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的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2W

摘要:中小學數學的銜接教學是開展中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數學教師應注重分析中小學數學課程的變化,幫助學生做好中小學數學學習的銜接。

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的研究論文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教學;學生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三年)、小學(六年)分屬於兩個學段,在兩個學段之間存在一定事實上的較大的“跨度”,我們南翔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對於這教學中客觀存在的較大的“跨度”或者說“坡度”的體會可能更直接些,這幾年筆者和同事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隨着《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佈和實施,爲我們研究和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提供了學科教學理論方面的支撐。作爲數學教師,本着對這一問題的求知與敬畏,現談談我們的一些思考。

一、做好中小學數學課程的銜接是學生學習的需要

實踐表明,許多小學生升入初中後,開始時成績不錯,過了一段時間後數學成績卻很快落了下來,尤其到了八年級,分化情況更是嚴重(現在已經提前到七年級),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從表面上看,一方面,小學階段學科少、內容淺,而到了中學,學習科目倍增,內容不斷加深;另一方面,小學和中學教學方法存在差異,要求也不相同,學生長期在小學學習適應了小學的教學方法,到了中學有部分人不能適應。事實上,爲了使學生能夠迅速適應中學教學,促進課改的深入推進,我們必須樹立“大課程觀”,從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視角加以研究,解決好小學數學教學和中學的銜接問題。這既要從小學的角度考慮與中學的銜接,也要從中學角度考慮與小學的銜接。

二、做好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是新課程標準對我們的要求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現實數學、數學的探究學習、數學的發展性要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面臨新的挑戰。當然,初中教師也面臨艱鉅的任務,因此,每一位中小學數學教師都要認真研究《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尤其是與初中知識銜接緊密的知識、能力要求,找到小學在知識、能力、教學中對中學教學產生負遷移的教學內容,做好課程標準的銜接。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德育爲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學習方式的改變爲特徵,以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爲標誌的課程體系。以學生髮展爲本,建立以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爲主幹的課程結構。要使學生有清晰的數學觀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結成網絡的數學知識,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好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有利於在實際教學中實現新的課程標準。

三、客觀分析中小學數學課程的變化,爲銜接做好知識上的準備

1.首先我們比較一下七年級(上)新老教材的目錄。老教材包括“代數初步知識”、“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新教材包括“有理數”、“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種變化體現了新課標的第一大理念,即“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另外,新教材把“有理數”作爲第一章,目的也是爲了與小學銜接。

2.面對數的範圍、形式的變化、幾何拓展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等問題要有理性認識

從小學進入中學,學生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測量溫度,當氣溫在零度以上時,測量一座山的.海拔高度時,學生能用小學所學的數表示其溫度的高低和山的海拔高度,而面臨零下溫度,測量海平面以下海水的深度以及一條線段的長度時難以用小學所學的數表示了。這樣,數的範圍和形式都發生了變化。從正數到負數,甚至從有理數到無理數。對圖形的認識能力也是如此,儘管幾何問題已經向小學學段延伸,可僅僅靠小學階段對圖形的那種最直觀的認識是不夠的。比如在角的概念的形成過程中,教師就有意識引導學生經歷觀察、抽象、總結和概括的全過程,最後形成角的概念。比如角的表示,從角由兩條射線OA、OB構成出發,經比較∠AOB、∠ABO、∠OAB等幾種表示法,得出用∠AOB表示最科學合理;從數學追求最簡性出發,得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AOB可以簡寫爲∠O;從數學的確定性出發,當以點O爲頂點的射線有3條或更多的時候,角又必須用∠AOB、∠AOC等表示;再從數學的最簡性出發,又把∠AOB、∠AOC用∠1、∠2或∠α、∠β等來表示。所有這些,無論從內容還是從知識的形成過程上,都與小學進行了很好的銜接。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增加親和力,搞好學生學習心理的銜接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從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個時期學生在學習上是屬於獨立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同時存在的時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夠穩定和持久。由於環境和教學的對象變了,學生對任課教師存有一種既畏懼、又信任的心理,很容易對教師採取一種琢磨的態度。因此,首先應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以火一般的熱情去溫暖學生的心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授課時,要採用深入淺出、形象鮮明、幽默風趣的表達方式,使教與學始終處於和諧民主的氣氛之中,同時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別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計算方法,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主動走近教師,和教師一起求知,一起創新。其次,還需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史和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成就、數學在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來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學好數學。此外,還可利用課內和課外的有利時機,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一些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數學遊戲,諸如二十四點遊戲等,活躍學生的身心,拓展其心理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做好學習的銜接

實踐表明,學生在學習上往往表現爲知識相對孤立,方法理解較膚淺,使用時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統的歸納與整理,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指導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感到數學並不可怕,數學很有用,自己也可以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1.重視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法指導

中學數學教材的內容增加了,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因有意識、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怎樣做好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單元小結五個環節;怎樣理解與掌握好基礎知識;怎樣進行數學閱讀;怎樣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做好總結與歸納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問難,教師則抓住契機,巧爲點撥,爲學生釋疑解難,努力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掌握學習方法

在學生剛進入初中時候,教師可適當降低要求,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對綜合問題採取分解的方法,分解成幾個學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問題,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從而掌握知識和領會學習方法。在活動中也要珍視他們的點滴進步,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3.糾正課後複習的不良做法

小學畢業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往往存在一些錯誤的複習方法,比如:(1)不復習;(2)粗略複習;(3)先做作業,後複習;(4)一次性完成課外複習任務;(5)單打一的複習方式。面對這些錯誤的做法,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啓發和引導,幫助他們正確複習、科學複習。

4.糾正學生及家長的錯誤認識

(1)僅靠興趣支援學習還不行。要教育學生產生理想和期望,用理想來支援學習。

(2)等待教師傳授還不行,要學會自學,養成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3)等待教師佈置任務還不行。要學會自己安排學習,應適當放寬控制,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安排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式。如找同學討論、向教師請教等。

總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主觀上雖然都存在着一種求知的良好願望,但客觀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果教師不能引導學生過好這一關,不注意採用根據由小學到中學這個過渡期的特點的教學措施和方法來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喪失,成績就會大大退步。因此,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銜接尤爲重要,對搞好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有很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孔豔華,劉彥洪.新課標下做好中小學數學銜接教育的思考[J].中學數學雜誌(初中版),2007(4).

[2]周雲書.中小學數學銜接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9(4).

[3]蔡兆生,劉克環.搞好中小學數學銜接 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J].數學教學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