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論文

一、中學歷史的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進行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進行不斷的優化改進,這種指導思想本身是正確的,但是在“改”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傳統教學的可取之處,真正優秀而且適合實際需要的課堂教學需要吸收傳統教學中的精華並據此進行創新,將之與新時代下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相結合。歷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結合“歷史”本身實際,在歷史教學中需要時刻有整體觀,時時進行歷史的印證、回顧與對比。具體歷史教學方法如下:

1、情境匯入:歷史不是虛幻產生的,它存在於一定的時空之中,因此歷史教學要將特定的歷史知識還原到特定的時空當中。這種還原式的匯入既可以讓學生對歷史有整體感,又可以使學生清晰事件的背景,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有助於學生理解即將“發生”的歷史。比如講述宋代社會風貌的時候,在學生對課本內容有一定了解後,我們可以創設以下情境:假如你是一個商人,現在可以透過時光隧道回到古代,你最想回到哪個朝代?爲什麼?學生回答:宋代。原因:《清明上河圖》告訴我們宋代的商業繁榮超過了前代,有從商的氛圍和環境;宋代從事商業沒有時間和空間限制,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我不用擔心城管的追趕,掙錢又多又舒心;宋代城市市坊界限被打破,有了今天的“門市房”,爲做生意提供了方便……這樣的設計,學生很喜歡。

2、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與數學、物理、化學等需要計算的學科相比,初中歷史教學培養的是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透過情景匯入進入特定的歷史課程之後,要適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當前“歷史”中的問題。這一過程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瞭解歷史事件,對“歷史”形成初步印象。學生在認識歷史的過程中必定會產生很多疑惑,這個時候可以透過學生各小組內部的討論進行初步解答。學生自己探討學習的優勢在於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3、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自學並初步討論後,必定會“存惑”,這個時候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可以體現出來。針對學生學習、討論後的疑惑,教師“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學生透過自學能夠解決的問題多爲基本知識,“存惑”之處往往就是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透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性,還能使他們清楚學習的重點所在,在課堂上逐步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達到了授學生“漁”的目的。這樣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時間內就能很好地把握重點,完成本節課教與學的任務。

4、課堂實時檢測:一節課結束之後要及時對學生所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當堂檢測。檢測的目的是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歷史”,針對檢測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實時總結,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5、教學昇華:這一目標是歷史教學的核心價值所在,即透過長期的歷史“教”與“學”,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實現對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和認識觀的塑造。

二、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進

中學歷史教學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甚至具體到每節課不同的“歷史”也要有不同的講授和學習方法,只有“變”才能做到還原歷史真實情景,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對教師來說,課堂是我們的生命,廣大一線歷史教師應該致力於完善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刻苦鑽研業務,掌握中學歷史學科的整體特點,做到因時因地因材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