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研究新農合基金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學問君 人氣:2.78W
研究新農合基金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新農合自推行以來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執行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總結新農合推行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於促進新農合良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新農合 問題 對策
  
  一、新農合基金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管理落後,監管不力。其一,由於培訓的不到位和業務知識的匱乏,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人員對當地農戶的實際情況缺乏瞭解,識別假單據能力不高的問題,在實際操作當中難免出現問題。其二,對鄉鎮新農合要害部位人員實施監督的主體僅是上級主管部門,缺乏完善的法規和系統的監督體系。其三,參合農民利用政策漏洞套取新農合基金。個別地方參合農民出租(借)合作醫療證,如有的將合作醫療證轉借給未參合的親友使用,在農村拿着別人的就診卡冒名頂替去看病開藥的大有人在。
  2. 藥品價格虛高現象依然存在。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價格明顯高於縣級以上醫療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以藥養醫”的普遍存在。由於存在體制上的問題,國家財政投入少,自身運轉經費不足,再加上鄉村醫生工資待遇、養老保險等問題沒有妥善解決,個人收入主要來源於藥品的差價收入,醫院只能靠藥品來維持自身發展,本來是福利性質的醫院成了營利型、創收型的單位。“以藥養醫”的現實影響了農村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使農民在鄉鎮衛生院就醫的利益很難保障到位,從而也影響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其次是藥品的流通體制問題。藥品具有特殊屬性,它的終端用戶病人沒有自主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醫生建議,因此藥品價格出現“逆調解”現象,競爭越激烈,藥品定價越高,其中間環節可實現的回扣就越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就越強。醫療機構以藥養醫的傳統模式、現行藥品定價機制和流通體制的不完善造成藥價虛高,導致醫藥費用增長過快,農民就醫負擔加重。
  3. 新農合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由於籌資水平不高,因而補償水平也不高,造成農民實際保障水平偏低。當前平均較低的住院費用補助率以及相對較低的補償封頂線,對於幫助農民抵禦重大疾病風險的作用有限,再加上相當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和藥品被列入新農合報銷範圍之外,難以保證農民得到優良的基本醫療服務,許多參合農民一旦患了大病仍然會因爲無力支付數千甚至上萬的醫療費用而得不到應有的醫療保障。目前,新農合主要是對住院進行補償,受益面窄,對門診和慢性病考慮較少,不利於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不利於新農合的持續發展。
  4. 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匱乏,難以適應新農合發展。鄉鎮衛生院承擔着新農合的大量技術服務,充分發揮鄉鎮衛生院的作用,可減輕基金的壓力和患者的費用負擔。目前,鄉鎮衛生院基礎建設得到加強,但人才匱乏,技術落後,很多農民把小病拖成大病,目前的鄉鎮醫療服務水平與農民的健康需求差距很大。
  5. 沒有形成一個長效的籌資機制。新農合按照個人繳費、集體扶持、財政補貼的方式進行籌資。從農民繳費角度看,現階段農民收入水平還不高,投保能力不強。從集體扶持角度看,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農村集體經濟逐漸解體,現在除了東部富裕地區能給予一定數額的資助外,中西部地區資助很少,甚至沒有資助。從財政補貼角度看,現階段財政用於支援新農合的資金有限,而且財政採取後續性的補貼方式,只有當農民繳費之後,地方財政纔給與配套資金,地方財政資金到位之後,中央財政纔給予補貼,從而使一部分低收入農民不能享受補貼,財政有困難的地方不能獲得中央補貼,從而人爲地造成羣體間、地區間的醫療保障水平的差異。 轉
二、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對策
  
  1. 建立農民、集體、財政三方合理的籌資比例,逐步形成一個長效籌資機制。中央財政應逐漸加大對新農合的支援力度,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財政應改變後續性的介入方式,不論農民繳費與否,地方財政資金到位與否,財政都應主動首位進行介入注資,這樣做一是有利於提高農民的參合意願,二是能使新農合基金有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