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自制小製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2W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自制小製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談自制小製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自制小製作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增強演示效果,完善教學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勤儉意識;能理論聯繫實際,讓物理走進生活,生活走向物理;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關鍵詞:自制小製作、物理、作用

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實驗的開展都離不開恰當、合適的實驗器材,隨着教學儀器的配備與普實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儀器日臻完善,爲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一方面教學儀器不可能一應俱全,特別是我們這些落後的鄉級農村中學教學儀器尚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學需要;另一方面經常使用成套儀器進行教學也會使學生失去新鮮感和對物理產生高深莫測的神祕感,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自制小製作就有它特殊的優點,獨到的好處,那麼,自制小製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已成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對此進行了探索,認爲其具體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我們每個人做和做好任何事的關鍵,是學生學和學好物理的前提,如果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了興趣,就會萌發強力的求知慾望,就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巨大的學習動力。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成功的真正祕訣是興趣。”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天生好奇、好動、好玩、有極強的創造力和求知慾,平時對他們的小製作、小發明多加以鼓勵和表揚,是激發他們學習物理興趣和創新意識的一種好方式。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多引導和鼓勵,對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來說,只要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以滿腔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物理課堂就會變得開放、活躍,氣氛熱烈,教學效果自然會倍增。

比如在教學《大氣壓強》這節課時,我選擇了表演一個魔術作爲匯入,其實就是一個物理小實驗,是這樣做的:用一個玻璃杯裝滿水,然後把一張紙蓋在杯口上,穩住紙片把玻璃杯倒置過來後移開手,紙片不會掉下,水也不會流出。這時學生感覺很神奇,很想知道爲什麼,我就告訴大家等學了這節課後,你們都會,並且還會解釋其原因。

由於自制小製作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身邊:一個杯子、一個乒乓球、一把梳子、一張紙??,都可以成爲自制小製作的原材料,在教學中使用這些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製作的小製作,用它們產生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讓學生從生活的環境中發現新知,學生會倍感親切,產生強烈的探求慾望和學習興趣,好象真理的發現者就是他們,自己成了學習物理的真正“主人”,從而不再覺得物理理論是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研究物理並不神祕。這樣,對物理的神祕感消除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激起了,學好物理的信心也就樹立起來,課堂上不再拘謹、膽怯,開始敢於大膽發言,使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從而調動起了學習物理的積極主動性,特別是學困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對物理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也就變得愛學、好學、從而學得比較好了。

2、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觀察和實驗是物理產生和發展的基礎,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自制小製作就可以有針對性進行演示。例如學生平時很少有使用壓強計的機會,透過自制壓強計的演示,使學生了解壓強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自制小製作還能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設計有引導作用的實驗。有這樣一道題:“浮在盆中的小塑料盒內有一金屬塊,若把金屬塊從小盒中拿出來投入水中,問盆中的水面高度如何變化?”這個問題如果用數學方法演示給學生看,雖然學生也能勉強接受老師的解答,但對結論不是很信服,如果取一簡單的儀器,設計一個實驗來演示,問題很容易講清楚,又如,有些學生對“同種液體產生的壓強大小隻決定於深度,而與容器的橫截面大小無關”不易理解。我們用二個儘量相同的氣球,都裝了水,其中一個氣球接粗玻璃管,另一個氣球接一根細玻璃管,在玻璃管中灌水。透過比較,可以看出氣球膨脹的`大小與玻璃中水的高度有關,而與玻璃管的粗細無關。

3、增強演示效果,完善教學活動

自制小製作一般都是教師針對現有實驗器材之不足而設計製作的,實驗結果更明顯更直觀,學生更容易觀察到。麥克斯韋說:“一次演示實驗所使用的材料越簡單,學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徹地獲得所驗證的結果。”雖然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投入的增長,使得各校的教學儀器日臻完善,但適時使用自制小製作卻能增強演示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例如:在演示證明大氣壓存在的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我補充演示了這樣一個實驗:取一個大家常吃的大蘿蔔,中間攔腰一切,取其帶根一半,中間挖空,然後將其用力按在一潔淨的平底盤子裏,這時,拎起蘿蔔根,會連盤子一起帶起,用很大的力才能將它們分開,由於所用的材料極爲簡單(半個蘿蔔,一個盤子),又來自學生身邊,學生深信不疑又極想弄清其中原因,教師趁機分析引導,使學生真正明確地認識到了大氣壓的存在,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初中學生年齡小,好觀察,愛動手,而自制小製作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尋找,因而老師演示使用後學生就會產生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慾望,老師再予以適時激發引導,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激勵學生髮明創新,想方設法使小製作變得更加完美、適用,這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觀點重新認識自己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和現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啓迪作用。例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這節時,大家一起做了幾個相關實驗,其中做完朝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向中間靠攏實驗後,有的學生居然想到只用一張紙也能達到實驗目的。這個簡單的自制小製作實驗使學生開闊了思維,動手尋找合適的材料。學會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

5、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勤儉意識

物理小製作是用來做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輔助工具。因此,它的製作必須符合物理原理和科學理論,即小製作必須既能反映出所要學習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物理理論,而它的製作自身又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理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自制小製作的過程中把物理知識很好地應用於實踐,然後在總結經驗,檢驗、檢查自制小製作的合理性、科學性及不足,透過來回、反覆反饋,既應用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用實踐證明了理論的正確,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

同時,在小製作製作中,還要引導學生注意如何變“廢”爲“寶”,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廢棄物如小鐵絲、礦泉水瓶、不用了的海綿、拋棄的塑料等,製作出各種各樣的小製作,既節約了資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勤勞儉樸的優良品質,間接地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