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教材教學的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4W

一、知識產生背景的挖掘

數學教材教學的研究論文

數學知識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學生不瞭解知識產生的背景,就不知道爲什麼要學習這一知識,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就無法真正理解這一知識,當然更談不上靈活運用這一知識。因此,教師在鑽研教材時,應認真挖掘知識產生的背景。

例如,“面積單位”這一概念的引入,其背景是什麼呢?教材中未講清楚。其實,在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比較物體的表面和圖形的大小,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面積大小差異很大時,透過觀察就能直接比較它們的大小;2.面積相近時,採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大小;3.不能採用以上方法時,還可以把它們劃分成由大小相同的方格組成的圖形,看哪個包含的方格多,那個面積就大,等等。把一個物體的表面或圖形劃分成幾個方格時,有的把方格畫得大一些,有的把方格畫得小一些,不僅麻煩,而且很不容易比較。因此,要知道哪個面積大,哪個面積小,而且要準確地知道大多少,小多少,就要有統一的標準去測量面積,這個統一的標準“方格”,就是“面積單位”。這樣,既很自然地引出了“面積單位”這一概念產生的背景,又揭示了面積單位的作用,而且孕伏了直接度量面積的方法,爲以後用面積單位去度量長方形面積,推匯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作了鋪墊。

二、知識形成過程的挖掘

數學教學的本質應是思維活動過程的教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知識獲得的過程來發展學生的能力。因而,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無論對於學生掌握知識還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在鑽研教材時,應認真挖掘知識的形成過程。

例如,“體積”概念的教學,就應緊扣概念的產生、發展、形成和應用的有序思維過程來精心設計:

1.讓學生觀察一塊橡皮擦和一塊黑板擦,問學生哪個大;又出示兩個棱長分別是5釐米和3釐米的方木塊,問學生哪個大?透過比較,學生初步獲得物體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認識。

2.拿出兩個相同的燒杯,盛有同樣多的水,分別向燒杯放入石子和石塊,結果水位明顯上升。然後引導學生討論燒杯的水位爲什麼會上升?學生又從這具體事例中獲得了物體佔有空間的感性認識。

3.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爲什麼燒杯裏的水位,隨着石塊的增大,水位上升得越高,直至水從燒杯裏溢出?在這個思維過程中,學生就能比較自然地匯出:“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這一概念。

4.接着我們又讓學生舉出其他體積的例子,或用體積概念解釋有關現象,使體積概念在應用中得到鞏固。如先在燒杯中盛滿水,然後放入石塊,問學生從杯中溢出的水的多少與石塊有什麼關係呢?經過觀察、分析,學生便能準確地回答;從杯中溢出的水的體積與石塊的體積相等。再把石塊從水中取出,杯中的水位下降,學生立即說出,水位下降的部分,就是石塊所佔空間的體積。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新概念的理解。因而,“體積”概念的建立過程,是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體現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環環相扣、步步遞進、主動參與了這個“從感知經表象達到認識”的思維過程,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認識並掌握了數學概念,學到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獲取知識的方法。

三、數學思想蘊含的挖掘

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的本質反映,也是知識轉化爲能力的紐帶,它蘊含於數學概念、規律等基礎知識之中,是隱形的東西。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素質,就得重視培養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教學中,應認真挖掘所教知識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小學數學中,基本數學思想方法有:對應思想、量不變思想、可逆思想、轉化思想等。其中轉化思想是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核心。其內容豐富;數形轉化、未知向已知轉化、動靜轉化、幾何形體中的等積轉化……雙向聯想是轉化思想方法的集中代表,也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策略。如,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乘法”的基礎上,教學“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法與分數除法是一對互逆的運算,它們是互相對立的,是矛盾着的兩個方面,但引進了“倒數”的概念後,分數除法就可以轉23化用分數乘法來計算:12÷─→12×─。也就是說,在引進了倒數的條件下,32

分數乘、除法這對矛盾就統一了起來。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挖掘並滲透平移、等積轉化的思想,即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把它平移到原平行四邊形的右邊拼成一個等底(長)、等高(寬)、等積的長方形。就可以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透過挖掘和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一方面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幾何圖形的位置變換和轉化是有規律的,爲將來學習圖形的變換積累一些感性經驗,另一方面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知識中智力因素的挖掘

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核心是發展思維能力。但是,這種確定的、前後一貫的、有條有理的、有根有據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並不隨數學知識的增長而自然增長,而是需要教師作長期有意識的培養和訓練。因此,每上一節數學課,都要認真地挖掘知識中培養學生智力的潛在因素,以發揮知識的智力價值,努力使傳播知識和發展能力有機地同步進行。

過去我們對小學數學打基礎的認識較片面,只着重抓“雙基”的灌輸,一心想把教材講深講透,而忽視挖掘知識中的智力因素,如過去教圓柱體體積時,從教材的例題、習題內容看,有以下幾種類型:已知底面積和高求體積;已知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已知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已知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等。過去教學中總擔心學生不懂,用許多教時各舉一例講解,再讓學生依樣畫葫蘆。顯然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在我們在教學圓柱體體積時,只着重推導V=Sh的公式,訓練分析問題的思路,培養抽象概括能力。當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公式之後,再啓發學生獨立分析、判斷其他各種情況,探討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關鍵處提一兩個問題,如,求圓柱體的體積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根據題中的已知數怎樣求得這些條件?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因此,學生獲取、運用知識的過程也是能力發展的過程,而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也是加深理解、靈活掌握和運用知識的過程。

五、數學應用意識的挖掘

數學知識的生命在於應用,儘管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的一大特點,但常常被數學教材的嚴密性和抽象性所掩蓋,導致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削弱。因此,在教學中,要認真挖掘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學生學習了求圓錐的體積公式後,我們帶學生到學校的沙坑上,用細紗堆起一個圓錐形沙堆,問:“要算出這沙堆的體積,需要幾個條件?”(底面積和高)“要求底面積又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半徑)“那麼,現在大家討論一下怎樣量得這個圓錐形沙堆的底面半徑和高呢?”一下子開啟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議論開了:可用繩子在底面周圍圍一圈,量得底面周長,有了周長就可以求半徑;可用兩根竹竿靠在沙堆底面,並使兩竿平行,然後量出兩竹竿間的距離,得出直徑,再求半徑;用竹竿的一個端點支在沙堆的頂上,手拿另一端,使竹竿與底面水平,然後用另一竹竿靠在底面並垂直底面,組成直角後,量得沙堆的頂點與直角頂點間的距離,就是沙堆底面的半徑,同時也能量出沙堆的高(如圖)。接着再讓學生根據自己測出的數據計算出沙堆的體積。這比教師預先定條件,再讓學生機械、單調地計算要實在得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數學與現實的聯繫,要根據所學內容的特點,創設與實際有關的問題,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落實到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