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體會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W

在數學教學中筆者注意到,相當一部分學生雖智商較高,但學習的自覺性差,意志薄弱,興趣廣泛,貪玩,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結果數學學習成績不佳。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也有些學生雖智力一般,但由於學習目的明確,有較強的進取心和頑強的意志。本文將各種影響數學學習的動機、情感、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歸納爲學生學習的隱形動力,基於以上考慮,筆者就高中數學教學中有關學生的動力問題加以論述。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體會論文

一、透過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來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參與意識

1.別開生面的導語,激起學生的動機和興趣

萬事開頭難,一堂課的導語,往往關係到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特別對於非起始課,做好前後內容的銜接尤爲重要。

【示例】如學習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先設陷阱:讓學生求cos15°和cos75°的值,部分學生應用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這時教師啓發學生,能否將15°看成45°-30°,75°看成45°+30°,再透過45°和30°的三角函數式來求解,學生受到點撥,自然會跳出陷阱,教師說明由已知1=cos2α+sin2α可匯出cos[α+(-α)]=cosα?cosα+sinα?sinα,並設問:將上式左端-α換成β,右端劃線的α該如何換?會得到什麼關係?引導學生概括出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讓學生求cos75°和cos15°驗證此關係的正確性,再安排後續的證明過程,於是把抽象的推導公式化爲情趣盎然的實際問題。

2.帶有興趣的設問,啓發學生思考

問題的設定,直接關係到學生對課堂內容是否感興趣,帶着興趣的設問,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積極的思考。

【示例】講述完棱柱定義後提出問題:能否將定義中後兩個條件:“其餘各面都是四邊形,並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改爲:“其餘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又如講述完指數函數定義後,問學生:爲什麼規定a>0且a≠1?再如在比較兩個數大小時,問學生複數爲什麼沒有大小……這些問題使學生動腦筋去琢磨,然後會爭先發表個人的見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所以每節課問幾個爲什麼,使學生把自己和問題拴在一起,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二、透過激發學習數學的情感來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

情感泛指心情,心理學認爲情感是學生行爲的'動因,可直接作用於其它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在培養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方面,教師要隨時培養、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情感,透過教學我認爲要作到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當學生的楷模,在教學中治學嚴謹,誨人不倦,教師的一言一行,板書設計,畫圖解題都應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情感發展,使學生欽佩,並不知不覺加以模仿,尊其師信其教。2.教師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多和學生談心,瞭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作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感受到師生的深情厚誼。這樣差生纔敢於和老師講真話,把他們學不好數學的癥結反映給老師,使老師及時調整教學。

三、透過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來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

學生學習數學良好的習慣,不僅是方法問題,也是人生觀的體現,這對於學生數學的學習極爲重要。

教學實踐中常見一些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後做作業時也不先看書,教科書每一頁都乾乾淨淨的,他們把教材當成習題冊,上課不注意聽講,課後概念、法則、定理不記,不會的問題不及時問,結果考試成績低下。

例如:課後作業中養成先記數學日記,再做作業的習慣。數學日記是全美教師協會提出的一種基於反思的教學策略,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複習習慣,促進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在課後作業中,先記數學日記再做作業,有助於培養學生先複習再實踐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反思意識。

四、透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頑強意志來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

意志是人的心理因素,當人的奮鬥目標確定後,意志起到制約人的行爲,克服困難,達到預計效果的作用。教學中發現反映學生意志品格的問題,大致有求值和化簡時計算速度慢,結果不準確;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形結合的能力建立不起來。我用如下對策:

1.加強思想教育,介紹中外科學家如何不畏艱難困苦,最終達到光輝的頂點。我國當代數學家陳景潤就是以這樣的意志演算了幾麻袋草紙,使我國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這一難題的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教師率先垂範,定時間畫圖、解題,學生監督,然後學生們向老師學習,看誰在規定時間內得到準確的答案或畫出正確的圖形。

3.要求學生作業規範化,字跡工整,圖形正確、美觀,解題步驟清楚正確,作業本整潔。作業定期講評,經常合格者,作業蓋上“作業規範合格章”,以資鼓勵,進而達到天天錘鍊學生意志的效果。

諸如以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動機興趣、情感、習慣和意志等因素的積極參與,來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難免會出現反覆。所以,需要我們時常耐心的做好思想工作,以表揚鼓勵爲主,以批評教育爲輔,真正成爲影響他們學習數學的隱形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