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德育教育論文1500字(精選12篇)

學問君 人氣:2.99W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德育教育論文1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德育教育論文1500字(精選12篇)

德育教育論文 篇1

在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一切活動中,培養他們成爲品德良好的一代新人,當放置於首要地位。這一點已成爲共識,但什麼是良好品德的標準,則各有不同的認識。我以爲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圓滿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則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礎組成部分。

從我國教育史來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爲啓蒙教育的《三字經》中這樣敘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就說明人類透過學習才能“知義”——即對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則是封建社會傳統的人格標準的兩個極端象徵。以後的《訓蒙文》更爲弟子們明確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標準,它聽倡導的“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時,“勿富,勿驕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在啓蒙以後的進一步教育中,作爲課本的《四書》《五經》裏,固然有很多維護封建統治的政治理論,但也不乏以歷史上優秀人物爲榜樣的人格教育內容,這些優秀人物成爲歷代讀書人的楷模,這樣的教育造就了我國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爲千古流芳的俊傑。

從世界教育史來看,世界各國都根據各自的不同情統,文化觀念形成的人格標準來進行人格培養工作。而透過人格教育扭轉人的不良傾向,轉變人的道德觀念,從而成功地完成對人的培養任務的典型,則是前蘇聯的馬卡連柯創辦高爾基工學團,馬卡連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誠的愛心,無私的奉獻,嚴格的要求、從人格培養入手,使那些流浪兒懂得自尊、自愛、自律,從而按社會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爲。

那麼,人格到底該怎樣表達呢?人格應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統一表現,豐子愷先生把人格比作一隻鼎,而支撐這隻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和諧的統一,就是圓滿健全的人格,而對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則,這隻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穩,顯示的人格就缺損,就低下。這就是說,所謂人格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態體現的對真、善、美追求和達到的程度,並且被別人感知,受到社會準則的定位。例如,當某人遇險,有人挺身而出營救、相助,人們稱之爲高尚;有人則揚長而去,人們斥之卑下。爲集體爲國家勤勉工作,分毫必爭,社會評價爲優秀;爲個人和小家無孔不入,無利不圖,社會評價爲自私。這是當今社會的人格內容之一。

作爲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學校,有責任開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圓滿人格,決不只限於籠統的提出思想教育,而應該在提高學生人格素質的基礎上,去談思想進步,政治信仰,愛國主義等等。而入格素質的基本構成是這樣的一個特徵:適應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忠誠履行社會責任,自覺遵守社會規範,維護社會風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社會的人。而這一類人物在我國曆史文化沉澱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創造性爲學生樹立榜樣,但最有說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去發現發掘每一個學生人格上的閃光點,去鼓勵實踐者去繼續實踐,去鞭策未實踐者緊緊跟上,大力表揚,廣爲倡導,激勵大家競相學習。這樣在校園裏就刨建了一種追求真善美的環境氛圍。

另外在對人格有正確的認識之後,還必須培養學生對人格的評價能力,用優秀範例和低劣人格表現進行比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對比感,反差感,在心理上產生震撼,從而形成評價能力,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鼓勵青少年實踐自己對人格的認識,並自我評價,使他們把自己對人格的理論認識和行爲行動統一起來,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而老師家長自身的人格行爲也無時不對被教育者產生強烈的影響。社會風尚是社會成員總體人格的展示,不僅表現在國家危亡之際,更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責任和義務。人與人關係中,與其坐嘆世風日下,不如從檢查自己的人格行爲開始認真、負責地教育,培養自己的子女、學生,使他們都成爲追求真善美、具有圓滿人格的,那麼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文明!

德育教育論文 篇2

一、情境創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插圖、掛圖或者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這種新穎、豐富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運用多媒體或者插圖的教學媒介,讓學生體會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的神情、語言、動作以及情感與課堂的氛圍融爲一體,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知識的觸動與震撼,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並且能夠陶冶學生的語文情操,提高語文素養,獲得知識的啓發。例如,語文教材中的《升國旗》一課,對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完成教學任務,識記字詞,背誦課文,對國旗有個初步的認識即可。但是我認爲深入一步,對他們進行入校後的第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好的時機。於是我就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有關國旗在各種場合出現、升起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並進行適當的講解,引起學生對五星紅旗的注意和興趣,抓住這個時機,給學生灌輸五星紅旗的深刻含義,教導學生應該熱愛國旗,尊重國旗,並引入課文的原句“國歌聲中,我們立正,向您敬禮!”引導學生向國旗行隊禮和注目禮。此時,學生的情感激發起來,我立即創設情景,國歌響起,播放天安門升旗儀式的錄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看到一個個小手舉起敬隊禮,童稚的眼睛裏流露出對國旗敬愛的神情。我深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已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二、積累經典名言警句

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知識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經典的名言警句或者格言,不乏在詩歌、散文和小說等題材課文中發現一些用詞精煉、文情並茂、意味深長的名言佳句。通常瞭解一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只要看文中的一條經典語句就能得知。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言佳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集中體現,不僅文筆優美、意境深遠,而且還富有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標準。因此,在學習小學語文的課文時,應重點分析體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並結合文中的其他資料,再進行重點講解。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爲人民服務》中,“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歷史名句。除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以外,進一步拓展,提升到“人活着到底爲了什麼”這一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教育學生活着要有意義,要有價值,不要碌碌無爲一生。讓學生初步接受爲人民服務的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除此以外,許多名言名句本身就折射出德育的光輝:珍惜時間,時光一去不復返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寸光陰一寸金。”對待學習要勤奮努力,孜孜不倦的“業精於勤,荒於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抒發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情感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歌頌無私奉獻的人生價值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表現母愛深重的恩情,情真意切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樹立遠大志向,堅強意志的“志當存高遠”“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三、聯繫學生生活實際

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當多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材料,並且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給學生進行正面的德育啓發和開導。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地吐露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課文思想教育的感染。比如在進行以“善於合作的人”爲主題的口語交際時,可以讓學生充分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體現合作的例子,讓學生開啟話匣子,暢所欲言,比如有接力賽跑、廣播體操比賽、拔河比賽等等,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合作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受到啓發和教育。語文德育教育的滲透是一項系統、綜合和全面的教學工程。語文教學只有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認真把握,同時讓學生能走進教材,也能走進生活,從而有效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論文 篇3

在學校德育體系中,道德教育具有基礎性作用,政治和思想教育的繁茂技葉,是根植於道德教育的沃土之中。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思想上往往也是進步的;道德淪喪,是導致在政治上,思想上蛻變和墮落的最初原因,試想,如果一個人連助人、節儉、寬容等基本的道德品質都不具備的話,那麼高喊:“爲共產主義而奮鬥”又有何用。只有注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基礎道德規範的傳授和養成,大道理纔有堅實的基礎,整個社會風貌纔可能有大的改觀。

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本領越大,就能爲非做惡越大”。一般來說,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有強烈道德責任感的人,會走上一條服務社會的人生道路;一個恪守道德規範的人,由於其良心的自律,會比較自覺地遵守法律規範和政治規範;一個有高尚道德操守的人,能夠爲民族和國家利益採取積極行動,乃至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把青年少學生培養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從小養成做人的基礎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會終身受益。否則,惡習一旦養成,矯正起來就十分困難。

近幾年來,社會上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對小學生進行的是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對中學生進行的是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對大學生進行的是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爲的教育。這種說法就是針對道德教育缺乏個性及層次性而言的。學校教育在發揮道德教育基礎作用的同時,還應注意道德教育的層次性,這樣才能增強實效性。承任道德的層次性,可以使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不用“高、大全”的模式一刀切。

在傳統的道德教育中,教師被賦予至尊的地位,而學生扮演着遵從者的角色,形成了“我講你聽”的專制型的師生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是等級主義的,其結果必然壓抑、束縛學生的發展,而且有時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他們的抵抗,使學校德育無法落到實處。因此,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以朋友的姿態與他們相處,對他們的道德行爲進行富於啓發性的道德評價,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師生共同商討,共同探索新的道德取向與道德規範。

道德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以社會公德爲基礎,以其爲基礎進行道德教育,也符合青少年的年齡特徵和成長的需要。假如學生從小就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去做,就可能逐漸對家庭、集體、國家乃至人類形成責任心、義務感,並進而形成共產主義理想和爲社會主義現代化獻身的志向。

我們的德育工作不應只呈現給學生空洞的道德教條,還應將各種生動活潑的道德情境呈現給學生,將真實的社會呈現給學生,敢於並善於進行陰暗面教育,正視社會環境中的不利因素,並充分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力,讓學生成爲道德學習的主體,在自覺的主體生活中學會思考、學會選擇。

道德規範的教育方法,傳統的方法有直接問答式教學、規勸、說服、紀律、強迫執行、訓誡、獎懲以及榜樣。在現行學校道德教育中,我們需要注意開拓新的方法,改變舊的只注重背誦道德知識,只注重一般行爲訓練的方法,到注重發展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注重提高教師對培養道德判斷力的認識,懂得教育技巧,大膽吸收討論法及問題教學法,來改進街道教育的方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答案。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了近兩千年,用謙讓的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新的時代我們又允許她有不同的答案。如分梨的時候正是梨收穫的季節,是否可以不考慮梨的大小?孔融的母親病了需吃梨,孔融是否能拿一個最大的梨回家給母親吃?參加一次比賽,第一名可獲得最大的一個梨,孔融是否可以力爭拿第一呢?透過討論我們還可以有許多答案,答案是否一樣並不妨礙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並不妨礙我們對是非問題的判斷,並不妨礙我們每個人用最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

青少年是道德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新的世紀中國人面臨着民族復興的機遇,需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勤勞勇敢、互助互愛、努力創新、具備更良好的道德風尚;需要學校重視道德教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德育教育論文 篇4

1、匯入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好的開始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課程的匯入,讓德育教育自然地滲透到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少數民族歌曲時,如:《娃哈哈》、《草原就是我的家》、《侗家兒童真快樂》等,都可以在匯入時放一些和少數民族有關的影像視頻。少數民族中有很多學生不瞭解的民俗習慣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一切對於小學生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所以讓學生了解“56個民族,56個家”,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這些民族成員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我們要民族大團結,祖國纔會更加的繁榮昌盛。在教授學生革命歌曲之前,可以跟學生說一些和革命有關的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教師在教授《義勇軍進行曲》時,作爲學生對這首歌並不陌生,但是並不瞭解這首歌的含義,所以教師在匯入這課時,可以有步驟、有層次的深入,透過一層一層的啓發和鋪墊,讓學生了解這首歌的創作時間、內涵以及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等。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名的革命故事,如:抗日小英雄王樸、朱德的扁擔等。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爲了歌頌這些爲了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軍人,歌曲中所有被壓迫、被欺辱的中國人民都開始奮起反抗,進行民族自救,由衷發出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歌曲中所描述情景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生樹立起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歌曲,思想品德也受到了薰陶,強烈感受到革命歷史歌曲所傳達出的濃烈感情和豐厚的凝聚力。

2、內涵的挖掘

新課程改革之後,小學音樂教材中出現了很多反應學生健康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教師要善於挖掘這些歌曲所具備的內涵。一方面,歌詞積極向上。如:《美麗的家鄉》歌詞充分讚美了家鄉的美好;《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熱烈歌頌了我們的首都,充滿了濃烈的北京氣息;《我們多麼幸福》充分展示了兒童、少年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這些歌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德育內涵,教師必須要用巧妙的手段讓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歌曲獨特魅力的感染,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同時,學生也可以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如:教師在教授《螢火蟲》這首歌曲時,由於這首歌曲的歌詞非常美麗且生動,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讓學生展開聯想:美麗、寧靜的夏天夜色中,眼前出現了一羣一羣、一閃一閃的綠色螢火蟲,這些螢火蟲雖然只有非常短暫的生命,但是就在這短暫的時間裏,都是不斷照亮周圍。對於其他類型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七子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從而提升思想美境界。教師要想充分挖掘小學音樂教材中獨特的德育內涵,就要在課程開始前對這首歌曲進行充分的瞭解,爲日後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注重拓展和實踐

在課程結束之後,教師一定要進行課堂小結,對一節音樂課進行總結和回顧。進行小結時,要針對班集體所有學生,對本節課涉及到的音樂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突出重點內容,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讓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和音樂教學工作共同開展,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音樂人才。教師在授課的同時還要注重音樂的實踐活動,如:教師在《我和小樹來比賽》音樂課程結束之後,學生們都希望可以爲美化家園儘自己的一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植樹活動。讓學生到固定的地方去種下屬於自己的樹,美化環境,生活纔可以更加美好。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音樂興趣小組,如: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等,這些興趣小組都可以是音樂課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歌唱比賽以及一些團體活動,透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養成嚴守紀律的好品質。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才能在教授音樂課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生活,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們健康向上的成長。

德育教育論文 篇5

一、德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中學生“三觀”不明確

中學階段,學生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從感性向理性初步轉變,此時,他們會感覺自己忽然之間成熟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他們的人生觀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缺乏實踐和感受。學生的世界觀尚處在一知半解的階段,無法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感知和判斷周圍的世界,對價值觀的理解大多數也來源於隻言片語的文字。這是每個學生都要經歷的一個特定必經階段,教師要做的事是引領,啓發,激勵他們行走在正確的成長道路上。

(二)責任意識差

如果一個人缺乏責任意識,他就會沒有奮鬥的目標,沒有前進的方向,生活對他來說就會百無聊賴,毫無生機。試想如果我們培養出的人才都不懂得承擔責任,那麼我們的社會將如何發展。因而進行責任教育勢在必行,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長期的任務。

(三)日常行爲不規範

儘管學校三令五申地要求學生要講文明、講禮貌,按照《中學生的日常行爲規範》嚴格要求自己,但在校內外仍然會有學生不守紀律,這些行爲對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十分不利。

(四)禁止中學生在校帶手機成爲難題

當前中學生帶手機似乎成了一種時尚,手機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手機對於學生來說不只是一種通訊工具,而且上網聊天、打遊戲等現象更爲普遍,學生上網已從網吧轉到課堂,嚴重干擾了課堂教學秩序。

二、德育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應試教育下,有些學校爲了追求高升學率,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基於這個原因,從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實在很難。另外,在實施德育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缺乏溝通與信任。加之尊重自我、尊重個性、執意表現“自我”已成爲青年一代新價值思潮的代言人,並由此形成了不良的價值觀,使青年陷入迷茫。

三、如何進行德育教育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是靈魂與靈魂的對話。”對於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德育工作更是要求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本人相互配合,教師在實施過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針對上述情形,我覺得,當代學校德育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加強道德教育

從古至今,講道德一直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也是育人的基本方向。中學生道德教育主要是按照《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基本準則實施的。在此過程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傳身教”。正如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同時還要以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培養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不僅是指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二者都不可忽視。對於處於青春叛逆期的中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他們的必修課。他們性格尚未定型,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各方面加強培養。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關鍵是要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適合他們的心理實施方案,然後對症下藥,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特徵。

(三)更新德育觀念

德育工作者應該更新觀念,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德育教育,用貼近中學生的生活理論和實踐,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念和文明行爲,培養學生的上進心、良好的競爭意識以及適應社會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質。

(四)學校、家庭、社會在教育方面要形成合力

素質教育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這促使學校、家庭、社會三股教育力量必須要形成合力、相互促進,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這首先要求學校的德育教育應該在不改變育人方向的前提條件下,根據學生實際來制訂德育實施計劃、開展德育活動。其次務必抓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其直接影響着學校育人的成效。所以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更是迫在眉睫。三是社會大環境的改善,作爲德育工作者必須強烈呼籲政府部門,整頓社會大環境,創造健康的育人氛圍。以上是根據目前存在的德育現狀提出的一些淺薄之見,希望學校、家庭以及社會能夠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抓好德育教育,真正實現全民素質教育。

德育教育論文 篇6

一、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的現狀

近幾年來,雖然由於改革的開放,政府的扶持,農村勞動人民的努力,但是其經濟發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教育成爲農村建設的重點之一,下面我們淺要分析農村德育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農村德育教育流於表面。

農村教師似乎並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傳授的要點所在,雖然有很多大學志願者到農村支教,但是真正真正留下來的屈指可數,農村教師整體的素養並不能得到改善。在很到課堂上也僅僅只限於背書的層面,至於其中蘊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師並沒有將其進行講解,甚至不能做到正確的言傳身教。在有些農村教師的心中,德育教育傳授的方式僅限於“學生守則”“弟子規”等字面上的教育等。久而久之,農村德育教育也就成爲書面或口頭上的形式,並不能達到其真正的目的。

2、家庭教育的環境。

農村居民由於受教育水平的普遍不高,其整體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相較於城鎮居民幾較爲落後。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的意義對於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家庭環境的教育也應該受到重視。改革開放後,農村家長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拼命的讓孩子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都是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去教育孩子,但是他們卻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養的培育。家長由於過分重視成績,甚至用過於直接的方式教育孩子,沒有從根本上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甚至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於學校德育教育的開展。

3、社會環境的負面效應。

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接觸互聯網,互聯網爲學生提供豐富資訊的同時,也增加孩子接觸不良資訊的可能性,孩子並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過早的接觸外面繁雜的世界,更容易形成扭曲的世界觀。部分學生受到網絡或社會環境的影響,走上行爲藝術的道路,過於張揚個性,對於家長和老師形成逆反的情緒,這一現象學校的德育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反思。

二、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的策略

1、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壯大德育教育的師資力量。

農村教師應該深刻認識新教改下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德育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引導學生做好人好事,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內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教育。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做事,成爲品德高尚的人。學校對於教師進行統一的培養再教育,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傳授途徑列爲培訓的重要內容,從而提升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並且運用科學的手段正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院校也應該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向家長灌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雙方共同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

2、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創建良好的文化環境。

“孟母三遷”告訴人們,環境對於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只有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園的環境中,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改變農村學生德育教育的不良現狀。一方面是創建文化校園,在校園隨處可見“弟子規”“學生守則”“校規”“政治方針”等宣傳語言;另一方面是教師在思想品德、語文等課程上將社會上的熱點話題拿到課堂上進行探討,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面臨類似事例,作爲中國優秀少年應該怎樣正確處理。例如四川大地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團結友愛的力量,李光耀的國葬可以該受到對待偉人的敬意等。

3、引導學生正確操作網絡。

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五花八門的資訊共同涌向沒有確立人格的少年,很容易將其引入歧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操作網絡,抵制誘惑。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有意義的網絡視頻對其進行評判,將一些有趣的圖片、漫畫等形式的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推薦一個有意義的網站,告訴學生不僅僅可以玩遊戲,還可以是學習的小助手,課外閱讀閱覽室等。同時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對於暴力、色情等資訊的處理方式,正確理解這些有關青春期的話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德育教育主要結合教師素養、文化校園、網絡資訊三方面逐步展開,爲孩子營造良好的社會、校園和家庭的教育環境,從而促進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全面展開,培育出我國德才兼備的人才。

德育教育論文 篇7

隨着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提出,現在的學校教育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音樂教育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本身有着無窮的魅力,它可以在無形中對學生的美學修養、道德品質塑造、身心健康等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在音樂課堂上的一些音樂作品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思索怎樣透過音樂的教學來增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百育德爲先。對於學生來說,其實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中國的很多的學校或者教師的教育理念都是先成人、後成才。這就體現了中國人的潛意識裏對於德育的重視。其實,在教育改革綱要中已經早就明確地提出要把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貫穿、滲透於教學的全過程中。要求各個學科的教師的教學都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別是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由於處在青春期,年紀又比較小許多的價值觀念還沒有形成,所以在這個階段就特別需要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引導,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音樂教育對於德育的獨特意義

(一)音樂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娛樂和教化的作用。音樂作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我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音樂作爲一種超越文字的載體的存在、作爲人類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我們產生娛樂和教化的作用。在音樂課堂上,學生透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品本身及作者的當時的情感。這對於學生來說既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無形的教化,並且這種教化功能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透過對學生的情操的陶冶完成的。正是由於音樂是具有濃厚的個人情感和鮮明意向的藝術,所以透過演奏及藝術實踐就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學生感受並理解到音樂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和內涵,這就將娛樂與教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給學生帶來了心靈的震撼。比如《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首音樂作品,我們在欣賞的時候透過他的歌詞以及飽含深情地演唱就能夠感受到了作爲教師的責任感以及傳承性,這在無形中就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職業的神聖與偉大。

(二)音樂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塑造學生的價值觀。音樂美是美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研究的課題,正是由於音樂的表現的內容的廣泛性、蘊含的情感的豐富性,所以音樂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在音樂課堂上,透過對各種類型的音樂的學習及各類音樂作品的欣賞過程中來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並且學生可以透過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的學習中,去領悟各式各樣的風俗文化和社會內容,領悟人生道理,進而形成正確的主流價值觀。其實正是由於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感染力,才能夠真正地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進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音樂教育和音樂作品注重情感上的感染,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真、善、美。比如音樂作品《讓我們蕩起雙槳》,每當這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想起來的時候,都會激起我們對於童年的美好回憶及對於那種和諧生活的嚮往。而對於中學生來說,教師播放這樣的音樂作品給他們欣賞的時候,他們不禁都會聚精會神的跟着一起去唱。這就是音樂作品的魅力,這就是音樂作品在無形中對於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培養。

(三)音樂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與德育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在一定的程度上學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德育的結果。科學證明,音樂可以促進人類身心的健康發展。對於學生來說,音樂可以緩解他們的緊張的學習氛圍,改善他們的低落的情緒。比如在學生的情緒低落的時候,給他們欣賞一些搖滾的音樂作品,就能夠立刻調動他們的情緒,讓他們重新獲得激情;而在學生感覺學習的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地播放一些悠緩的鋼琴曲來撫慰他們的心靈。

三、結語

德育教育作爲現在學生教育的重點之一,可以與音樂課堂教育很好地結合,因爲音樂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有着同樣的教育目的。音樂作爲影響着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重視音樂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是正確的理念和選擇。因爲要想把道德教育真正地落到實處,必須需要情感作爲基礎,而音樂就爲道德教育特供了這樣的一個情感基礎。總之,音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在無形中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德育教育論文 篇8

一、產生困境的原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近年來,我們積極地吸收借鑑人類所創造的各種優秀文明成果,與此同時西方的一些精神垃圾也趁機而入,過去那種封閉起來創造最優環境進行“溫室培育”的模式已經被打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並存、傳統道德與現代道德觀念並存,這使得學生在思想認識上產生許多矛盾。同時,西方一些社會思潮不斷涌進國門,資產階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中學生的影響逐漸深入。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良現象與學校教育反差較大,而德育教育工作中又缺乏在新環境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相應轉變,使學校的教育效果不太明顯。

2、家庭教育狀況令人擔憂。有一份“對在校學生家庭教育狀況的調查”資料顯示:家長用物質刺激教育孩子的佔23.5%;父母長期在外,受隔代教育的佔11.8%;家長重智輕德的佔20%;學習生活基本無人照顧近的佔1%;家長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的佔20%;用懲罰、體罰對待孩子犯錯的家長的佔23.8%。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不良環境,家長的不良行爲不僅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對孩子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老師說一天不如父母的一句話”,所以可以說家庭的薰陶和潛移默化是學生道德素質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家庭“大環境”與學校“小環境”之間已呈現出極爲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此深刻的環境影響所造成的負面效應給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帶來的難度不可低估。

3、學校的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活動的脫節。近幾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各學校也是在積極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模式。但時至今日,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仍呈現出一些固有特徵:一是用知識教育代替德育教育,不可避免地衝淡了塑造品格、淨化靈魂的德育教育主題。二是忽視了德、智、體、美、勞等各種活動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導致理論、實踐“兩張皮”,不利於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在學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人們常常會發現:從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說教多於生動活潑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更忽略了操行的訓練和考察;教育內容迴避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缺乏針對性;致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不感興趣,德育教育工作收不到預期效果。

二、對走出困境的具體方法的探索

1、樹立道德標杆。主要是利用課堂教學形式給學生灌輸古今中外歷史上道德典型的言行及運用身邊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與褒貶。同時在校園內加大宣傳力度,注重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報道先進人物,倡導新的道德風尚,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書籍和作品,宣傳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和讀書修身活動,並且及時揭露、批評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規範的言行,提高學生的社會文明意識。透過這些道德教化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內心樹立道德標杆。

2、深化道德情感。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開始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具有很現實的意義。學校還可以透過組織各種行之有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深化中學生的道德情感。

3、營造道德氛圍。營造校園良好道德氛圍形成文明、健康、和諧、團結向上的優良道德教育環境,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艱鉅的工作,它要求學校方方面面的支援配合,在輿論宣傳、制度管理、理論研究、價值導向及客觀條件等方面同時發力,齊抓共管,共同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促進廣大學生健康成長。在宣傳上要加大力度,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弘揚正氣促進學生道德新風尚的養成。透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家庭德育教育環境的配合緩解社會“大環境”對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負面影響。

4、付諸道德實踐。當學生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品質內化爲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的指導思想時,他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將一種高尚的道德素養付諸實踐。如果我們能讓這四個方面,即標杆、情感、氛圍、實踐,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甚至可以說讓它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運用中學思想政治課發揮德育教育功能的效果將會非常顯著。

德育教育論文 篇9

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在這裏他們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做人,因爲思想品德教育時刻陪伴着他們成長,所以德育教育無處不在。體育課是學生喜歡的科目之一,一節生動有趣的體育課不僅使學生得到的身體上的鍛鍊,而且心理上也得到了快感。豐富的課堂內容,愉悅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一節身體鍛鍊的課程中怎樣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呢?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與學生溶於一體,以情感人,才能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做遊戲時需要對失敗者進行一點象徵性的懲罰,但往往有的學生愛於面子,特別是女同學,他們輸了又不認罰,羞羞答答,影響了遊戲效果也耽誤了教學時間。有一次,我在參加遊戲時,碰巧輸了,從學生的眼神裏可以看出,他們心裏暗暗在想“這下就看老師是否願意受罰了”。當時我意識到老師以身作則的重要性,馬上認真地受罰,在學生面前做了十個俯臥撐,在同學們的掌聲和歡笑聲中游戲又開始了,而且在以後的遊戲教學中效果始終很好。因爲學生意識到老師都能以身作則,他們便會認認真真,他們會理解做事情是人人平等的,做錯了事情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二、根據學生家庭條件有針對性的進行德育教育。

由於我校處於經濟發達地區,而且是私立學校,學生家庭條件非常好,很多學生存在浪費現象,於是教學中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例如,在體操前滾翻教學中,學生滾翻過程中雙腿不能併攏,我找來報廢的排球或者是乒乓球拍,讓學生夾在膝關節處,在教的時候告訴學生廢物利用的好處和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又如,在羽毛球教學中有許多球會很容易被打壞,羽毛折斷,我讓學生把壞的球收集起來,然後利用第二課堂時間教學生如何修理壞球,經過手把手的教,學生學會了再利用,一個個新球又活躍在課堂上。學生玩着自己翻新後的器材,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保護和愛惜器材。

另外,學生上完體育課後會買飲料喝,然後就把瓶子扔掉,我於是讓學生把飲料瓶收集起來並裝滿沙子,這些沙瓶又變成了教具,教學中可以用做標誌物或者遊戲道具。這些,教具時刻都會對學生的行爲起到警示作用,告訴他們不要亂花錢,不要亂扔垃圾,要學會廢物利用。

三、及時有效,因勢利導,做到力竿見影。

女同學在體育教學中是弱勢羣體,她們膽量小、害羞,特別是在一些力量性練習中很明顯的突出這些弱點。但是,如果能及時加以調整,樹立她們的信心,往往就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在支撐跳躍項目練習,女同學會很害怕,表現出畏懼的心理,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加強保護措施,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做動作,一旦出現轉機,應及時加以表揚,並讓他們重複練習。特別是樹立示範榜樣作用,找到幾個動作比較好的學生做標兵、樹榜樣,讓她們帶領學生反覆練習,用標兵的實際行動鼓勵其她學生,培養她們勇敢、果斷、不怕苦難的精神,消除她們的恐懼心理,增強學習信心,同時也樹立了學生的榜樣形象,從而使榜樣學生練習積極性會更高,其她學生也能逐漸模仿,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又可增進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美德。

四、根據時代背景、教材特點、學生年齡段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針對學生不願意跑的思想,以王軍霞爲榜樣,一個農村女孩子怎樣刻苦鍛鍊而站在世界第一的領獎臺上;在短距離跑教學中,有的學生偷懶,以劉翔爲榜樣,他是怎樣爲國爭光,打破跨欄世界記錄的;籃球教學中,有的學生對基本功不重視,以姚明爲榜樣,他在NBA是怎樣逐步提高,受世人矚目的。透過這些例子,鼓勵學生重視基礎,循序漸進,從而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

學生是未來建設的棟樑,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繼承者。他們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他們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發展,德育教育是主宰,德育教育是終生教育,德育教育無處不在,體育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塊主陣地。

德育教育論文 篇10

1、及時發現問題,因人而異采取相應教育措施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由於受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心理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要透過查閱學生檔案,儘快熟悉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情況,家庭狀況及個人特長和喜好等內容並進行分類,從而主動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態、學習情況以及各種表現,爲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提供第一手資料,並及早發現較難適應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正確指導和教育,有的放矢地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自信心,積極引導學生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勤練職業技能,努力完成學業。

2、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環境

2.1提供美化的教室環境

教室環境是學生學習的外部環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教室環境體現了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佈局合理、乾淨整潔、環境舒暢、充滿文化氛圍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以美的感悟、美的享受,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美的薰陶,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感。

2.2倡導高尚的道德價值觀

道德價值觀主要包括學生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等內容。倡導高尚的道德價值觀要強化三方面工作。第一,採取多種形式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感,形成正確的利益觀,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能以班級大局爲重,自覺抵禦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的不良影響。第二,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班級文化建設範疇,使學生在接受傳統優秀文化教育過程中汲取正統的道德精神,自覺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道德價值觀念。第三,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髮育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要給予正確指導,樹立優秀典型,大力推廣宣揚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在班級內樹立正氣,爲很好地開展德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3制定規範的班級制度

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制訂符合本班特色、具有人性化的班紀和班規,建立班規執行情況通報和獎懲、個人操行評定製度,定期和不定期對班級集體、個人的表現進行總結評比,大力表揚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對少數違紀學生給以嚴厲處罰,做到賞罰分明。

3、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性,促使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在開展各項班級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具體體現在開班會、出板報、開展知識競賽活動、聯歡會、運動會、遊園活動、爲社區居民服務活動等各種集體活動時要求每個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集體思想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樣,班級內某個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困難,或犯了錯誤,或身體不適,或家庭經濟困難,或家庭發生變故,倡導班級中每個成員都要伸出溫暖的手來給予幫助。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努力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熱情,培養班級精神,鼓勵每個學生爲班級榮譽盡一份心、出一份力,促使全班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和成才。

4、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

班主任是學生的偶像,班主任平時和工作時的形象、言談舉止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成長。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重處事方式、儀表舉止、人格情操,以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比如,到教室或宿舍只要看到身邊有紙屑能彎腰拾起,講臺上物品凌亂能自然整理,宣傳欄上紙張脫落能隨手用膠帶貼好,流動紅旗沒掛正督促學生馬上掛好,在處理這些細節中體現榜樣的作用。其次,要多注重給予賞識教育,多理解學生,用“寬容”心去包容他們,以博大的胸懷去感化他們。此外,還要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多給予關愛,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化學生,樹立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使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時就會想到要找值得信賴的班主任一吐爲快,藉以尋求寄託和答案。同時,批評學生時要注意“理、力、度、時、地”,真正做到使學生心服口服。

5、結語

總之,教無定法,德育教育亦無定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素養,以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無私的胸懷影響學生,不斷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之成爲真正的國家棟梁之材。

德育教育論文 篇11

1、以教學內容爲根本,滲透德育教育

對於高中數學教材而言,其中通常會配有很多的應用題、插圖以及圖表等,實際教學過程中,可從中選出一些較有意義的插圖、說服力較強的統計材料或者數學資料等,作爲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開展愛祖國教育。例如,在“函數應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透過建模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情懷和爲建設祖國而奮鬥的遠大目標與理想;在“直線與圓”“二項式定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介紹一下祖沖之的故事,他在劉徽割圓術基礎上,不斷地創新方法,最終求出了圓周率分數值,其中約率爲22/7、密率爲355/11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要向祖沖之學習,爲國爭光。因爲祖沖之的這項工作,使中國圓周率計算技術大幅度提升,甚至比西方早一千年;祖沖之還解決了劉徽未能解決的球體積計算公式等問題。透過這些史實的解說,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樹立爲國做貢獻的遠大抱負。同時,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的表現。

2、具體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

首先,高中數學規律認知過程中的辯證思想內涵領悟。對於高中數學而言,其本身是運動的、變化的,甚至矛盾的,其中的很多數學方法都體現出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念。例如,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待定係數,體現的就是已知、未知之間的相互矛盾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轉化;再如,數形結合所反映的是直觀、抽象之間的關係,而數學歸納法則對事物從特殊到一般發展規律的認知。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加強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理念培養,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次,高中數學圖形感受過程中的人文情懷體驗。高中數學中的美,在於其和諧性、對稱性以及邏輯性。例如,正四面體頂點的射影在底面中心位置,而且其所有的面都爲標準的正三角形,四心合一的美感是無與倫比的。正四面體的任何面都可以是底面,而且無論怎麼變化,都是一個標準的三棱錐結構;再如,反證法由於其探究的特點,無中生有、否定假設以及製造矛盾等等,都是其魅力的一種體現。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此進行延伸,從另一側面教育學生應當保持人民內部的安定與團結,不要無中生有地製造矛盾、或者擴大離心率,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體現。最後,利用數學定理的論證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很多的定理,這些都是前人的實踐經驗總結,引導學生應當先對這些定理徹底的理解,經反覆練習後完全掌握。然而要做好這一點並非易事,不僅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而且要求學生要有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精神,要有科學的態度、自律的心志以及自強不息的自主探索精神,而這正是德育教育的要求。

3、利用創設教學情境來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成爲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想滲透德育教育,也要利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來實現。比如,概率中隨機事件、小概率事件教學過程中,可引入學生們都耳熟能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調查顯示,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宋國那位農民的“傻行爲”更多的是譏笑。此時,可引導學生從概率的視角,對該故事進行重新審視,隨後學生陷入了沉思狀態。藉此機會,可以向學生髮問:“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若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會像農民那樣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再教育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是不能靠運氣的,也許一次可以成功,但卻不能每次都能成功,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兒,纔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實踐中,人們更多地認爲文科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對於理科,尤其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求思維縝密、嚴謹。但德育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實踐中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方式方法創新,這是一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德育教育論文 篇12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現狀

1、德育教育脫離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

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思想都在互相碰撞,這給學生的思想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適時引導學生正確應對價值取向多元化帶來的困惑,是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大多數技工院校仍然遵循原有的工作思路,重視文化理論和技能操作的教授,沒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德育課教師,德育教學被當成是輔助教學的科目,由非專業教師講授。

2、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不恰當

由於思想上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存在偏見,多數技工院校的德育內容僅僅侷限於書本知識,若干年不變,失去了德育教學應有的時效性,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過於陳舊,與社會發展要求不一致。另外,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講授內容空洞、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把德育知識內化爲學生的德育品質。

3、德育教學過分依賴學校教學,忽視社會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技校學生是未成年人,家長對他們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學生家長自身道德素質不高、文化層次較低,漠視孩子出現的品質問題,導致一些思想品質或者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不能得到及時糾正。有些家長甚至認爲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是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此外,互聯網的發展使技校學生時刻受到網絡上各種思想和價值取向的衝擊,很容易誤入歧途。因此,學生的德育發展水平不僅僅和德育教師有關,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二、改變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現狀的對策

1、以人爲本,德育當先

技工院校要堅持“以人爲本”,首先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道德水平,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把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放在第一位。同時,針對企業對技術工人的職業素養要求,制定相應的德育教學內容,使德育教學具有實效性、針對性、可行性。

2、學校德育工作要制定合理的德育內容,選擇合適的德育方法

學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德育教師就要在課堂上講授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強化學生作爲技術工人的服務意識,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要求學生遵守技能操作規範。在德育方法的選擇上,儘量做到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積極性,如藉助網絡的力量向學生傳播正確的道德評價標準。

3、學校要拓寬德育的途徑,實現德育工作的專業化發展

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藉助現實生活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和薰陶。因此,技工院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昇華。這裏技工學校可以透過在學生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目標;也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社會認可的道德標準;還可以把相關的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把實訓實習活動和德育教學結合起來。此外,技工院校還要加快專業德育教師的培養,爲實現德育工作的專業化提供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