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問題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5W

論文摘要:本文從問題教學的前提、問題教學的保證、問題教學的有力保障、問題教學的目的四個方面結合實例對數學問題的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於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問題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數學問題教學教學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要以真實的、日常的、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的情境.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把不同問題、不同的學科知識整合起來,潛心去挖掘知識。教學活動的設計關鍵在於教師對問題的設計和恰如其分的提問,因此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問題教學尤爲重要.可以說數學教學是一門具有豐富問題情境的教學。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下,問題教學有着更深一層次的突破。

一、問題教學的前提是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創設生動具有情趣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學習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好方法。

1.創設現實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數學的學習與發展是爲現實生活所服務的。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時,我們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老師手中拿出一塊三角形的玻璃.由於不小心被打破成如圖1所示的兩塊.如果照原樣到店裏配一塊.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1)可不可以將兩塊全部都帶過去配?

(2)可不可以帶其中的一塊?若能,帶哪~塊?

(3)從以上二.個問題中你發現什麼問題?

這個情境的創設,使知識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角邊角”概念。而是把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學生的記憶中,不是角邊角,而是那塊玻璃所帶有的全等三角形的幾個元素。這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涵着豐富的知識。

2.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趣味性情境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的、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直觀地趣味化,遊戲化,激發學生情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三點確定一個圓時,我們可以講一些生活瑣事.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興趣:有位同學家中的衣櫃上的圓形玻璃鏡不小心被碰碎了.這個同學僅僅找到一塊帶有邊緣的碎片到鏡店就配了一塊合適的鏡子,請同學們考慮一下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這個同學用什麼方法完成的?這樣一來,短短的幾句話,就可以把學生的生活經歷、動手能力、情感體驗與數學有機地結合,使學生樂於聽,願意學。

3.創設懸念的教學情境

追求知識,瞭解知識,渴求知識。是青年學生的天性。創設懸念情境將他們引入一個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講而不含的境界,將有益於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推動學生的感情波瀾,撞擊他們的求知心靈,激起他們的思維火花。例如:在學習乘方時,我採用如下故事:拉麪師用較粗的一根面對折、拉直,再對摺,拉直……這樣拉20次是多少根,拉次呢?這樣一來,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於是就產生一種渴望的心理去研究,此時他們的學習不用教師強迫,他們是自願自發的.也容易接受新知識。

4.創設綜合性學科的問題情境

透過近幾年的數學教學發現,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繫。特別是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這也說明了數學也接近生活,這也爲自然科學教學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能夠鍛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在《反比例函數的應用》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體積與壓強的關係。這種教學情境從自然科學中反映了一種數學建模的方式,能夠把自然科學的知識引申到數學中來,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數學的綜合性。

二、問題教學的保證是問題的設計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問題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在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有待重新認識。

1.問題的設計應順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教師設計問題必須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問題的把握應在學生的能力範疇內,略高於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任何高於或低於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的自覺性。

2.設計應具有開放性

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開放,顧名思義,就是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從數學角度上來講,可以從數學問題的已知條件、結論、方案策略等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餘地。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在不同的角度上.不同的知識水平上,就會給出不同的見解。例如,在講測量時,我們只需提供給學生一條皮尺去操場上測量旗杆的高度,其餘的就由學生來完成那麼不同的學生就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1)用升旗的繩子拉着皮尺去測量:

(2)晴天利用身高與旗杆成影,根據相似,二角形的性質透過測量計算

(3)也可以利用臂長與到旗杆的距離,再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

(4)可以利用鏡子成像,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

(5)添加測角儀,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來求解。

這些方法不得不說是好方法,雖然整節課只講測量旗杆的高度,內容雖少,但知識面廣,學生興趣也非常濃,每位學生都躍躍欲試,真正做到了教學要面向全體。

三、問題教學的有力保障是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適當、準確的提問可以爲學生指引正確的思考方向,啓發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善教者,必善問”。提問的效果取決於教師發問的技巧。

1.提問應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基礎上

在數學教學方面,教師提問最忌諱:“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提問只能說是譁衆取寵,課堂形式搞得熱熱鬧鬧,但效果全無。問題的設計要有鋪墊,有程序、有輕有重。如在探索數學規律的問題上有這麼一個問題:搭一個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如圖2所示。

(1)按照圖2中的方式,搭2個正方形需要幾根火柴棒?搭3個呢?

(2)搭10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如果我要搭n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用n表示.你是怎麼得到的?

這種問題的提問從簡單到複雜,從特殊到一般.從層層設問的過程中使學生透過自己的實驗、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得到相應的知識。

2.提問要把握時機

一個適時的提問,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掀起軒然大波:一個巧妙的點撥,可以使學生從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兩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益。因此,要精心把握好提問的時機。

(1)在關鍵點上點撥。當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對一個問題進行全身心投入思考時,遇到困難之處.這時教師應及時提問,切中要害。正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學生在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而激起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慾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滿堂問,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影響學習效果。這個道理最簡單不過了。比如在計算(2+1)(2‘+1)(2。+1)(2。+1)(2+1)(2“+1)時學生也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在時機成熟時,教師說出了問題的關鍵,如果在(2+1)前邊乘上一個1而且把1看成是(2一1)會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馬上想到了運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決,這就是教師的成功之處,偉大之處。

(2)在模糊處巧問。在學習中,最容易令學生感到模糊的是概念性的問題。因此當遇到學生模糊,似懂非懂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提問,使學生透過問題的回答,對概念性的知識有所瞭解。

(3)在重點難點處追問。在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學生可能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瞭解學生,結合可能出現的問題,把握好提問的時機,有層次、有步驟地提出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儘可能地設計各種問題情境,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巧妙地提問,根據知識的情況、課型情況和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況,結合教師A身的特點.合理地進行數學問題教學,使數學課堂真正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更好地達到課堂效果和課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