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西部比較優勢轉化爲競爭優勢的主要對策

學問君 人氣:1.29W

摘要:我國西部地區雖然具有資源豐富和勞動力成本低等比較優勢,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使比較優勢難以轉化爲競爭優勢。在確立自身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應透過改善環境、延長產業鏈等途徑,培育競爭優勢。

論西部比較優勢轉化爲競爭優勢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比較優勢 競爭優勢 制約因素 對策


  一、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理論建立在對要素察賦差異分析的基礎上,它指的是一國(或地區)由於某種要素察賦的相對豐裕,導致該國(或地區)使用該要素察賦生產的商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形成商品價格優勢,使其可能在相互貿易中獲得比較利益。而競爭優勢指的是經濟主體持續獲得比較利益的動力和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和佔領市場能力,它是一國(或地區)創造財富的重要條件川。一個國家或地區之所以能夠興旺發達,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個國家(或地區)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源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主導產業具有競爭優勢,而主導產業的競爭優勢又源於企業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由於具有創新機制而提高了生產效率。}z〕從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關係看,比較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只有按照比較優勢來選擇產業、技術、生產活動,才能使企業、地區和國傢俱有競爭力。但比較優勢只是獲得比較利益的一種潛在可能性,並不意味着一定能轉化爲競爭優勢。因爲,競爭優勢的形成除了受比較優勢的影響外,還要受到交易效率和制度安排的影響或制約。
對於我國西部地區而言,由於其廣裹的地域、獨特的地質地理結構以及特定的歷史條件,要素察賦的狀況是自然資源豐富和勞動力充裕,因而其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豐富的、低成本的勞動力。西部地區的勞動力集中指數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高於13緯,最高時達到1700(同期東部地區最高時纔不過爲7%左右),而勞動力集中指數是一個用來反映各地區勞動力資源察賦相對狀況的指標。若勞動力集中指數高,就意味着該地區具有較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具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潛在比較優勢;反之,則表明勞動力資源比較稀缺,不具有低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3j很顯然,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的潛在優勢。據有關資料顯示,1998年,美國的平均工資是中國的47. 8倍,日本爲29. 9倍,韓國爲12. 9倍,{4]而西部地區的平均工資又遠遠低於東部地區。二是豐富的、價格相對低廉的自然資源。第一,西部地區的能源、有色金屬、化工等礦產資源極爲豐富。西部能源資源的探明儲量比東部和中部之和還要大1300,45種主要礦產資源工業儲量的潛在價值接近東部和中部之和Csj,在全國已探明的礦產儲量的136種礦藏中,西部地區保有儲量佔全國90%以上的有32種,佔80-}-90%的有8種,佔60-}-70%的有10種,佔50-}- 60 0 o的有15種。(6〕第二,西部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具有種類各異的生物資源、奇特的山嶽地貌、飛瀑流泉,種種歷史文化遺址和豐富各異的民俗風情等自然和文化旅遊資源。第三,西部有着許多富有特色的優質農、林、牧、副、漁產品,非常適合發展特色農業。不僅如此,其農村勞動力的耕地擁有量約爲東部地區的2倍,因而具有發展農業等土地密集型生產的潛在比較優勢。以廣西爲例,廣西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豐富,具有經濟開發價值很高的有色金屬資源,是全國]l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以紅水河爲主的水能資源,是全國3大水利富集區之一;以桂林爲主的山水旅遊、民俗風情旅遊等旅遊資源,享譽全球;還擁有各種名優水果,蔗糖產量居全國首位,等等。
但是,這些比較優勢並未能使西部在這些方面都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甚至某些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或產品在國內市場競爭中都無法取得競爭優勢,當然也無法取得比較利益。
二、制約西部比較優勢轉化爲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
(一)交易成本過高,弱化了自然資源豐富和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交易成本是經濟主體爲實現交易而發生的成本,包括資訊蒐集成本、交易談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和交易風險成本。由於西部地區高原多、山地多,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交通、通訊不方便(據國務院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到2002年,東西部的交通運輸線路綜合密度分別是每萬平方公里4 482和1 424公里.東部爲西部的3. 14倍),資訊不靈,生產的規模偏小。遠距離運輸的高成本與小規模生產之間的不對稱,以及對遠距離的大市場資訊掌握的不完全性和滯後性,使西部自然資源豐富和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很容易被過高的市場交易成本抵銷,從而難以取得持續的比較利益、形成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