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用文學魅力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7W

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學很大程度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科中的人文重視不足,只是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輕視了學生在學習中對文學語言的感知和作品表達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審關開拓、情操陶冶、人性完善拓展不夠,繼而給人文素養的培育造成缺憾。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新型時代的人文價值觀在發生改變,追名逐利的心態非常普遍,對金錢的依賴一度讓年輕的一代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處處言利、事事談錢似乎成了社會的主流。這種現象的出現不能不說是我們的人文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國人的關注。爲此,我國高校已經開始重視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將文學作品的閱讀和鑑賞當作人文素養培育的一個主要實現途徑去加以深化,透過多種形式的文學教育,不斷增強他們的人性道德意識,用文學作品中彰顯出來的人文精神激勵和陶冶他們的性情,促進人文素養的提高。

用文學魅力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論文

一、文學作品閱讀對人文素養提高的作用體現

人文素養從哪裏着手去進行培養?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就語文學科而言,賦予學習者人文思想教育的途徑也只有文學作品。那些優秀的經典文學作品可以讓閱讀者獲得人類數千年的文化精髓,給人豐富深厚的人生體驗。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人性、社會、道德、文化等思考之後凝聚而成的智慧結晶,其中也包含着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深刻的思考。作家王蒙說:“沒有詩意的生活、缺失了感情的和審美的文學.就不會蘊含對人生教化的意義.如果用於教學實踐,也不可能會對學生全而發展有任何的意義。從古自今,文學作品歷來都會被當作是人文精神傳播的最佳載體,作品用故事描述、人物塑造的形式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不斷會被作品所感染,這裏是作家靠真實的生活構建出了一個個心靈家園,也能夠體驗人類精神的博大精深,優秀的人物的關好心裏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境界,可以作爲閱讀者調節自我心靈的融合劑。

進行廣泛的文學閱讀應該成爲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方法。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只要接受教育,就會不斷閱讀文學作品,在學習中閱讀了什麼樣的作品,閱讀的深度有多深,理解的有多透徹,肯定對人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經受文學浸染的心靈空間和人文觀點,人性道德和精神境界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閱讀者的文化胸襟和審關情趣就會走向更高的層次。學校開展文學作品閱讀就是要將閱讀者引領到提高人文精神的平臺,使衆多文學閱讀者心智更加成熟,人文關懷的境界更加寬廣。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小說,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和蘇聯幾代人,身有殘疾的保爾·柯察金身上洋溢着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鋼鐵般的意志;一心一意追求着人類解放事業的英雄精神,一度成爲衆多年輕人人生的標杆,激勵着他們迎着困難而上,義無反顧地去追尋。我們清楚,人文素養的養成是不能靠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完成的,教師必須以引領的方式讓學生透過文學作品閱讀,來完成對學生的心靈的感染和陶冶,讓閱讀者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出內心的人文陽光。華夏人類倡導以人爲本,捨生取義,自強不息,熱愛和平、整體至上的高尚品質意識,這些文學詞語蘊含着中華民族精神品格,透過文學閱讀,學習者會用探究的眼光去審視,品味的行爲去思考,用積極的態度去承接來自方方而而的困難和危險。用文學精神去彰顯中華民族的偉大的魂魄。

二、利用文學作品拓展人文素養形成的寬度

在歷代文學作品當中,大量的富含愛國主義精神、充滿着人文精神的作品成爲了滋養學生的精神食糧。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在傳授好課堂知識的同時,要設法將他們閱讀的視野拓展到課外閱讀,教師不僅要向他們推介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同時要爲他們介紹我國的經典作品。例如,教師在講授了《世間最關的墳墓》的同時,要給學生推薦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紅與黑》等;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的時候,就要給他們推介閱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藉助課堂教學而對而溝通的優勢,教師要及時地將相關文學作品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孔子的作品,就能夠掌握到中庸之道的思想精華,進一步對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對誠實守信有新的認知,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新的認識。這樣的教學形式,完全可以讓閱讀者獲得更多的知識薰染。高校新編教材中的文學作品選取的人物,給我們後人樹立起人格高尚的榜樣:“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愛國詩人屈原;爲了國家和民族甘願捨棄生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心懷國家大業,心有萬衆黎民的范仲淹。這些典型人物不僅爲文學作品增加了亮色,他們的情感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用精神的光輝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爲閱讀文學作品的`大學生樹立了做人的榜樣。

三.人文素養,:要多樣化文學作品閱讀活動

1授課教師要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儘量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閱讀,課堂上給出文學作品選擇的篇口,相對的知識點掌握和讀書筆記的記載。要鼓勵學生進入到學校的圖書館,選擇優秀的圖書和報刊雜誌,不僅要閱讀古代的文學作品,同時更要去閱讀現代作家的作品,從中對當今社會存在的真善關和假惡醜進行甄別和審視,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摘抄筆記和創作讀後感,多種形式地接觸大量文質兼優的經典作品,閱讀者就會感受到作品中跳動着時代脈搏,傾聽到時代前進的腳步聲,這樣的閱讀不是在做無用功,而是更好地在實現着人文素養的給予,更能去引導他們關注社會人羣,關注人性道德、關注社會問題,使他們心中建立起社會良知和社會道義。在優秀人物的激勵下,他們會自覺地擔負起對祖國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實現人文素養養成的基礎。

2結合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學活動開展好文學閱讀。要激發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就要有口的性地開展好文學作品的閱讀。從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來看,校園文化活動室文學閱讀的延伸和拓展。如開展文學作品徵文比賽,舉辦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開辦文學作品沙龍、組織文學社等,這些活動可以算得上是活躍學生的課餘生活,營造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學氛圍,讓校園文化活躍起來就是在延伸文學閱讀的效果,就是在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

四、結語

文學作品閱讀不單單會豐富文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學鑑賞力。在閱讀中,閱讀者的形象思維被激活,聯想的靈感也隨時會產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也隨之會有所增強。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員楊義指出:“閱讀就應該讓學生對文學有深深的感觸,獲得關的滋潤,透過文學閱讀可以增強民族的凝聚力,讓人文精神在不斷地閱讀中積累的更加厚實,讓學生在人文思想的激勵下,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民族自尊性和自豪感。青年正是致力於人生成長和事業發展的時期,他們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和精神,有積極工作的熱情,只要引導得法,就會讓他們發揮出無窮的創造力。對於高校而言,文學的教育應該擺在育人的地位去加以重視,不僅要讓閱讀成爲學生的一種習慣,而且要利用文學閱讀將人文精神貫穿其中,引領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同時更要讓他們在文學閱讀中,善於理解的思考關於人性道德、理想追求,價值審關和整體至上的內涵精髓,透過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將文學藝術的教化因素不斷滲透到他們的精神世界,文學閱讀教學其實就是一個生命的教學,口的是讓個體生命在文學構建的和諧環境裏得到更加健康地發展,讓人文精神得到傳承和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