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民族地區成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學問君 人氣:7.37K
論民族地區成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論文關鍵詞:地區 成人高校 師資隊伍 研究

論文摘 要:成人在建立地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靈活性在適應經濟和發展的需要方面,是民族地區其他高校難以媲美的。因而從創新體制機制出發,建構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創新教師認定標準和培養途徑或爲可取之徑。 

民族地區的滯後,實際是教育的滯後。其產業結構調整受其生產力水平及發展速度影響,主要體現在和產業結構調整上。調整目的是要改變地區生產力佈局和產業結構雷同不能適應需求的現狀,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建立地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這一任務完成的關鍵在於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積極靈活性在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方面,是民族地區其他高校難以媲美的。它在教育的層次結構、形式結構、科類結構諸方面與產業結構調整更相適應,在培養適應產業結構要求的各類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方面,也更能促進民族地區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然而,由於西部山區、民族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教師,尤其是成人高校的教師流失嚴重,極大地制約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的落後,反過來又嚴重製約地區經濟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這個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勢必繼續拉大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影響社會的和諧,制約小康建設進程。
因而,建構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其評定標準和培養途徑應結合產業結構以發展農業產學研爲主。爲此,我們可從以下方面探索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
  一、以發展農業產學研爲主,創新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認定標準
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狀況,以是否依據所學服務當地產業,尤其是否爲當地產業發展起到了良性作用爲標杆。根據報告可看出,三農問題一直制約當地經濟提升的瓶頸。產業組織分散,佈局很不合理,而資訊諮詢、應用、科技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通訊、科研教育不發達,已經成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向高層次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其標準可認爲:
(一)要做一名成人高校好老師,首先要熱愛民族地區成人教育事業
“名師出高徒”,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學生素質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適應當地民族產業升級改造的教師隊伍,才能造就高質量的學生。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古人云:“學高爲人師,身正爲人範。”
(二)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四大專業能力
首先,要有了解民族地區學生的能力。成教學員有比普高學生特異之處,在學習的年齡、時間、地點等方面迥異。在學習的內容、方式上更有靈活性。
其次,處理民族產業教材的'能力。教材只是“點”,產業纔是“面”,如何將當地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教材“銜接”,從此可折射出教師的“底蘊”。
再次,課堂教學能力。是否真能詮釋學員心中之疑,帶來學員產業升級價值觀,在此可得以彰顯。
最後,服務當地經濟的能力。爲此,要深入農村,瞭解農村;深入學員,瞭解學員。在深入中排解當前農村發展的困境,推進產業調整升級;在瞭解中消釋學員產業調整之惑,提高學員農業轉型的能力。
(三)創新民族教師認定標準
爲了更好地引導民族教師的有序發展,在我國尚無標準的情況下,學校可以自行制定民族教師的認定條件和培養條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民族地區教師宜承擔當地產業技術開發科研工作情況;(2)教師參與民族產業項目實踐活動情況及認定;(3)教師帶教學生從事民族產業科技活動或實踐活動的情況。
  二、以發展農業產學研爲主,創新成人高校教師體制機制
我國民族地區第一產業所佔比重過大,農業生產基礎薄弱,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這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大因素。同時,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經營規模小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農業社會效益高與農民收入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這爲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牧區生產力,解放農村牧區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將帶來結構創新的問題。要解決此問題,課題調查組認爲可這樣實施:
(一)創新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培養機制
推進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培養體制與課程體系改革,形成普教、職教、成教相銜接的培養體系。加強成教與當地農業產業結構對口部門之間的聯繫,實行教師與農村產業教學實踐“銜接”制度,從源頭上提升民族地區成人高校教師隊伍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