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小學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4.29K

內容摘要:對“學困生”問題的研究,早已成了教育界以及心理學界極爲關注的問題。而我們小學教育更是基礎的基礎,是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首先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觀念,儘可能的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使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與發展。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在小學階段,也會存在“學困生”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尤其是小學階段的中高年級尤爲突出。一個孩子成爲“學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轉變他們,也非一日之功。這項工作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理解、支援和幫助。

淺談小學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法論文

關鍵詞:小學 “學困生” 成因 轉化策略

新課程提出:“基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教學要爲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個也不能掉隊。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種現象不容樂觀,那就是——生活不“困”學習“困”的學生變多了。爲什麼會出現這些“學困生”呢?我認爲主要原因有:孩子自身的素質,家庭教育的偏差以及來自教師、學校、社會等方面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學困生”由於成績差,往往會產生自卑、厭學等等消極心理,從而使成績越來越差。而不良的家庭教育是造成小學“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片面的家庭教育觀念,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和諧的家庭氣氛造成了孩子不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也給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障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爲有害。同時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影響和教師的不恰當的教育教學方式也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導致了“學困生“的產生。

對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來說,“學困生”的存在是客觀的。轉變“學困生”,是每個教師最費心的一項工作。常常付出很多,卻收效甚少,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很值得我們每個老師去研究,去解決,努力使他們各盡其能,使之成爲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教學工作多年來,在這方面我是比較關注的,也悟出一些門道來,下面就淡談我的一些想法和策略。

一、持之以恆策略。

我們在做“學困生”轉化工作時,不能企圖透過幾次談話、補課、家訪就立竿見影,對他們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反覆,應客觀地加以分析,明確“反覆”是“學困生”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特點,作爲教師應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恆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要想讓“學困生”經常生活在希望之中,教師就應該時刻充滿希望,播撒希望,不能因爲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困難、障礙,甚至反覆而對“學困生”的轉化、培養失去信心。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複雜而艱辛的過程,學生並不是有了興趣與動力,馬上就會成功,還需要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與勇氣。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告誡自己:我要成功,我想成功,我能成功。總之,對“學困生”的培養轉化是一件複雜的系統工程,它要求教育者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從“學困生”的實際出發,注重轉化的方法,進行耐心細緻地培養。纔能有成效。

二、實施分層教學、注重學法指導策略。

1、針對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要求,推行“多人異步,分層教學,分類推進”的教學策略,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包括佈置作業,按A、B、C三類分別佈置,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都能獲得成功,在各自不同的平臺上和諧發展。實施分層教學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利於讓“學困生”有成功的體驗,樹立進步的信心,進而逐步的轉化。

2、“學困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爲學習方法不得當而造成學習困難的。爲此,我們教師要注重學法研究,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他們記憶的方法,養成作業書寫端正的習慣,預習、複習的習慣。

3、“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嘗受失敗與挫折。因此當他們受到挫折時,教師不應對他們的能力做出更多的評論,而要引導他們坦然面對失敗,從失敗中尋找可以改進的因素,從改進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

三、有愛就有希望的愛心感化策略。

“學困生”不僅學習“困”,心也“困”,因此老師一定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如果老師真正將自己的愛心傾注給“學困生”,那麼,那些“學困生”就會把老師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是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一切高超的教育藝術和教育方法,都蘊藏在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更多地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上。特別是對“學困生”,我們就更加要關愛,我們不能因爲他們的紀律差、成績差而疏遠他們,而是要努力做到細微處見真情,真誠地關心他們,平日裏噓寒問暖,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愛。就拿我們班的樑家躍同學來說吧,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爺爺還有殘疾,年邁的奶奶爲了生活也四處打工,家庭很困難,所以很多時候忽略了對孩子的照顧。他自己不注意衛生,成天總是髒兮兮的,同學們都不願意跟他玩,學習成績很差。我想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愛,再失去同學們的友情,他會很難過的,他幼小的心靈也會受到傷害,蒙上陰影。爲了讓同學們改變對她的態度,我去理髮店幫他剪了頭髮,首先教他勤洗漱,勤換衣服,課餘教他做功課,在我的熱心幫助下,他整個人變了樣,同學們也主動與他接觸,也願意和他一起做遊戲,幫助他學習,在我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的學習成績進步了,平時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總是第一個找我來訴說,他把我當作了最親的人。看到他的進步,我內心充滿了喜悅。

四、改變行爲習慣,指導學習方法策略。

“學困生”不肯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知道怎麼去學。因此,想轉變這樣的“學困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良他們的行爲習慣和指導他們掌握學習方法。首先,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及時引導學生嘗試和歸納學習方法,並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前先預習,課後要複習,上課要專心聽,積極思考,回答問題,不懂的要及時問同學和老師。書寫要規範,做完作業要檢查,養成認真讀題、分析題意、細心做題的好習慣,課餘時間要多與同學交流。認識到自己之所以會學不會到底是爲什麼。更要指定品學兼優的同學在課後多幫助他們。“學困生”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有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習上的“尷尬”就不會再發生,學習成功的喜悅也就會隨之而來,學習興趣也就油然而生。我們要善於抓住“學困生”的長處,把握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每個“學困生”形成“學困”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藥,加強學法指導,注重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努力挖掘其內在的學習潛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培養其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達到縮小學習成績差異的目的,最終實現“學困生”不再“學困”,老師不再“教困”。

五、全面瞭解學生,多和家長溝通的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瞭解孩子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和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讀的書,作爲教育者,要做一個有心人。定期和家長取得聯繫,主動告訴家長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和意見,瞭解一下近期學生在家裏的思想和學習情況等,並且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終身教師,讓家長多找機會去學習如何當一位出色的家長,主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開啟心靈的窗戶,樹立信心,使他們鼓起希望之帆,奮勇前進。

轉化“學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只要我們用真心、真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去不懈努力,一定能打動他們的心扉,使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轉化成爲品學兼優的學生,達到預期的轉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