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校歷史課堂教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2W

[摘要]:高校歷史教學存在着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教學內容脫離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需要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改進教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加強建設,提高教學手段現代化水平。

關於高校歷史課堂教學的論文

 [關鍵詞]:高校歷史課堂課堂教學教學現狀

 一、高等學校歷史教學的不理想現狀

縱觀目前的高等學校歷史教學,有很多制約歷史課發展的不理想現狀,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在教學觀點上,偏重“授人以魚”而非“授人以漁”。

2.教學模式深受前蘇聯經驗的影響,並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特徵。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缺乏跨學科相關課程的設定,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視野狹窄,思維單一化、定向化,難以從事跨學科綜合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職業適應性差。

3.教學方法呆板,“填鴨式”教學仍占主導地位,教學手段陳舊,基本上還是“一張嘴、一本書、一根粉筆”的格局,不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4.在考覈方法上,側重考查認知性、記憶性知識,忽視工具性知識(自我獲取知識的知識)、創新和創新能力的考查,以概念性知識的多寡作爲衡量學生的主要標準。因此傾向於死記硬背,而不是主動求知和創新。

5.在教學活動中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意實效。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擯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方式又沒有很好把握的尷尬局面,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成了一種形式,簡單地認爲這種方式就是學生圍坐在一起,“合作”就是小組討論,至於學生是否運用這種方式解決了問題,學生合作的程度如何,是否每節課都需要這種形式,卻關心得較少。

二、如何優化高校歷史課堂教學

高校歷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教學內容脫離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需要,死記硬背的考試方式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高校歷史教師應該針對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富有成效的措施,優化高校歷史課堂教學。

 1.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高校的歷史課堂教學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將着力點放在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上。歷史課堂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主要包括髮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而且更多地表現在發散思維的訓練上。作爲高校歷史教師,首先必須弄清本課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內容需精講,哪些可讓學生自學,哪些可組織提問,哪些可組織課堂討論等,在此基礎上,經過精心構思和設計,將發散思維的訓練巧妙地安排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針對某個歷史問題,讓學生急驟聯想,並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毫不遲疑地拋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觀點,不去考慮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結束後教師再進行評價。這種讓學生自由聯想和快速反應的訓練,對提高學生思維的質量和培養思維的流暢性有很大作用;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從同一歷史問題出發,讓學生尋找多種手段和途徑去解答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表現在發散思維的訓練上,而且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還要訓練學生的集中思維。教師可針對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引導學生去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歷史概念;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思維的規則和方法,逐漸形成集中思維能力。

 2.改進教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在歷史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最根本的就是在教學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師和學生必須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爲歷史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以“導師”“服務者”的身份有效地組織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並隨學生和課堂教學的變化而及時調整。從根本上講,教師不是“導演”,他不能完全按照設計好的一切進行程序化教學,而抹煞歷史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壓制學生的創造性。教師也不是“演員”,而讓學生成爲被動的觀衆。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在於讓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學生具有求知的自信心和學習方法,養成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的習慣,並具有善於獲取資訊並加工創造的能力。作爲學生,必須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應積極與教師配合,多開動腦筋想問題,把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真正地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加強建設,提高教學手段現代化水平

首先,要加強軟件建設,提高歷史教師的素質。

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對高校教師(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師備課的內容增加了。除深入鑽研歷史教材外,還必須認真準備和熟悉有關各種電化教學軟件的內容。二是教師的技能要求更多了。除能繪製各種歷史圖表外,還要學會製作歷史幻燈軟件、學會操作幻燈機、錄音機、電影機、錄像機、電子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另外,隨着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歷史課堂教學的結構、組織形式也要作相應的改變。爲此,學校必須提高教師的能力素質,加強對歷史教師的技能培訓。如怎樣使用幻燈機,如何使用多功能教室和微格教室,如何將傳統教育媒體與現代教學設備恰當地結合並有效地傳遞教學資訊,提高教學質量等。這些能力訓練是歷史教師熟練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的先決條件。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雖然,許多教師都知道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可提高教學效率,但有的教師就不願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手段的改革中去。爲此,要大力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奉獻精神,同時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使他們樂於投身教學手段的改革。

其次,要加強硬件建設,更新教學設備(硬件),實現教學設備的現代化。學校本身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投入不夠,也是制約高校歷史課堂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應積極挖掘潛力,創造條件,加大資金投入,除廣泛添置一般性的電教設備,還應該建立高規格的電教室、語音室、實驗室以及多功能教室、微格教室等,加速教學設備更新,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基礎條件。同時,學校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鼓勵廣大教師使用現代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使現代教學手段真正走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我們只有以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高校歷史課教學,善於根據學生實際靈活的採取富有成效的的教法,才能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高校歷史課教學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富春.《談高校歷史學科的教學改革》[J].《歷史教學》,1998,9.

[2]潘慧生.《關於高校歷史教學的思考》[J].《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3.

[3]孫陽華.《論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D].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