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環境下小學圖書館課外指導初探

學問君 人氣:2.68W
網絡環境下小學圖書館課外指導初探
【摘 要】網絡環境下小學圖書館課外指導是十分必要的,這項工作做得好,可以保證圖書館教育功能的發揮。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激發閱讀愛好,讓學生熱愛閱讀;其次要引導學生網絡“閱讀”;最後要開展讀書活動。
  【關鍵詞】網絡環境 小學圖書館 課外指導
  
  互聯網的出現,帶來了豐富的網絡資源,而網絡資訊資源與傳統的印刷型館躲資源相比表現爲網絡資源數目龐雜、類型多、範圍廣;資訊分散、無序,具有高度的動態性;資訊質量良莠不齊,需要認真辨別等。特別是對於分辨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課外指導更顯得尤爲必要了。
  
  一、激發閱讀愛好,讓學生熱愛閱讀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工作存在一定困難,突出表現爲閱讀愛好題目。由於網絡資源具有圖、文、聲、像、影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他們很輕易成爲少兒愛好的焦點。在這種情況下,培養閱讀愛好就顯得尤爲必要了。閱讀愛好是對閱讀活動的主動心理傾向和對閱讀材料內容及意義進行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它是閱讀活動中最直接最活躍的意向心理因素,對維繫留意力,增強理解與記憶,激發聯想和創造思維,喚起情感體驗,都具有積極作用。
  1.培養習慣,激發愛好
  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應該站在較高的視點上爲學生播下一種閱讀的思想,並敦促他們形成優良的閱讀習慣,唯其如此,纔可能收到理想的閱讀效果。首先,要引導學生快樂閱讀。閱讀時一定要帶着快樂的心情走進書籍,並把書籍當作是產生快樂的源泉,這樣,閱讀的效果自然十分明顯。相反,帶着一種不悅的情緒讀書,把書籍視作一種負擔,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其次,要引導學生有意閱讀。有意閱讀由於精神較爲集中,留意度較高,資訊刺激也相應較深,其效果也就明顯優於無意閱讀。最後,要引導學生專注閱讀。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說過:“唯有專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學問上,才能事半功倍。”讀書要盡力排除雜念,儘量少受外界干擾,即使受了干擾,也要抵制***、純淨大腦,專注於“別問我是誰,請讓我面對”的書香世界。
  2.根據課文內容激發愛好
  課文內容雖豐富多彩,但容量究竟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欲看。爲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應尋找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如學習《海上日出》,就應引導學生到課外往尋找先容作者巴金生平事蹟的文章來閱讀;學習《冀中的隧道戰》,引導學生尋找有關抗日戰爭歷史背景的材料來閱讀;學習《桂林山水》,引導學生尋找與課文有關的地域風光、人情世俗讀物來閱讀;學習《赤壁之戰》,引導學生尋找原著來閱讀。應教給學生查尋閱讀材料的途徑:上網、往圖書館、讀相關書籍。這樣,由點帶面,可以豐富閱讀材料,使學生對歷史地理、人物傳奇、風景名勝、自然科技等知識有更多的瞭解,閱讀愛好有了進一步強化,自主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3.循序漸進,培養愛好
  教師的閱讀指導得以展開的條件是取得與下一代的對話權。從某些方面來說,人類知識的傳遞的確出現瞭如某些未來學家所預言的“後喻文化”的特點,即年長者要向年輕人學習。在“流行”與“時尚”方面,這一點便很明顯。在對學生的閱讀需求、閱讀現狀、閱讀熱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千萬不可居高臨下,指手劃腳,否則只能進一步拉大師生之間的間隔。而深進學生,躬身下問,讀一些學生中閱讀面最廣的書籍,是取得說話權的'第一步。其次不妨大膽拿來,從暢銷書切進,審慎地、有選擇性地將這些書籍納人到閱讀指導之中,師生共同解剖一兩隻“麻雀”,鑑別、判定、分析、闡釋,對大衆文化時尚讀物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全面熟悉。在此基礎上方可考慮落實新課標“關於課外閱讀的建議”及相關的推薦書目,由於它究竟是國家意識形態和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大衆文化爲精英文化提供了比較價值,可以將暢銷書與經典著作互爲參照,從天生機制、文化特徵、文字內涵、讀者反應等各個層面比較二者的巨大反差,終極達到用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消解大衆文化負面影響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網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