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班主任自我修養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學問君 人氣:1.23W

摘要:“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班級管理中,細節決定着成敗。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管理的基礎,管理好班級不僅考驗班主任對學校制度的執行力,還考驗班主任潛移默化、言傳身教和見微知著的工作能力和熱情。

淺談班主任自我修養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細節和執行力。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班級管理中,細節決定着成敗。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管理的基礎,管理好班級不僅考驗班主任對學校制度的執行力,還考驗班主任潛移默化、言傳身教和見微知著的工作能力和熱情,同時也考驗的是班主任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一根鐵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一個木桶,最低的地方決定其容量;而一個班級,班主任自我修養的程度決定着其發展!

作爲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決不能淺嘗輒止,因小失大,應注重自我修養,用潛移默化的細節感染學生,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學生,用見微知著的精神認識學生。提倡注重細節,小事還要再做細,才能管理好一個班級。

一、班主任自我修養在管理班級中的作用,表現在用潛移默化的細節感染學生。

班主任自我修養和班級管理都要注重細節。細節是深入淺出的學問,細節掌控包含在班級管理的整個過程中,要管理好班級,首先要從班主任個人管理做起。班主任講求細節不一定能使班級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班級管理必定講求細枝末節。我們與其到處走馬觀花的去學習班級管理經驗,還不如自己堅持不懈地處理好每個細節。班主任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會讓學生心潮澎湃,燃起自信之火;也有可能讓學生因此埋下陰影而徹底失望。班主任在一個學生的成長曆程中有着不可忽視和替代的作用。所以班主任更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班主任會在不斷地實踐中完善自我。

班主任要學會用潛移默化的細節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們都心甘情願地去執行指令。如有的學生不明白學校爲什麼要強制執行直角轉彎制度,他們覺得走路都要被管着,這也叫尊重學生的個性成長嗎?在老師看來這是對學校紀律的破壞,對學校紀律的不理解,如果老師只是一味的禁止學生破壞紀律,一味的重述平凡而沒有建設性的大道理,而不是去強該調紀律的重要性和對學生行爲習慣的益處的話,可能很少有學生會真正“謹遵聖旨”。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道理抽象到都不能說服我們自己,又怎麼能拿來教育學生?到底如何才能讓學生聽得進道理,讓他們自覺遵守呢?那就要用潛移默化的細節去感染他們,作爲班主任不妨這樣去做:利用班會課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用演講或分享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形成對該紀律的正確認知和絕對信服,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把學校各項紀律上升到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強大凝聚力的高度,透過宣傳影片和名人事例,讓學生感受到文明和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的中華民族,是依靠禮儀、仁愛、尊師、誠信、勤學、友善、寬恕、礪志、愛國等美德,纔有了千百年來的綿延不絕,才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偉大的民族精神,纔有了我們現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正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嚴於律己的一件件小事,才促進了祖國的繁榮昌盛。1997年6月,李嵐清同志在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開發革命傳統和我國優秀傳統這兩種特有的德育資源,他在《中國傳統道德》一書序言中指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根本目的,是把實現德育總體目標與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結合起來,使之更加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並形成適應社會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範。” 對中小學生來說,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學生對《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校規校紀、國家的法律法規的遵守就是中華之傳統美德。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避免了敏感的“直角轉彎”四字,使學生更加註重了個人的日常行爲規範。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班主任要藉助學校這個平臺,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時,還要善於充分挖掘學校特有的文化意蘊,如學校走廊兩側張貼的中華名人名言、名人畫像,樓道里的學生風采欄等,要隨時引導學生觀摩理解,使中華美德和校園美德處處得以彰顯。要充分利用教室空間,引導學生設計班級的文化佈置,將學生書法、繪畫、剪紙、中華名人格言和獲得的團體榮譽等,佈置在教室的學生風采欄裏,並及時更新,力求做到讓“四壁說話”,讓“每一堵牆”成爲“無聲的導師”。在這樣美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中,沒有學生會想到要去破壞學校紀律。而在整個潛移默化的教育感染過程中,班主任良好的自我修養和文明的舉止言行,都體現了細節的說服力。可見要實現班級管理的“宏圖大業”,就要從細節入手,從班主任的自我修養上下工夫。

二、班主任自我修養在管理班級中的作用,表現在用言傳身教的行動教育學生。

也許很少有人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銳,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微妙的變化和滑過的細節。暈輪效應認爲: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人們對其作出判斷的心裏依據。如果你見到一個人衣着整齊、合體入時,表情自然,則會認爲此人做事心細,有條有理,進而會想這個人一定有責任心,你就必然會在心裏產生最初的滿意的感覺,並且還會聯想到其人會有這樣、那樣的能力。

作爲班主任,必然要被學生模仿,如果班主任自身語言粗魯、品質低略,那相應的學生也會行爲散漫。相反,如果班主任具有良好的自我修養和文明的舉止言談,時時處處用言傳身教的細節行動教育學生,會使班級管理更加得心應手,不必浪費過多脣舌,就可以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

所謂“言傳身教”,就是在口頭上傳授,在行動上以身作則,從言、行兩方面進行教育。言傳身教是班主任的顯著特點,要做到高效的“言傳”,就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這也體現着班主任的自我修養,班主任工作離不開言傳,佈置工作,和學生談心,召開班級工作會議等都離不開口頭傳授,班主任要透過言傳來進行各項教育工作,達成各項德育目標。在執行時不能像《大話西遊》中的唐僧那樣喋喋不休,讓學生產生負面心理,久而久之,班主任講得再多再詳細,學生也聽不進去多少。我們往往把言傳就當作用語言進行教育,卻會忽略掉我們的眼神,表情以及肢體動作等,其實這些都是語言。作爲班主任需要分清什麼時候使用有聲語言,什麼時候使用這些無聲語言。班主任的幾個眼神,幾個動作,有時就足以有效教育學生。因此,在平時班主任就需要提升自我修養,注重言傳細節。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肯定了教師身教的重要性。作爲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顯得猶爲突出。因爲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最有威信。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態度、儀表和行爲等方面,在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這種教育方式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境界。特別是在改善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成效顯著。身爲班主任, 要做到高效的“身教”,就要從自身做起,班主任的品格、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每天出操班主任和學生一起跑操,當學生們集會頂着烈日時,班主任一定不可以站在陰涼的地方,班主任到無論什麼時候到教室裏,都要抹一抹講臺,整理一下衛生工具或撿一撿碎紙片等。學校開展“愛校衛生競賽活動”時,班主任沒有一個站在那裏“指手畫腳”的,全都親自上陣,和學生一起打掃衛生,校長還手把手教學生正確的拖地姿勢等情景,都無一不向學生傳達出一種團結愛校、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在學習上,好的學習習慣能使人受益匪淺。班主任平時的教學行爲和生活中的愛好、興趣,如讀書、看報、做讀書筆記,寫日記等,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然後就會模仿、嘗試,自覺形成某一方面的興趣與愛好。

班主任無時無刻都處於言傳身教狀態,在和學生相處的日子裏,這樣的一件件小事,都會被孩子們敏銳的眼睛所察覺,都會讓學生心裏有所觸動,慢慢地,學生也會隨手撿起身邊的紙屑,懂得替父母分擔,會把自己的書桌整理的有條不紊,會在任何場合談論學習。班主任恰到好處的言傳身教,透過情境的感染、意志的.努力和行爲的感化來教育學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雖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班主任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在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瞭解學生心理,結合教學實際,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對班級的管理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可見班主任的自我修養和舉止行爲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三、班主任自我修養在管理班級中的作用,表現在用見微知著的精神認識學生。

古人云,閱人以微,說的是看人要從細微之處去認識。一個學生初到學校便主動與同學打招呼,說明他熱情好交際;一個學生鬱鬱寡歡、獨來獨往,一定有什麼心事或者來自一個氣氛壓抑的家庭;一個學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說明是個懶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

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班主任要能見微知著,才能因勢利導,管理好班級。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的無限多樣化的花園裏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我們往往把難以教育與管理的學生稱爲“問題生”,稱爲“畸形兒”。作爲班主任,如果在自我修養上沒有見微知著的精神,就很難找到學生的問題所在,一個班級,必然有好學生,也會有“問題學生”,在認識問題學生時,一定要理解他們是與同齡人、同集體其他學生相比較而言的,他們是集體中絕對少數的學生,他們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這些孩子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行爲管控能力較差,在一定時期,一定問題上,思想遇到了困難,難以自我調解,造成學習成績下降,行爲反常,不遵守紀律,對人對事有偏見,這一切都是難免的。所以班主任要提升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尊重學生個性成長的同時,透過學習和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正確認識一個學生,從而針對其自身特點,制定高效的教育引導措施,幫助每個孩子解決問題,使其健康成長。班主任如果在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問題原委的情況下,就居高臨下,疾言厲色的訓斥學生,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相反,班主任如果能見微知著,明察秋毫,從學生的心靈入手,在心靈的交流中喚醒每個學生內心深處向上向善的本性,喚起學生內心自我矯正的願望,潛移默化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見微知著,善待學生,就是要正確認識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激勵學生。作爲班主任,都知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塊糖果教育孩子的故事,他把原本是一場雷電交加的批評,變成了一場甜蜜的邂逅,正是他見微知著的觀察力和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讓孩子在溫馨的談話氛圍中得以覺醒。

用見微知著的精神認識學生,進而鼓勵或批評學生,對班主任來說,都是必備的技術。而要正確處理發現的問題,卻是一門藝術。陶行知的四塊糖果,並不是普通的“糖果”,而是“精神糖果”。在給糖果的過程中,他與學生的心理差距慢慢的就拉近了。學生不會感到有心理壓力,進而會坦誠交流,而學生也會理解老師的批評是爲了什麼。因此,作爲班主任,要學習陶行知的見微知著的自我修養和品行,學會給學生“精神糖果”。要正確看待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錯誤,要想到他們是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審視孩子的言行。應像陶行知先生那樣,細緻觀察,多動腦筋,精心“備課”,在發現學生閃光點的基礎上,創設意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現出精湛的教育藝術!

班級管理作爲學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同樣也存在着非正式組織。班級中同學與同學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會逐步發現在興趣、活動方式、爲人處世等方面相似或相容的對象,形成夥伴關係,並逐漸發展成爲小團體。管理班級中的這些非正式組織和小團體,是班級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在認識學生個性特點同時,要及時引導把控,班級中,學生非正式羣體的存在,既是客觀事實,也是極爲正常的現象。班主任既不能對些熟視無睹,不聞不問,任其發展,甚至走向歃血爲盟結拜弟兄的小團伙,成爲班級建設的破壞勢力;也不能視之爲洪水猛獸,統統標以“反班級”的標籤,採取簡單粗暴的辦法或手段,一棍子打死,必欲除之爲快,而忽視了學生非正式羣體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積極作用。班主任首先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學生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用見微知著的精神充分認識學生,進而找出非正式羣體的積極意義,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非正式羣體,引導它們發揮積極作用,合理利用它們爲班級教育目標服務。要發現並重視學生非正式羣體中的核心人物,着重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和轉化工作,使他們成爲教師的朋友、夥伴和工作助手,成爲班級的骨幹力量,帶動和引導其他學生爲實現班級總體目標而努力。所以,班主任要分析不同學生的情感需要,注意調整學生的角色地位,改變學生的自我觀念、自我定位,增強其成就感、價值感,對班級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一個良好的團結進取的班級集體纔有可能真正形成。

班級管理工作是繁瑣的,任重而道遠。但只要班主任能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關注細節,學會尊重,加強學習,言行一致,用潛移默化的細節感染學生,用言傳身教的行動教育學生,用見微知著的精神認識學生。做到班級管理無小事,一個細節,要成爲抓住一次教育的契機,要成爲師生情感化冰的一縷陽光。提升班主任自我修養,關注細節,可以舉重若輕,破解痼疾,讓班級管理如魚得水,彰顯特色。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劉心武.我愛每一片綠葉.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