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5.6K

摘要: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很多綜合性大學甚至一些理工科高等院校都開始設立與藝術相關的專業,其中就包括了音樂教育的相關課程。藝術相關專業的開設極大的體現了各類大學對藝術專業的重視,教育理念的轉變。藝術教育不是單純的學習課程知識,而是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文化環境。藝術教育針對的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培養,突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藝術教育不僅有利於學生個人的人文修養的培養,還有利於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教學論文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大學音樂教育;專業教育融合和拓展

在現代化社會,素質教育已成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教育也屬於美育的核心組成部分。藝術或多或少的融入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人們已經離不開它了。所以,藝術教育更多的時候不是追求課程的知識化,書本知識的死記或者應付考試,而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的是培養全面性的人才。大學音樂教育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還具有啓迪智能的獨特價值,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在培養現代化複合型人才上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而當今社會,雖然各大高校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對藝術教育觀念的改變,但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和重視也不盡相同,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所以各個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水平也大相徑庭。大部分高校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缺少了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一、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

傳統的大學音樂教育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雖然說是過分重視書本知識,但是傳統的大學音樂教育也只是簡單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並沒有深入的探討,而且教學方法也比較老套。音樂教育如果只是依葫蘆畫瓢,不僅抹滅了學生對藝術的創造,很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更是對音樂教育的褻瀆。傳統教育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缺少了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所以,必須突破傳統音樂教育的束縛,不僅要重視學生書本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2、對音樂教育的不重視

在各大高校,存在對大學音樂教育的不重視的現象,這種現象根深蒂固,從基礎教育開始,人們就已經對音樂教育有所摒棄,從小學、中學都是這樣,語數外永遠佔用着音樂的課程時間。除了對學科開展的不重視、對課程時間的任意佔用,還存在着師資力量的薄弱,教學計劃隨意改變,甚至靠看視頻或者音樂講座來代替教學內容的傳授。老師教不好,學生也不可能學好。所以,各大高校必須加強音樂教育的考覈力度,必須健全考覈標準,做到音樂教育和其他專業教育一視同仁。

3、與交叉性學科缺融合

當前大學音樂教育學科設立比較單一,而且音樂學科和一些交叉性學科也缺少融合,單一的學科建立,狹隘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阻礙了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綜合性大學的發展趨勢。所以,必須改變機械性的教學模式,單一的學科建立,必須豐富音樂教育學科的設立,加強與其他交叉性學科的融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教育產生更大的興趣,才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利於培養現代化新型複合型人才。

二、實現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拓展

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音樂教育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其實是非常尷尬的。無論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還是大學階段,音樂教育更像是專業教育的附屬,音樂本身的作用並未得到充分發揮。學業的繁重和各階段的升學壓力,讓學生和家長甚至視音樂或者體育等學科爲學業進步的最大阻力,千方百計擠壓學生的課餘活動時間和興趣愛好。這種情況極其普遍,對學生自己也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負擔。另外,雖然不少高校設定了相關的.音樂專業,但是仍侷限在音樂專業教育的層面上,說的通俗一點就是,高校的音樂教育更側重於樂理知識的掌握。和其他專業教育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交集,更別說融合和拓展了,所以無論是學生自己還是學校,都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音樂教育在鍛鍊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作用。

2、把音樂教育融入通識教育當中

音樂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非語言和非具象的藝術,這和大多數專業教育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比如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以及不確定性特點給學生以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間,同理,數學雖然是數理化科學,要求結果精確,但是卻有着多種解題思路,從這個角度上,音樂和數學等學科都是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從心理層面上看,音樂對其他學科的補充,特別是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這其中需要我們熟悉一個概念: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譯名,源於古希臘的自由教育,又稱“通才教育”。它是指非專業性、非職業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發展。美國是開展通識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西方公認的現代大學直接源頭是歐洲中古世紀大學,其中以法國的巴黎大學、意大利勃隆那大學爲最早,牛津、劍橋大學從一開始就沿用法國、意大利模式,先用3年時間學習語法、邏輯和修辭,打下拉丁文基礎,再用4年時間學習算術、音樂(樂理)、幾何和天文四門學科,在此基礎上如果再進修神學、法律或醫學就能成爲博士。可見在西方教育中,音樂被納入了邏輯、推理的科學思維訓練中來。我國的通識教育起步晚,發展不均衡,甚至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都發展不平衡,儘管很多人已經認識到通識教育,或者說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現行的行政體制和社會大環境下,實行通識教育依然非常棘手。音樂教育除了教授專業的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如何引起聽衆精神層面的共鳴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人類對美好事物都是欣然接受的,並在這種環境薰陶下進行再創造,進而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音樂能讓人的思維活躍,繞開思維壁壘,開發創造性的思維,使人以愉悅的心情投入生活和工作,這也是通識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3、優化師資配置、學科設定和考覈標準

3.1優化師資配置

大學音樂教育,一個貴在教,另一個貴在學,缺一不可,有好的老師纔有可能培養出好的學生,如果一個老師連自己的知識儲備都不足,都過不了關,怎麼敢奢望教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呢?有一些老師自己都覺得音樂教育是不重要的,不考試所以不重視,這種態度會帶給學生負面的影響。消極的教學是老師教學中最不應該出現的。所以,要想實現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拓展就必須優化教師隊伍,選拔好的老師進行教學。另外還應配備相應的教學器材和設備,光靠老師闡述是不能直觀的展現給學生的,老師必須利用專業的設備展示給學生看,更加生動形象。而且學生也可以親手操作,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動手和創造能力。老師要求學校購買的教學必備器材,學校必須予以購買,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靠考試紙上談兵是萬萬不行的。還有配備器材也不能只爲老師的教學配備,還應該按照學生使用需要相應的配備合理的使用器材。讓感興趣的學生有時間的時候去練習,熟能生巧才能使學生在現有掌握的知識中去開拓創新。

3.2優化學科設定

雖然一些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的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很多都設定了音樂相關的一些課程,但是學科設定相對單一,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建立多樣化的音樂課程,在一些學校普遍存在着一種課程選修要求,比如學生只能在音樂、繪畫等藝術課程中選擇其中一門,這樣就極大的打消了學生對多種課程的積極性,一個學生有可能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繪畫,但由於規定就必須放棄一門,這樣就不利於藝術課程的發展,真正產生興趣的學生又沒辦法學到相應的知識。其次可以將音樂課程設定成必修課程,一些學生覺得選修課程不重要就是應付學校而已,往往浪費了學校的教學資源。如果設定成必修課,就意味着跟專業課一樣納入考覈要求,對一些對音樂感興趣的同學做到一個監督作用,還可以將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教學,靈活多樣的教學,讓書本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將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促進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不斷融合和拓展。

3.3優化考覈標準

加大音樂課程的學分比例,可以督促學生持之以恆的學習音樂。一些學生一時心血來潮,三分鐘熱情就去學習音樂,結果往往半途而廢。從一開始選擇音樂這門課程的時候就沒有認真對待。改變學分比例就能夠讓學生在選擇時更加慎重,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所以,主觀性的讓學生意識到音樂的重要性,保持認真的學習態度,所以優化考覈標準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已經成爲各個高等院校教學的一部分,而音樂教育又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能夠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也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要求,現代社會要求高素質、國際化的全面性人才。要想培養新時代全面性發展的人才,藝術教育和專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個好的人才,必須具備高的智商和高的情商。不能知追求專業教育的知識技能,還要培養藝術細胞,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文化環境。音樂是最具感染力和影響力的藝術形式,音樂的傳承蘊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也蘊含着每一個地方人民的民族色彩,高亢激昂、溫柔婉轉,從歌聲中就能聽出來。音樂融入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精神層面上的需求。從而看出,音樂教育對人們的重要性,各大高校應當不斷探索,促使大學音樂教育朝着更加良性化的方向發展,使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起來,培養出高素質、全方位和國際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志中,郭曉君.高等學校素質教育論[M].石家莊: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陳放.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4).

[3]李延保.弘揚科學精神: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永恆主題[N].光明日報.2004-03-18.

[4]沈學英.用音樂敲開智慧之門—論述音樂教育的審美教育功能[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