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論文

學問君 人氣:7.87K

論文摘要:加強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也是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刻不容緩的課題。本文透過對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問卷調查,着重分析了目前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於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論文

論文關鍵詞: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和他們所處社會環境的特點而進行的有較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健康成才的重要素質,也是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如何在大學教育中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十分重要。

對於特殊教育高職院校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更爲重要。因爲特殊教育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畢業後往往從事和特殊教育有關的職業。特殊教育事業充滿挑戰,不論是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還是教育方法的特殊性使得學生在工作時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麪對更多的挫折,因此更應該透過心理健康教育學會如何調適自己,以健康的心理狀態面對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特教事業。目前,特殊教育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漸受到重視,但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在開展這項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一:採取隨機和整羣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大一至大三的學生爲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82份。其中有效問卷265份。

調查對象二:採取隨機與整羣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江蘇、山東等地各類特殊教育學校14所的特殊教育教師以及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系大三學生爲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630份,回收問卷545份。其中有效問卷496份。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一:採用自編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問卷,由30道封閉式選擇題構成。主要內容涉及學生的背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需求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研究工具二:採用自編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心理素質問卷,由45個描寫優秀特殊教育教師良好心理素質的詞條隨機排列構成。項目採用五點評分,1表示“非常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要求被試就優秀特殊教育教師不同的心理素質的重要程度做出判斷。

(三)調查數據處理

問卷收集後,對所收集的數據採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處理。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積極

調查顯示,18.1%的學生非常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51.7%的學生比較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兩者合計,佔所有受調查人數的69.8%。由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識比較高,對於自身的心理健康比較關注。

此外,調查還顯示35.1%的學生認爲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60.8%的學生認爲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兩者相加,佔所有受調查人數的95.8%。只有1.9%的學生認爲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沒必要,2.3%的學生認爲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無所謂。可以看出,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很高的認可度,認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明晰

調查表明,在談及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瞭解程度時,只有5.3%的學生選擇非常瞭解,74.0%的學生選擇有點了解,17.4%的學生選擇朦朧知道一點,3.4%的學生選擇不瞭解。關於心理素質方面,調查表明學生和特殊教育教師之間對於所需心理素質的認知差異較大。數據分析顯示,特殊教育教師心理素質結構包括自我調試心理素質、品德心理素質、師生關係心理素質、個性心理素質、自我提高心理素質和基本心理素質六個因素。學生對這六項素質的重要性都存在明顯的低估現象。

此外,透過調查發現,引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比較多,包括:前途及就業問題(64.2%)、學習問題(58.1%)、人際關係問題(49.8%)、環境適應問題(44.2%)、經濟問題(39.2%)、感情問題(34.3%)、家庭問題(32.5%)和其他(6.8%)。但在面對以上各種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並不知道如何採用積極的方法和技巧去面對問題,而往往採取一些無助於積極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其中包括:轉移(娛樂、遊戲、看書等)(70.6%)、訴說(向朋友述說等)(58.1%)、發泄(大叫、哭、傾訴、寫日記等)(50.2%)、順其自然、自然調整(41.1%)、壓抑(喝酒、睡覺、假裝高興等)(21.9)和其他(2.6%)。可以看出學生在心理調試技巧方面的缺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樣但覆蓋面有待提高

在調查中發現,學校採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閱讀欄、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活動等多種方式。學生對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認可度都較高,例如94.6%的學生認爲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幫助,89.1%的學生認爲閱讀欄有幫助,86.8%的學生認爲參加心理健康活動有幫助,84.5%的學生認爲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有幫助。但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外,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存在覆蓋率較低的問題。調查發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普及率最廣(76.2%的學生上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此之外,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普及率基本維持在50%左右。例如,55.1%的學生透過閱讀欄看到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資訊,48.7%的學生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46.3%的學生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活動。因此,如何提高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覆蓋面是今後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心理諮詢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心理諮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透過心理諮詢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教會他們如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技巧。但是調查顯示,心理諮詢並沒有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對心理諮詢呈現出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當問及“你對其他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同學會表示理解嗎?”時,95.8%的同學表示能夠理解,以及當問及“朋友遇到心理問題時,會勸對方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嗎?”時,70.9%的學生表示會勸對方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這表明學生對於心理諮詢的作用有一定的認可,認爲心理諮詢能夠幫助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另一方面,當問及“你遇到心理問題時,會去尋求心理諮詢老師的幫助嗎?”,77.4%的同學表示不會去尋找心理諮詢老師的幫助,呈現出和前面相反的結果。二是心理諮詢缺乏持續性。調查顯示,有10.6%的學生參加過心理諮詢,其中參加過1次心理諮詢的學生佔3.8%,參加過2-3次心理諮詢的學生佔6.8%,參加3次以上的學生沒有。

三、討論與對策

如何在已有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尋找解決的策略,建立更加完善的特殊教育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建立層層遞進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最終達到自我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體現,因此,爲了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需要建立一個層層遞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普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中最基本的部分就是與心理健康相關的一般概念和知識,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診斷標準,培養健康心理的途徑等方面的內容。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需要普及與各種異常心理有關的知識,包括各種異常心理產生的可能原因,如何識別各種異常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及時發現自己心理是否異常等等各種知識。

2.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普及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借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幫助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大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並以更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不僅要重視一般心理素質的培養,同時不能忽視對今後所要從事職業的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調查顯示,特教學生在職業心理素質上的認識還很欠缺,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需引起重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培養學生這些方面心理素質,爲他們將來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3.推廣具體的心理調節技巧。掌握了基礎的心理健康知識,並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去面對問題,接下來解決具體問題的心理調節技巧也非常重要。調查發現,學生對許多具體的心理調節技巧十分感興趣,包括人際關係技巧(67.9)、情緒管理技巧(60.8%)、學會競爭與合作(55.8%)、自我認識與自我成長(54.7%)、壓力與減壓(54.3%)、有效學習方法(40.4%)等等。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以透過多種途徑推廣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心理調節技巧,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處理問題,保持心理的健康。

(二)建立多種方式相互補充的心理健康教育網

1.提高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覆蓋面。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存在認可度高但覆蓋率較低的現象,因此爲了更好的發揮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功效,提高其覆蓋面是個很重要的環節。

首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覆蓋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生認可度最高,學校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作全校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擴大其覆蓋率,使其達到100%。其次,學校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提高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覆蓋率,如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每個系科,每個班級。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中,除了一年級新生需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及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之外,二、三年級學生更多地是側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心理調節技能的學習,因此,採用的方法需要有針對性,應該選擇適合學生年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2.建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包含三個方面,其中心理健康相關知識涉及的大部分是理論方面的內容,但良好心理素質以及各種心理調節技巧這兩部分內容更多地強調實踐練習。這兩方面的內容僅僅靠理論知識的傳授不足以讓學生切實地培養出相關的心理素質和掌握具體的心理調節技巧。因此,如何調整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各教育方式之間互相作用,互相補充,形成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廣泛覆蓋的心理健康教育網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透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校心理健康閱讀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等方式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以及良好心理素質、心理調節技能中的相關理論知識,爲學生透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加強實踐練習提供基礎。其次,緊扣相關內容,透過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活動等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實踐學習,使得理論知識能夠切實的轉化爲學生自身的素質和可以操作的心理調節技能。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內容上的契合,還需要注重時間上的契合,使理論能夠和實踐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良好的系統。

(三)深化心理諮詢的功能

1.提高心理諮詢的問詢率。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對於心理諮詢的作用和有效性持肯定態度,但學校的心理諮詢問詢率卻較低。究其原因,是因爲學生對心理諮詢仍舊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爲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是件丟人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去尋求幫助。因此,如何打破學生的偏見是提高心理諮詢問詢率的關鍵。學校應該透過組織各種活動加大對心理諮詢的宣傳力度。心理諮詢教師也可以定期在學校組織活動,透過“走出去”擴大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打破學生對心理諮詢的偏見。

此外,調查還發現學生願意選擇的諮詢方式包括:面談式心理諮詢(39.2%)、網絡式心理諮詢(35.5%)、電話心理諮詢(21.5%)、團體心理諮詢(3.8%)。其中網絡式心理諮詢和電話心理諮詢因其匿名性高,獲得很多學生的認可。特別是網絡式心理諮詢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他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學校除了設立心理諮詢室外,還可以積極開展電話諮詢、網絡諮詢等多種形式的諮詢,儘可能多地消除學生對心理諮詢的顧慮,讓學生主動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2.提高心理諮詢的持續性。學生進行心理諮詢時缺乏持續性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與學生對心理諮詢的認識存在誤區有關。學生總是希望心理諮詢能夠像特效藥一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殊不知心理問題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透過心理諮詢進行改善和治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往往和學生的預期相反,導致學生進行一次心理諮詢後感覺不能立刻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不再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因此,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心理諮詢的效果進行宣傳,加深學生的瞭解,使得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心理諮詢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和學校心理諮詢教師的諮詢水平有關。調查發現,學校雖然設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室,但是並沒有專職的心理諮詢老師。在心理諮詢室中爲前來求助的學生提供幫助的教師往往都是各系科心理學專業的教師。因此,如何提高心理諮詢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非常重要。學校應定期爲這些心理學教師提供助人的專業培訓,包括如何提高自身的技術和水平,如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諮訪關係等內容,提高其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