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1W

摘要:學校體育教學應該樹立新的思維和理念,將“健康”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體育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心理健康,正確把握教學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在教學中,教師要透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於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學校的基本工作就是教書育人,這是學校的立校之本,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它不僅擔負着“加強體育運動,增強全民體質”的重要任務,同時也肩負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因此,我們既要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又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德、智、體、美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中職院校只注重教書這一個方面,在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明顯重視不夠。但是,當前在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問題卻越來越突出。一是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對當前社會的道德狀況明顯不滿,同時他們還會爲了自身與小團體利益而突破道德底線,從現實主義出發去做事;二是現代青少年缺乏社會責任感,把個人利益看得太重,他們爲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表現出極端的唯利是圖思想和功利主義思想;三是缺乏自信心,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代的青少年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與打擊,就會失去上進心,失去學習目標。沒有正確的心理健康指導和思想道德教育,他們就會走上歧途,給社會造成危害,也毀了自己。

這些問題對中職院校的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級學校的體育中,不僅要求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這門課程的重要教育意義,而且還要付諸於實際行動,要想盡一切辦法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體育中,爲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建設人才。

二、體育運動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 體育運動讓學生懂得知難而上,學會克服困難

“90 後”學生是現在學生的主體,他們大多爲獨生子女,在家裏備受寵愛,在學校深受關懷,沒有經歷過風雨的`摔打和磨鍊。透過體育教學與體育運動,可以讓學生學會堅持和克服困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和教學目標,因材施教才能產生實際效果,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覺自願的學習行爲,並鼓勵學生克服對困難的恐懼。

2. 加強體育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社會生存能力

體育比其他的學科更具互動性和實踐性;體育教學中的交流方式也比其他學科更爲特別,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或者是學生之間,只需要用手勢或者動作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而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必須用語言表達。這種溝通需要彼此的信任,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體育教學論文 )體育教學其實是對社會生活和活動的模擬,是社會活動的提前演練。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經歷各種成敗、挫折、優勝劣汰、個人與團體、正確性與合理性的體驗與認知。再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就可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處事方式等性格態度;也將對學生的人格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除此之外,在許多的體育項目中要求同伴間必須互相信任、互相瞭解、深入交流、互相幫助,才能獲得比賽的勝利。這也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在這樣的體育比賽中,那些自閉、內向、不願與人交往的人會逐漸變得開朗活潑,融入集體,這也有利於他們將來走向社會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3. 體育運動可以讓學生懂得團結進取

體育運動是一種以競技競賽爲主要形式的活動,在面對比賽的時候,學生會摒棄一些平時的不愉快,將思想的分歧與矛盾拋之腦後,所有人空前團結,形成最強的凝聚力,去爲集體爭取榮譽,所以體育比賽是增強學生團隊精神的最佳方式。體育運動中的競賽與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也可以讓學生懂得場上與場外不同的身份關係,學會關愛與幫助同伴,明白個人與羣體間的矛盾統一關係。這種個人與團隊相結合的競爭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進取精神。

二、體育教學中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1. 應該將心理健康作爲體育的一個目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心理健康作爲一項教學指標來進行考查,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體育教師,都應該清晰地認識到體育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認識到,因爲心理因素是個複雜多變的因素,所以不能用唯一或者單一的標準去衡量,這也對我們的指標考查方式造成一定的困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考查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如學生的自我評價、思想品德、自信等方面。採用科學的方法定期進行測評,逐漸形成完善的測評體系。這個過程需要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專家、學校還有體育教師多方面的努力。

2. 教師自身儀表、形象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影響的過程。學生對教師的敬仰心理可以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影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儀表、形象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崇拜心理使教學達到更佳的效果。第一,體育教師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主要有言談舉止、儀容儀表、表情態度及語言習慣、行爲動作等方面。當教師採用這種無聲的教育方式去影響學生的時候,會產生積極的潛在效果,甚至會比直接教育效果更好。例如,體型健美的教師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對美的追求,會促使學生加強鍛鍊,以求達到健美的效果;第二,體育教師不僅要注重外在形象,還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只有過硬的技術和高深的學識,才能得到學生的崇拜和敬仰。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這些形象會對學生的審美觀和學習能力產生影響,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3. 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要因材施教

現代的教育方式不再是一蹴而就的大面積覆蓋方式,更注重一對一或者是因材施教。學校的各個教育階段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長、性格完善產生重大影響,學生年齡越大,性格與心理上的差異性就會越明顯。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就做好充分準備,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與思想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例如對於自閉、內向、不願與人交往的學生,可適當進行競賽類活動,如球類競技、接力賽跑或拔河等需要配合的活動,可以培養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對於行事缺少果斷的學生,可以多進行單人快速競賽類活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培養他們的快速決斷能力;對於性格急躁、容易衝動的學生,可以讓其進行慢跑或者太極之類的活動,可以培養他們遇事沉着冷靜的能力。另外還要注重男女學生的差異,女學生應該多安排瑜伽或有氧操等活動,男生則應該多進行戶外運動。

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與體育教學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體育教學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體育也會失去靈魂;正確的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也會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貫徹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和育人的雙重目的,爲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建設人才,全體提高國民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白宗清。論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2)。

胡毅。試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與職業,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