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當前課堂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問君 人氣:1.42W

摘要: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調查發現,閱讀教學在文字分析、學情分析、課程資源使用存在三方面問題:語文教師對文字體式解讀有誤、文字內容涉及不合理;對學生閱讀需求和閱讀能力的現狀瞭解不足;對課外學習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多媒體課件使用不當。本文透過分析閱讀教學現狀,改進閱讀教學,更好地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

淺析當前課堂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閱讀教學 學情 課程資源 文字

一、文字把握不準確

1、文字體式的解讀不合適

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是教學內容的問題,教學內容問題往往是教師文字解讀的問題。語文教師對文字體式的把握存在兩方面問題。

第一,對具體作品、具體文章的理解,要依據文章體式。每一種文字體式(也就是文字的體裁)本身就是一種特點,內在地表達了作者的某些思想情感。所以在閱讀教學備課的時候,只有教師注意到選文體式的特色,進行合理打擾解讀,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調查中,65%的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基本不關注選文的文體,教學流程不會因爲文體變化而有所改動,只有8%的教師依據體式特徵做相應變動。筆者在和語文教師的訪談中瞭解到,除了詩歌、戲劇等文字體式十分特殊的作品,教材中的選文以散文(包括古代文言文)爲多,所以教學流程基本上不會改變。

第二,課堂閱讀教學,有些語文教師僵硬地按照文字外在體式特徵安排教學流程,沒有關注到文字主題比外在體式更重要,是文字解讀的突破口。一些語文教師教授小說文字時,注意到了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堅持“三要素”爲分析重點,忽略了文字更重要的形式特色。如《變色龍》這篇小說的教學流程重點是梳理小說的情節,找出小說中人物、環境,最後得出小說主題。其實,《變色龍》一文中的環境不明顯,人物形象的分析透過梳理情節脈絡就一目瞭然,學生透過題目也能夠了解小說要表達的主題。把教學重點放在“三要素”上,忽視了《變色龍》這篇小說的一大特色――對話。《變色龍》是以人物對話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形象的,所以可透過賞析大段的對話來貫穿情節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實際教學中,教師緊抓“小說三要素”,教學模式僵化,也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導致學生的鑑賞能力得不到有效訓練。

根據調查,仍有部分教師對文字體式的把握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沒有抓住文字的體裁特徵進行區別教學,教學流程千篇一律,詩歌當成散文來教,敘事散文、寫景散文等全不是統一的散文教法。另一方面,教條化地僅抓文字的體裁特徵,小說就照着“三要素”套路來教,散文就突出“行散、神不散”特點。這兩種錯誤教法,是對文字體裁解讀的兩個極端,不利於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會阻礙學生文學鑑賞能力的發展。

2、文字內容的設計不合理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內容是以文字內容爲基礎,對文字內容進行選擇、加工,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對象。文字內容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對於文字內容的設計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文字內容的問題設計缺乏梯度。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問,是促使學生思考、探究課文的意思或意味。古希臘時期,著名教育家蘇格拉底就發明了“問答法”(也叫“產婆術”),透過一系列巧妙的問題,促使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一些著名的語文教師十分重視提問,如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透過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調查顯示,教師基本運用了提問的教學方法,提問次數大多在正常範圍內,只有32%的老師提了太多問題。在問題的類型和難度方面,50%的教師偏向於理解型的問題,評價型、運用型這類難度較高的問題則較少。42%的教師提的問題較爲合理,58%的教師對問題的難度把握不準,不是偏難,就是偏易。教育心理學指出:教師所提的問題必須有一定難度,問題過難,學生無法完成;問題過易,發揮不了應有的訓練作用。

第二,文字內容的關注點出現偏差。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在,學生仍需經過考試檢測學習效果,初中生仍要經歷中學升學考試。所以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考試過關。調查中,34%的教師關注點傾向於考試內容,側重於文字內容的選擇。雖然語文考試的閱讀題不會重複教材中的選文,但閱讀題中的題型有一定的答題模式,基本是重點詞彙的解釋、思想感情的闡釋,具體而言就是對修辭、表現手法的分析等。尤其是文言文的閱讀教學,與考試中文言文的.知識點在很大程度上成正相關的關係,平時課堂閱讀教學講解的文言知識越多,學生掌握文言實詞、虛詞的意思、文言句式的用法越多,考試時文言文閱讀的得分就會越高。這些可在平時課堂閱讀教學中得到訓練、強化。但是教材中的選文內容,如果關注重點在於這些細節分析,訓練答題技巧,就會肢解了文章,使文章支離破碎。爲了考試而教授課文,破壞了文章的完整性、審美性。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被侷限在字詞理解這一層面,更高層次的能力難有較大發展。

二、學情瞭解不全面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學情。依據學情就要了解學情。語文教師備課時,不僅要研讀教材、考慮合適的教學方法,還要了解學情。教師的教授對象是學生,不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僅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來教學,有可能是“對牛彈琴”、“事倍功半”。透過調查,語文教師對初中生學情的瞭解不全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語文教師對於學生閱讀需求瞭解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