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高效語文課堂學習的三個“度”

學問君 人氣:6.34K

論文摘要:高效語文課堂將從課前預習效度,課堂學生的參與度,課後知識與技能鞏固度進行論述,並適當加以例子進行說明,以期課堂真正高效。

論高效語文課堂學習的三個“度”

 論文關鍵詞:高效 預習 參與 鞏固

語文在各個學科中扮演着基礎和決定性作用,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想開發一個人的智力,必先培養一個人的閱讀”。可見,語文學習在整個高中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麼究竟該怎樣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呢,本文將從三個維度進行論述。

 一、課前預習的效度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學生自覺的預習,教會學生如何預習乃是教學生如何學,課前的預習是否有效直接就影響着課堂的有效性,如何纔有效呢?首先,應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難點,讓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如預習《寡人之於國也》,必先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理解並掌握文中的重要實、虛詞”這就需要學生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或者現代化的教育工具初步理解文中的重要實、虛詞的意義,這就將爲有效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還要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這篇課文的難點“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時代意義。”解決這個難點,就首先要讓學生去搜集有關儒家的代表人物,著作,以及其思想的'發展過程。有了這個背景的知識之後,課堂上探究討論時學生纔可能侃侃而談,纔可能在交談中擦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夠充分地認識到“仁政”思想的時代意義。

其次還要指導學生預習時,做好預習筆記,留有空白,注意標出每個知識和理解的盲點,以便課堂上認真聽取,順利解決。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4個“於”字,學生的理解難免困難,但是又是本文的重點,這就需要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將其清晰地標註在書上。最後,課前預習還應該有廣度,應引導每位學生努力完成預習的任務,真正的把課堂的基礎夯實。

二、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有了課前的充分預習,重要的就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互動,新的課程條件下,老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助探討,探究學習,這些顯得尤爲重要,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學生的參與度問題,課堂的有效性首先應該與課堂學生的參與度成正比例關係,課堂學生的參與度越高,學習的有效性就越強,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他們能夠體會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學習的主人,能夠感受到學有所獲時的快樂與幸福。如學習《勸學》,首先是透過對題目的解讀,“勸學”是什麼意思,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纔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做聲旁的字,論文格式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爲“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