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問題的策略研究

學問君 人氣:2.05W

[論文關鍵詞]初中 教學 兩極分化 策略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問題的策略研究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的現象,從教材和師生的角度論述了兩極分化產生的原因,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瞭解決方案。

透過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我發現一個令我們感到極爲懊惱卻值得深刻反思的現象:隨着學生年級的升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卻是在逐年遞減。預備年級時學生對英語極爲感興趣,課堂上勇於參與,樂於表達。可是到了初二初三,一些學生逐漸對英語失去興趣,甚至於厭煩,最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因而英語教學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着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成績以及今後的發展,我們很有必要對兩極分化的成因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以便及時地採取措施,降低分化程度的惡化。

一、兩極分化原因

(一)教材因素

目前上海市初中階段普遍採用的是《牛津英語》教材,它最初是由香港教材改編而成,內容多,含量大,學生學習時間緊,任務重。近幾年來英語教材在不斷改版,目前我們使用的最新版本叫做《牛津英語上海版》,新教材力求話題反映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的英語學習,並對六到九年級的內容進行了大量調整,對難度較大的單詞、句子、語法進行了刪減,旨在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儘管如此還是有大量的單詞,有用的短語和課文需要記憶。本來這些內容的背誦,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和透過英語獲取資訊的能力,這符合語言學習的習慣和規律。但是農村大多數基礎薄弱的學生,對新教材每課幾十個單詞連認讀都感到困難,更不必說背短語和課文了。另外,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資訊量不足,所以我認爲教材中的有些內容離他們的生活實際較遠,並不能吸引學生興趣,隨一些學生失去信心,慢慢掉隊。

(二)學生因素

首先,進入初中階段之後,面對新的老師、新的以及難度逐漸加大的學習內容,部分學生適應能力較差,又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放學後貪玩,根本不預習,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願意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後又不認真做作業,達不到鞏固的效果。其次,大多數初中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開始學英語時,有興趣,有熱情,有信心,但隨意性大,一遇到困難,比如較多單詞的記憶,較長課文的.背誦等,就失去信心和興趣,導致成績下降。而且多數後進生根本不知道學習英語的目的和重要性,他們學習英語只是爲了應付了事,免受批評。長此以往,後進生的英語成績只能越來越差。相反,具有良好學習習慣、自我約束能力強的同學越來越好,兩極分化逐漸形成。

(三)教師因素

由於班級中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課堂中的表現也大不相同。牛津英語教材的特點是容量大內容多,英語教師爲了抓緊時間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上會不自覺地把複習提問、對話訓練、尤其是單獨表達等機會多數讓給基礎好點的學生,以便於節省時間,使整個教學過程進展順利。但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學困生,學困生就失去了很多練習的機會。另外,英語課堂要求老師能夠設計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並調動學生主動性。但是有些教師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使得教學活動單調、枯燥,缺乏趣味性,學生久而久之也對學習英語失去了興趣,學習目的性不強的學生甚至放棄了英語學習。

二、防止兩極分化的對策

(一)改善關係,保持耐心

由於後進生學習態度差、成績不理想,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置之不理,久而久之老師對其則失去了耐心,師生關係變得不再融洽。而事實上,創造溫馨和諧的語言教學氛圍,縮短師生距離,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如果師生關係和諧、密切,學生在上對該教師產生好感,“愛屋及烏”,往往也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同樣對自己討厭的人和事,學生是不可能產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有好的心態,以免將消極情緒“傳染”給學生。對於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的學生,教師應該以較強的毅力保持耐心,細心地去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學習潛力,這樣才能激發心中的愛心和熱情,調動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