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走班制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實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班制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實施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走班制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實施論文

摘要:爲了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此適應社會對培養多樣性的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新課改要求數學教育要培養出多方面發展的學生,使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進步和發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發現,教師的教學內容主要針對中等層次學生,故導致基礎偏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基礎偏好的學生覺得課程太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爲了平衡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探討走班制數學教學實施過程,從中發現走班制教學所產生的利與弊。

關鍵詞:走班制教學;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班級教學;

爲了提前應對2021年江西省實行“3+3”文理不分科教學,並利用好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江西省各中學開始關注並實施全國性的走班制教學。走班制教學,主要是針對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的學科,如英語、數學,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分析學生[1],重新分班整合安排在新的班級中上課,在新的班級,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等綜合考慮,有針對性的變換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等,以此適應每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2]。對於走班制教學的實踐探索有很多研究[3,4,5],本文主要探討走班制下數學教學實施過程,從中發現走班制教學所產生的利與弊。

1、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求知慾望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中,許多成績和表現一般的學生很難受到各科老師的關注,但走班制教學實施的新班級是根據單科成績編排,學生更具備自主權,願意在老師面前加以表現或者課後主動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求知慾望。

高中數學學科在高考中佔據重要地位,特別對於文科生,數學學科一直是非常薄弱的學科,部分較差的學生由於基礎知識不紮實,跟不上整體班級的教學進度,導致產生厭倦心態,從內心深處抵制數學,逐步失去學習興趣。在走班制教學實施的新班級中,所有學生基礎均衡,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合理地變換教學方式,耐心講解課本知識,活躍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

2、合理運用走班制教學,減弱學生的內在自卑感

在高中階段,數學與英語這兩門學科學生學習表現差異十分顯着,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會形成表現好的學生備受教師關注,表現差的學生容易被教師忽視,從而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嚴重打擊,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新型的走班制教學後,學生被分到相應的層次學習,周圍的同學成績都不相上下,教師的關注度都一樣,學生自卑感明顯減弱,有的學生爲了引起教師的特別關注,化被動爲主動學習,從而不斷取得進步。走班制教學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於學生自身能力的進步和再發展再創造。

對於以上這些現象,在走班制教學實施過程中,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都十分薄弱的學生表現明顯。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會因爲個別學生聽不懂和跟不上而放慢對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時間久了,這些學生逐漸地跟不上教師所授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表現消極被動,但在走班制教學的推動下,學生心裏產生的落差相對比原來更小,使之更願意去接受“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心中原來存在的自卑感也逐漸消失。

3、分析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因材施教”

走班制教學對教師的要求特別高,要求教師分析每個學生的綜合情況,個體性差異,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師需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講授適合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選取適合的教學進度,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成績較好的班級,教師可以增加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突破自我;成績薄弱的班級,教師需放慢腳步,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強的耐心去反覆講解讓學生自主接受。

4、走班制教學實施背後存在的不足

從走班制教學實施的反饋情況來看,相對之前而言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積極的改善,給了學生更自主的發展創造空間,但綜合所有的實際情況,也存在少許不足,主要體現在:

第一,加大班主任和教師對學生的管理難度。學生在課間需變換上課教室,短時期造成學校人員流動混亂,班主任無法將學生固定在一個班級進行統一管理,導致班主任不能及時掌控學生的各方面綜合情況,而上課教師對學生的接觸時間僅限制於上課時間段,教師很難將課外輔導時間給予學生。

第二,削弱班主任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威嚴。主要是針對教走班學科的教師班主任(例如:數學),在走班制實施過程中由於沒有教授本班學生,從而很難把握學生的學習動向和學習情況,以至於家長詢問孩子數學學科的學習情況時有時無法應答,同時在學生眼中略有失去傳統班主任威嚴的形象。

第三,減弱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在傳統班級授課中,班級學生透過共同參加教學活動充分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觀念,但實行走班制後學生分散到各個層次班級,慢慢淡化學生對於班級的集體認知觀念,逐步減弱學生的團隊意識。

綜上所述,由於每一位學生存在不同的客觀認知和學習能力,走班制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比傳統授課制發現優缺點同存,對於自主學習能力較強、自理能力較強、自覺性較強的學生而言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會促使這類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但對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自理能力較弱、自覺性較弱的學生而言,由於長時間缺乏班主任的管理和督促,不加束縛,可能會越變越差,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5、參考文獻

[1]張敏.淺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走班教學中的學生分層[J].亞太教育,2019(3):44.

[2]徐迎家.走班制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探討[J].數學大世界,2019(4):10.

[3]李發新.選修走班制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實施探討[J].高考,20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