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案例

學問君 人氣:1.65W

一、 基本情況

心理健康案例

王XX,男,10歲,小學四年級生,獨子。父母均爲農民,大專文化,家庭基本和睦,無老人同住。

二、 主要問題

攻擊性行爲表現明顯,伴交往不良,學習成績中下。父母主述: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而且時有動手發生,因此同學關係緊張,很少參加團體性活動,顯得不合羣。與老師很疏遠,見到老師不會主動打招呼,並且對老師的批評感到反感,會在課堂上與老師爭執。回到家中,與父母話很少,並且愛發脾氣,不允許他人摸他的頭,即使是親戚們寵愛的表現,也會生氣。因爲經常慪氣,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不喜歡的老師,更不要聽課。作業不會,也不會問老師或父母,也不願意父母管他的功課。因此,學習成績逐日下降。

三、 分析與診斷

(一) 有關測試結果

1. 該兒童的確實存在攻擊性和交往不良傾向;

2. 該兒童的個性偏外向,有"樂羣外向"的特點,與父母所述的"不合羣"相矛盾,需具體分析原因;

3. 該兒童的智力與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學習能力,成績下降,應着重考慮非智力因素。

(二) 成長過程

從小隨父母生活,在幼兒園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溫順,甚至比較膽小,對父母的話很聽。這與父母的性格特點很相似,他們的做人風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常以息事寧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與小朋友團結,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開。甚至有時並不是孩子的錯,只要有老師說今天王XX與某個小朋友"搶"玩具(實際上是後者搶前者的,老師也只是習慣性描述罷了),父母就會再次教導:下次別與小朋友搶,給他算了,你再去玩別的。那時候,王XX基本上是個聽話的孩子。

上了大班後,一次一個小朋友拿繩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牽着他走。王想起媽媽說過:脖子

是不可以被隨便勒的,很危險!於是,他反抗了,而且勁很大,一下子搶過了繩子。那個小朋友嚇得跑掉了。據父母稱,自那以後,他開始象變了個人,開始不斷"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小學後,

逐漸變成了老師眼裏的"問題兒童"。

其實,應該說,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王XX還是讓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學習上。基本上

這四年來,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象整理書包之類別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響,父母都愛看書,所以王XX也非常愛看書,小小年紀,已經將《水滸》、《三國演義》等名著看過了。三年級前,雖然愛打架,但功課還是中上偏優,只是到了四年級,換了個班主任,比較嚴格,經常叫他到辦公室,於是開始反感,不大聽課,成績下降了。

而且前一週的某節班主任課(數學課)上,明明是他旁邊的中隊長叫他,他才說了一句話,但老師只批評了他,他感到憤憤不平,卻並沒告訴父母,還是父母聽別的同學說的。現在,他脾氣很大,情緒經常很激動,父母問他多了,他就會發火,大喊大叫,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爲。

(三) 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1.攻擊性行爲;2.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生生關係

及親子關係);3.學習適應性。爲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爲: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爲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爲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爲,主要是這種行爲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爲"的最初形式是"防禦",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小朋友用繩子勒壞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爲的結果滿足了個體"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已經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爲的合理性;而後又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比如:小朋友更厲害的攻擊,老師的不滿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爲的可行性。"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極反應所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因此,小王XX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嘗試,將在觀念中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不一定要躲開,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資訊過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禦",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爲是故意的挑釁,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裏,則是一種"攻擊性行爲"。

當行爲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爲一種習慣,甚至成爲人格特徵之一,如:攻擊性人格,表現特點即:敏感、多疑、衝動、具破壞性。當然,就王XX的現狀及年齡階段,還根本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爲復現率的提高,而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爲人格特徵。

另外,王XX的"攻擊性行爲"裏,還有着他特定年齡的意義:一種對"權威"的不滿而發泄在非權威身上,比如:對老師不公正的不滿,不能或不敢直接衝老師宣泄,而指向同學;一種尋求關注的不當方式,因爲"攻擊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乾脆以"攻擊性"尋求注意,尋求理睬。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爲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爲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也抱了老師處事不公的怨氣,甚至引起了同學的"注意",但這些行爲卻也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我們說,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動態變化的過程,交往的基礎是"相互吸引",即喜歡與接納。而面對"攻擊性"的人,誰願意或誰敢輕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爲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當然,王XX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滿,有老師主觀臆斷的責任,需要進一步與老師溝通、澄清,而採取消極的敵對方式,只能更深地強化老師對他的"偏見",更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不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至於與父母的關係,應該說小王之所以對父母話少,其一是因爲他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習、人際都存在問題,肯定父母批評、指責,誰喜歡總聽"壞話"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長經歷,大班前父母的處世教育與大班後"自我拼搏"的結果幾乎相悖。只有孩子認同父母,覺得父母是對的,纔會聽話;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建議。而他們之間卻缺乏這種"溝通",孩子認爲父母只會批評自己,並不能給自己"保護",父母則認爲孩子不懂事,總出狀況。

3.學習適應性:

雖然學習退步了,但其有學習基礎,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除了以上的行爲與人際協調外,主要是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干預。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將情緒與學知識分開,以及給予相應的`注意力訓練,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齡越小,課堂學習越依賴於對老師的好惡,喜歡這個老師,可能會很專心地聽課,儘可能去表現良好,讓老師喜歡他;反之,則可能不屑一顧,甚至"惡作劇"。因此,必須在認知上明確來學校的目的,在行爲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纔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攻擊性行爲、人際問題、學習問題等之間有着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緊密關係,都有着共同的成長經歷等背景。

四、諮詢過程(平均1.5小時/次)

第一次

目的: 1.瞭解基本情況;2.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3.確定主要問題;4.探尋改變意願;5.進行諮詢分析。

方法: 晤談、心理測驗

過程:

1.填諮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

2.兒童做CBCL及CPQ測驗,同時向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確定諮詢主題;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願;

5.將測驗結果反饋父母及孩子,並作出初步問題分析,讓父母與孩子理解"爲什麼會這樣"。

6.留相應諮詢作業:(1)"再現"事件:父母與孩子重新討論"老師冤枉"事件,着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麼想,想怎麼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於讓孩子宣泄;二在於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可以順勢引導如何更好。

(2)父母有必要與老師去談一次,讓老師增加對孩子的瞭解,並澄清孩子的"委屈";

(3)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

第二次

目的:1. 加深諮詢關係;2.突破"攻擊性"應對策略。

方法:晤談、仿同法

過程:

1. 行爲契約法反饋諮詢作業:父母與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且母親與班主任老師談了孩子的事,班主任瞭解了"委屈"事件,主動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課表現有進步;

2. 與孩子就"最受歡迎的同學"談"人際交往"問題,找出差異,促進自我覺知;

3. 初步制定"行爲契約",以加強自我控制,並在諮詢室進行演練。

4. 諮詢作業:(1)父母繼續"特意"積極評價:只找孩子的優點,並至少準備10句好話;

(2)孩子按"行爲契約"行事,諸如:不主動打人、不主動罵人、每天早上對着鏡子笑三下、上課"盯"老師、回到家說"我回來了",出門說"我走了"……

(3)制定反饋表,記錄行爲。

第三次

目的:1.學會合理評價;2.提高自控力;3.加強親子交流。

方法:晤談、理情療法、代幣法

過程:

1.反饋諮詢作業:"行爲契約"完成順利,得到老師表揚,並在某天午餐時有個同學碰了他一下,他也沒有生氣;父母說孩子10好話,讓父母與孩子體驗感受;

2.進一步分析行爲與情緒、人際的關係,強化"合理觀念",並引導對人對事的合理評價,練習評價班主任及父母;

3.改"行爲契約法"爲"代幣法",增強親子之間的聯繫。

4.諮詢作業:(1)找班主任老師的3個優點;(2)執行"代幣法",以"代幣"量贏得自己願望的滿足,諸如:買某本書、去遊樂場一次、零用錢等等。

第四次

目的:1.鞏固諮詢效果;2.發展學習策略;3.增強信心。

方法:晤談、心理測驗法、認知行爲法

過程:

1. 反饋作業:完成順利,繼續執行;

2. 做學習適應性測驗及智商測驗,肯定其學習能力,找出學習策略問題;

3. 訓練"提問法",以提高課堂效率,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

4. 諮詢作業:(1)選一門課,每天準備好一個問題,帶入課堂,在課上找答案;(2)收集別人對他的"微笑"與"好話";(3)父母繼續"代幣"激勵。

第五次

目的:1.鞏固諮詢效果;2.收束諮詢。

方法: 晤談

過程:

1.反饋作業:評價"提問"應用,調整提問角度;

2.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自我監督與控制;

3.基本結束諮詢。 制定行爲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4.鞏固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係。

五、諮詢效果評價

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改善了攻擊性行爲,促進了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水平。過程較完整,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