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上好一堂政治課的體會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6W

作爲初中政治教師,可能時常會感到政治課比較難教,爲什麼這樣說呢?一方面,由於學生的年齡小,缺少一定的社會經驗,對一些理論知識沒有感性認識,而另一方面政治課本身又比較枯燥,因而就導致教師在講臺上津津樂道,熱情高漲,而學生卻無動於衷,冷若冰霜,不如上歷史課那樣更有趣味。如此地教學只有教,而忽視學,怎麼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呢?我覺得作爲一名政治老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使教與學相長,形成互動,把學生重新拉回課堂。

上好一堂政治課的體會論文

一、政治教師首先要忠於教材,備好課

人們常說不打無準備的仗,上好一堂政治優質課,首先要備好課,那麼如何備好課呢?筆者認爲要做到“六備”。

1.備學生。不同班級學生有不同特點,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基礎和認知能力等,要區別對待。如:該班是藝術班還是普通班,是重點班還是特尖班,不同層次的班他的學生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設計問題或活動時的難易度必須考慮。

2.備教材。任何一堂課都有傳授的內容和範圍,我們上課教師首先要對這堂課有一個宏觀印象,把握它的體系構建,還要明白它在章節中的地位,以及這堂課的重點、難點,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

3.備重難點。每一節課都有自己的重點與難點,這是我們上好一堂課的中心,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找準這節課的.重點與難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備結合點。將教材內容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靈活處理,使之與學生狀況相符合,與當堂課的實際情況相符合。該詳則詳,該略則略,做到因材施教。

5.備教法。教學內容與方法必須協調,內容不同,教學方法也應不同,如邏輯推理法、例證法、比較法、引導法、歸類法、趣味法、故事典故法、討論分析法、辯論法、講解法……

6.備思想。學生處於身心發展階段,適當地在講教材時穿插講做人的道理是有益的,也是受學生歡迎的,這有利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是政治課教學目的所在。

二、寓教於樂、形成互動

首先,選擇學生關注的熱點新聞、生動有趣的故事作爲匯入點,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講新聞故事是以增強教學實效。

其次,選擇富有啓發性的故事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密切聯繫生活實際的新聞故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可以創新,從而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創新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以致用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價值,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第三,在課堂上適時地講講新聞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敢想敢說,在合作探究中激揚智慧的靈光。

第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往往有一些重點、難點較難理解,選擇恰當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爲切入點,藉此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取得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策略。

教師只有多去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不斷地豐富自身的內涵,特別是在當前的這樣一個資訊時代,更應與時俱進,與時代同行,使自己的知識不斷地更新,對學生關注的一些“新潮”新鮮事物,很好地加以引導,使其爲教學所用,達到理論聯繫實際,寓教於樂的目的,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纔是成功的,才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三、政治教師應貼近生活,不迴避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教師不要將理論與實際生活弄太大的差距,應貼近生活,不迴避矛盾。在現實生活中,理論與實際有時的確存在矛盾,這時老師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如果刻意去掩飾或迴避,反而會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

政治老師上課要重視舉例,要透過距離來使學生明白一些問題,在舉例中,老師應近可能舉一些身邊的使大家明白的事例。縮小理論與實際的差距。使學生聽起來感到非常簡單,能夠理解。

四、政治教師應加強教學研究,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心理,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學校的生命力在教學研究,而現在許多學校,特別是一些鄉村中學在這一方面還不夠重視,有的也是一些形象工程,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得不到更新。雖然口號在喊“科研課改”實則卻在“穿新鞋走舊路”。作爲政治教師一定要加強對教材、教學的研究,不能停留於形式,使學生從教師的教研中得到實處。

五、政治教學還應該人文關懷

政治教學應加強人文關懷,加強對差生的個別指導,這樣可以避免兩極分化。現在都在強調一種人性化的管理,強調以人爲本。作爲政治這一學科,更應注重這一點。因爲政治教學在肩負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肩負着德育思想教育工作。

六、政治教學還應在引進來的同時,要適宜的走出去

政治課要適宜的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有選擇性、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對學生進行社會教育。現在的政治教材都增加了一個“探究和實踐”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所以適宜的走出去很有必要。

走出去,如何走,如何選擇,實際操作就需要老師認真研討教材,結合本地實際選擇適當的主題,適當的地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使學生既提高了動手能力,有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比教師站在講臺上向學生認真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另從近年各省的中考試題來看,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手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