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從多媒體教學到教育技術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8W

論文關鍵詞:人才 多媒體教學 教師與課件 教育技術

淺談從多媒體教學到教育技術學的論文

論文摘要:教育改革的重,x是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教學,提升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髮展並應用於教學,確立了“教育技術學”這門學科。建議在師範高校首先建立“教育技術學”專業。

適應時代對人才的需要

作爲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要打牢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還必須具備符合現代化社會對其在素質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他們應該養成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應該具有蒐集、整理、歸納、分析、推理、綜合知識的能力,必須具備不斷接受繼續教育的能力,不斷接受新知識、汲取新營養。他們知識的獲得是符合認知規律的,是紮實牢固的;知識結構是層次分明的,能夠厚積薄發的,這樣才能成爲有真知灼見的和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這是時代的呼喚。

多媒體課堂教學符合學習認知規律

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途徑大都是“學而知之”的。要有知識就得學習。透過教而學,採用課堂教學方式傳授知識和技能,是人類交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行爲之一。所以,口傳身授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各級各類學校是課堂教學方式的延續和發展;多層次的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就成了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爲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

針對課堂教學授課,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上仍然亟待提高和更新。電子計算機的問世,運用計算機技術逐步介人課堂教學領域,爲課堂教學開創了嶄新的局面。“認知學習理論”指出:資訊刺激作用於認知主體,其反應就是認知主體內部的心理過程一一對資訊的加工過程—認知過程。人類獲取資訊的來源和途徑,唯有人的感官系統。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以學生爲中心,透過人機對話,創造學生可以參與的環境,充分發揮“喚醒、激勵與鼓舞”的作用。它具有智能性啓發誘導功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情感等心理因素保持在良好狀態。把學生的無意識學習過程轉化爲基於本人的學習意志努力的有意識活動。多媒體教學可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化解難點。徹底分解知識技能資訊的複雜程度,產生直觀生動形象,展現深刻的感性認識。正所謂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枯燥趣味化、使深奧通俗化、使靜止動態化、使無形直觀化。縮短資訊在大腦中從形象一抽象一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幫助學生用現有的概念、經驗進行聯想組合,從而學會抽象思維的觀念和方法,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細緻全面思考,爲獨立學習、創造性學習鋪平道路。

發現式教學

透過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這一途徑,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培養能力等諸多方面已經收到了非常搶眼的效果。與多媒體技術特性相融合的過程形成了許多新的教學方式:演示型、討論型、導航型、諮詢型以及適合不同學習內容的組合型。例如,進行“發現式教學”。首先,利用智能系統的搜尋和推理功能,提供學生知識模型資訊,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結構特點,設定問題,讓學生針對設定的問題去探索分析。課件中提出假設、設定情景、把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過程和可能性全部裝人教學程序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選擇突破口、進而一步步地深入到核心部位。學生能夠根據計算機的提示,欣然地求解問題,從中發現並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某些規律。這種教學法的目的重在過程,明顯地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鑽研求知能力,這種方法就把資訊交流與智力開發統一了起來。

教師與課件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進一步加強了。多媒體教學的成敗,教師起着決定性作用。他們應該深刻理解現代化教育的理論和本質,不僅要有本專業的深厚底蘊,還必須能夠隨心所欲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規劃、設計、制定教學過程,確定實施操作步驟,透過形聲媒體功能軟件的應用和調控、覆蓋並貫穿教學全過程。根據教學特點開發製作課件,選擇多種手段,精心設計、認真實踐、反覆推敲,設定符合認知和心理規律的學習資訊,反饋學習路徑選擇、學習進度調控、學習結果驗證程序,創造性的集成一個學生調節自身視、聽、讀、寫、做,能夠進行實踐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在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得以發揮。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應符合教學設計原理,確定好教學目標,分析出重點難點,擺佈教學內容的呈現力式、先後次序、容量多少。完整而細緻地把握,詳略得當地釋懷,纔能有的放矢,使多媒體教學真正有效地起到作用。

教育技術學

應用多媒體教學,已在世人面前展現出爲培養現代化人才的燦爛前景。作爲多媒體,只是教學中的一種工具。但是,它在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思路方面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隨着多媒體與網絡通訊技術的結合、與仿真技術的結合、與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的結合,使多媒體教學由量變到質變早已確立爲一門學科,這就是“教育技術”。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於1994年把教育技術定義爲:它是關於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媒體的出現是教育技術產生的“營養鉢”,每一種新媒體的出現,必然給教育技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現代系統科學方法論”應用於教育領域,誕生了“教育技術學”。

專門以教學傳媒爲主的教育技術,是以傳媒教學法和教學設計爲研究對象的。應該在我國的師範院校裏和綜合性大學裏設定“教育技術”專業,以滿足所有大、中、小學對師資(教育技術)的要求。能不能這樣說:教育技術人才充足之時,就是教育改革取得決定性進展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