斷的訓練與豐富。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中引發“真正的話題”,這些真正的話題是能夠引起“當事人”共同興趣、共同思考解決的話題。從而讓學生自由思考、自由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並適時加以指導。

杜威曾說過“兒童(學生)是出發點、中心和目的。他們的發展、成長就是理想”。因此,教學相應地要面向幫助學生髮展適合與各個學科領域的學習和思維策略,教師和學生一樣變成共同認知過程,即在特定情境中建構意義過程的參與者,以確定學生如何建構和加工知識,而不是學習了多少。總之,當前教育改革普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以往只關心書本知識的學習轉向對學生內部心理機制的思考,從外部的激勵、獎懲制度轉向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導,這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必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