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8W

摘要:合作性學習既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培養初中學生主動性學習的有效途徑。本文從適時調整分組的策略、採用多種合作方法、實施合作性學習需注意的失誤三方面論述合作性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與運用。

關於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探討論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合作性學習實施初探

當代教學改革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合作性學習作爲培養其能力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合作性學習也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自從新課程實施以來,合作性學習方式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頻頻採用,實踐證明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友好交往、探究意識、口語交際、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論述當今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合作性學習方式的實施。

1.適時調整分組的策略

(1)自由式:在開學伊始,教師一般不能及時、全面地瞭解學生的情況,因此,這時的分組採取3-4位學生自由組合並選出組長的形式進行。由於是學生自願情況下的自由組合,所以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自由式的小組合作很可能出現基礎好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好好組合)、基礎薄弱學生分在同一組(差差組合),或者性格外向的歸在同一組(外外組合)、性格內向分在同一組(內內組合),必然造成好好組合和外外組合的小組發言積極,常常得分,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多,因此越學越有趣;相反,差差組合或內內組合的小組就可能索然無味,越學越沒勁,出現厭學的趨勢。因此在運用基本合作性學習4—5周以後,應對學生重新進行分組,轉爲基本式分組,這樣可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並使學生有機會同別的同學合作,從而使教學過程充滿生氣和新意。

(2)基本式: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目前比較認同的是小組由3人至4人組成,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被賦予特定的職責。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爲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分工。其學習的一般步驟是:組內成員自學→在“主持人”的協調下學生依次發表意見(相同意見不再重複)→若經過爭論後大家的意見仍不統一,則由“記錄員”記錄下來,待小組彙報時提交全班討論。

(3)特殊式: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臨時採取的分組形式。如同桌式、拼盤式等。

2.採用多種合作方法

(1)目標合作學習: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必要性,對自身進步,對班級的重要性、迫切的認識,樹立起正確的團體合作觀,並制定適合的高中歷史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冷戰後的和平主題》時,在合作研究目標方面,可以進行這樣的處理: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透過查閱、閱讀、歸納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檢索資料,處理資訊的能力;透過網絡查詢,培養學生實際操作電腦能力;透過編寫調查報告,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與寫作的能力;互幫互助,增強集體團隊精神,樹立集體榮譽感。

(2)課堂合作互動:培養學生在課堂上互助合作的技能,如學會傾聽他人的見解,學會不中途打斷髮言,學會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從高中歷史課堂討論中得到有用資訊等等。教師應儘可能多地爲學生提供互動互助合作學習的機會,拓寬互動互助的領域。實施時,教師要挖掘每個“角色”的潛力,充分發揮不同層次學生在互動合作性學習中的作用。透過這種高中歷史課堂互助互動的合作性學習,不僅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如在學習《三國鼎立》時,因爲涉及的歷史人物衆多,頭緒較複雜,筆者將全班學生分組並作了明確的分工:第1—2小組圍繞“官渡之戰”來學習,其中第1小組爲袁紹方,第2小組爲曹操方;第3—4小組圍繞“赤壁之戰”來學習,其中第3小組爲曹操方,第4小組爲孫劉聯軍方。每個小組先談一談本方的優勢和劣勢,接到任務後學生們認真地去查找相關內容;然後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講臺來介紹本組的學習成果;最後請一名學生來點評四個小組的觀點。透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發言,學生們把這兩次戰役雙方的優劣勢講得很清晰,尤其是曹操在兩次戰役中的前勝後敗的原因,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地總結“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戰略戰術對戰爭的影響,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課堂合作辯論:這是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在這裏,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所討論的'高中歷史問題,給予靈活恰當的討論引導。比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題目:人口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你同意哪種觀點?請闡述你的理由。課堂辯論中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組,人人可以充當辯手爲自己的觀點辯護,教師擔任記錄員,學生座位可以圍成馬蹄形,便於面對面展開辯論。透過小組合作辯論,學生們不僅強化了歷史基礎知識,掌握了教材的內涵,同時激活聯想思維;學生們歷史創造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提高,而且鍛鍊了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競爭意識。

(4)角色扮演的合作性學習:角色扮演能讓參與學生體驗其中的感覺,讓其他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是課堂教學表現形式的創新。同時扮演者更需要在過程中的配合,這既是一種合作,又是一種學生才能的表演。教材中有不少內容是可以透過歷史劇的形式來表現的,把它們編成歷史劇進行表演,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知識,而且鍛鍊了各種能力,如口語的表達能力、文學寫作能力、舞臺表現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在學習《杯酒釋兵權》時,設計成小品,學生自告奮勇擔任有關角色,透過短短的準備,學生把人物的性格、動作、造型等表演得惟妙惟肖,有的學生還適度創新臺詞和動作,筆者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引導全班學生鼓掌,讓參與者有一種成功感受。學生不僅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和觀衆,編演歷史劇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們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3.實施合作性學習需注意的失誤

在開始合作性學習時最容易失誤的有兩點:一是方法指導不足,讓合作性學習流於形式,美其名曰合作性學習,而其實質是放羊式教學,自由放任,毫無目標與中心;二是操之過急,要求過高,損害了學生對合作性學習的興趣,挫傷了學生參與合作性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不到合作性學習的樂趣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顯明.中學歷史教學初探.教育科學出版社.

[2]呂世虎,劉玉連.新課程與教學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3]余文森.論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