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在教育中的運論文用的

學問君 人氣:1.93W

高職美育是我國教育體系和培養目標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爲了加強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必須瞭解高職學生的審美心理特徵,熟悉審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應。文章指出審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包括三個階段:初始階段、高潮階段和效應階段。審美心理效應主要表現爲審美共鳴、審美通感和審美移情等。教師可藉助思維共振的訓練、“召喚結構”的創設、自然事物情狀的揣摩等方法幫助學生實現審美心理效應。

心理在教育中的運論文用的

審美教育是在美學和審美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教師藉助於語言、藝術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幫助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從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並形成對事物的一種鑑賞、評價和創造的能力。

一、高職學生的審美心理特徵

高職學生與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獨特性。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進入青春期後,高職學生完善自我,尋求自我價值的意識日漸增強,有辨別美醜、區分善惡、判斷真假的內在渴望,對審美需要的認識更爲明確,也更加深刻,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是對審美活動的批評意識日趨完善,並由主觀向客觀轉化。在審美能力方面,高職學生的個體感知覺發展正處於一生中最爲發達的階段,審美態度逐步確立、形式構造能力比較發達、藝術理解能力不斷深化。感知覺的敏銳性增強,內心體驗的日益豐富,情感能力和思維能力也隨之大大加強並趨於精細,因而有着極強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別是文學作品中的感人情節往往使他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但是,情感的閉鎖性特徵與思維中對邏輯性過程的偏愛及高職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他們審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豐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儘管高職學生的審美需要迅速發展,但他們的審美能力卻沒有因此自動地提高起來。這就構成了推動學生審美髮展的基本因素,即審美需要與審美能力之間的矛盾。教師應該根據高職學生這種潛在的審美需要和實際審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開發與培養受教育者的各種能力,從而引起學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種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人。

二、高職審美教育的心理效應

(一)審美共鳴

審美共鳴是指人在審美活動中獲得美感時的一種心理現象。其實質是人與審美對象之間形成協調一致的審美關係,審美對象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審美主體的心理活動,使主體的情感體驗達到高漲狀態。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藝術與學生的思想認識達到同一“頻率”時,師生之間會產生認識、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共鳴”。

1.實現思維共振。所謂思維共振,指在教學藝術交流中,師生雙方的思維時時合拍,達成共識,一起進入教學內容的高潮迭起中。要達到師生間的思維共振,關鍵靠教師去創造條件。首先,教師要理清作者的創作思路,依據紋路,設計教路,才能創造出師生思維同鳴共振的教學境界。其次,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思維實際,瞭解學生平時思考的問題、思維的方法、思維的態度、傾向以及思維的準備狀態。注意教學思路與學生思路的合轍合拍,於關鍵處恰到好處地撥動學生心絃,從而誘發師生的思維共振。

2.創設“召喚結構”。創設一種富有誘惑力的“召喚結構”,實際上就是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認知的“興奮點”。要求教師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求異、求新、求變、求巧,把學生的審美注意凝聚到教學活動上來。

比如在講授《我與地壇》時,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導課,爲學生渲染一個“與命運苦苦抗爭”的審美氛圍。接着讓學生品讀課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寫,配上貝多芬的《命運》作背景音樂,把學生導人到“荒涼、蕭瑟又有生氣的”的地壇

三、高職審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狹義地說,語文教育的審美活動就是文學欣賞的心理活動。這一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它不僅受內外各種因素的制約,而且受作品內容形式、種類體裁的影響,使主體的欣賞過程呈現紛繁多樣的狀態。大量對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顯示,語文審美教育的心理活動大體要經歷初始階段(準備階段),高潮階段(實現階段,或發展階段),心理效應階段(效果延續階段)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階段在時間上有先後順序,在邏輯上互爲因果關係。概括說來,審美經驗的三個階段是這樣組成的:

1.初始階段。主體進入審美注意狀態,伴隨這種注意狀態是情感上的某種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構成一種特殊的審美態度。

2.高潮階段。此階段分兩個環節:一是審美知覺以及由知覺活動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悅;二是審美的特殊認識(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開)以及由這種認識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應階段。包括審美判斷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更高的審美慾望(需要),更高雅的審美趣味和更豐富的情感生活,是審美活動的“超越”和“昇華”。

爲了更清楚地總結這一過程,特用下圖表示出來。情境中,透過對地壇滄桑變化的景物描寫的品讀和再現,學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卻又不低沉,悲愴但又不悲傷的情感基調。之後讓學生明白,史鐵生的文章表面看來頹廢、消極,實際深藏着對人生命、生活的強烈留戀和執著。史鐵生從蜂兒的飛舞、螞蟻的疾行、瓢蟲的飛昇、露水在草葉上的滾動,忽然感悟到這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這短短的幾個字,展示了作者與命運抗爭所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永不言敗的精神,領悟到無情之中卻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堅韌、意志和思索等優秀品質,正是我們要理解和把握的重點:珍愛生活,珍視生命。誠然,“召喚結構”的創設,對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和藝術特色,體味作者的感情,無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審美通感

通感是一種心理現象,是由一種感覺引發,並超越了這種感覺的侷限,從而領會到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這種感覺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們共有的一種進階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們常常利用這種超感性的能力,創造生動的語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對此,錢鍾書先生曾舉例說:花紅得發“熱”,山綠得發“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體積—一“瘦”,顏色和香氣忽然有了聲息——“鬧”;鳥聲竟薰了“香”,風聲竟染了“綠”;白雲“學”流水聲,綠蔭“生”寂靜感;日色與風共“香”,月光有簌可“聽”;燕語和“剪”一樣“明利”,鳥語如“丸”可以拋落。五官的感覺簡直是有無相通,彼此相生。諸如此類運用通感所創造的多感性語言,顯示出了不同於一般感知邏輯關係的新奇性,但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又都合乎於審美規律,閃爍着審美創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侷限,豐富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比如:欣賞建築的重複與變化的樣式會聯想到音樂的重複與變化的節奏;聞到酸的東西會聯想到尖銳的物體;聽到縹緲輕柔的音樂會聯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紗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裏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1.藉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聲是聽覺,清香是嗅覺,“渺茫”是視覺,用嗅覺、視覺來寫聽覺,用隱約而動人的歌聲來寫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動聽的小提琴旋律,來寫光與影的和諧,是用聽覺寫視覺。這些通感的運用新穎別緻,教學時要抓住事物的性質、色彩、聲音、氣味等與人物的氣質、精神之間的相似處,讓學生藉助感覺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遠的歌聲、迷離朦朧的景物襯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傷感和“頗不寧靜”的思緒,情與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學生藉助感覺的複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爲何總是蒙着“浸膚之涼”的原因。

2.藉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狀。《老殘遊記》中有對聲音的描摹.將聲音化成視、觸、味、嗅等各種感覺形象。這樣,聲音的形象就更豐富、更強烈、更立體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徵。比如描寫聽完歌女歌聲後,感覺她那歌聲宛如一條飛蛇,繞着黃山盤旋穿插,頃刻周匝數遍,就是把聽覺形象挪移爲視覺形象,聲波感轉移爲光波感。再如,《水滸傳》中描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一段堪與《老殘遊記》王小玉說書相媲美,不過這段文字是借聽覺、味覺來表現視覺形象:第一拳把鎮關西打得鮮血直流,似開了油醬鋪,成的、酸的、辣的一發流了出來(味覺);第二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似開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視覺);第三拳打在太陽穴上,似做了一個金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聽覺)。這段文字充分運用通感的手法,把這場拳打場面描摹得有聲有色,大快人心。教師在授課時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狀,體味通感的妙處。

3.藉助通感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以詩歌爲例,在詩歌的審美創造中,通感被廣泛地運用於審美意象的構成。詩人憑藉着通感的審美經驗,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將接納感官錯綜地挪移轉換,從而創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並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別具特色的美感。

詩歌通感藝術的運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的荷馬。在荷馬史詩中寫有這樣的詩句:“樹上的知了潑瀉下來百合花似的聲音。”在這一詩句中,把屬於聽覺的知了的“聲音”轉化成“百合花”這一視覺形象,在聽覺與視覺這兩個感覺領域同時刺激欣賞者的感應力,擴大了欣賞者對審美客體的感受範圍。 從詩歌的審美創造來看,通感藝術有助於表現詩人對現實的美所形成的豐富而獨特的感受,從而創造出新穎別緻的審美意象,釀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詩的韻味。宋祁《玉樓春》中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用一“鬧”字就把杏花盛開的無聲的姿態和色彩轉化成波動的聲音;王維《過青溪水》中的“色靜深鬆裏”,以聽覺上的“靜”來描寫視覺上的清深的水色;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中的“寒磬滿空林”,以觸覺上的“寒”來描寫聽覺上的清遠的磬聲;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中的“哀響馥若蘭”,將聽覺上的哀婉朱聲轉換爲嗅覺上的“馥”。諸如此類的通感句,無不表現出詩人對事物的新穎而細膩的感受,把描寫客觀景物和抒發主觀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礎上巧妙地融爲一體,從而賦予審美意象以無窮韻味。這些運用通感構成的絕妙詩句,體現着詩人對現實的美所形成的獨特感受,亦滲透着詩人特有的審美創造。

再從詩歌的審美欣賞來看,詩的通感藝術的運用,不僅擴大了欣賞者對藝術形象的感受範圍,而且有助於欣賞者從不同感覺的聯繫中加深對藝術形象的美學價值的理解。詩歌藉助於通感作用,可以積極推動欣賞者的審美再創造,把欣賞者從一種美的境界帶入另一種美的境界,而這兩種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賞者獲得了更強烈的美感愉快。學生作爲欣賞者,首先是感覺上的活動,感官接受藝術形象的刺激,並引起美感,然後便會在想象的作用下進入審美再創造的境界。所以,詩中的藝術形象必須具有強烈的審美魅力,才能使學生在產生審美意識的同時,進入審美再創造的高層次。而詩中運用通感所創造的多感性藝術形象,就具有這種喚起欣賞者審美意識,從而推動欣賞者審美再創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藝術提供給欣賞者的審美觀照對象,刺激欣賞者多種感官,溝通欣賞者現實的感覺與想象中的感覺,再創造新的形象,並從中獲得藝術的無窮韻味。

(三)審美移情

審美移情是指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達到的物我同一的審美狀態,或指主體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個自我都投射到審美對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無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體作用於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審美主體受到感染,獲得共鳴。

移情的產生有多種原因:一是物的某方面的性質與人的某種特定的情感相契合。如拿柳條來說,古詩中常稱它爲傷心柳,這當然與古人折柳離別有關,所以李白有詩云:“春風識別苦,不遣柳條青。”二是主體的情感、態度、心境成爲影響移情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是花,在心境愉快的宋祁看來“紅杏枝頭春意鬧”;可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杜甫眼中,那花因“感時”而“濺淚”,抹上了一層憂鬱的色彩。這正是情感不同之故。移情作用雖然不能改變客觀

事物美醜的性質,但在學生的審美欣賞中,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美感的性質和強弱。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以己度物,人化爲物的投射和聯想能力,是調動和觸發學生審美情感的極好辦法,也是促使學生情感的豐富性、敏銳性的極好措施。比如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鳥,彷彿感到自己飢餓的滋味,聽到樹葉沙沙的聲音,似乎聽到親人的絮語。儘管,以己度物,人化爲物,這只是聯想,只是一種心理的虛擬,但正是這種心理的虛擬、懸想,才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審美的能動作用。

TAGS:論文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