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內容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4.8K

摘要】當前形勢下,高等教育大衆化、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對高等教育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作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爲提升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受到了各大高校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對當前形式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內容探討論文

關鍵詞】大學新生;新生特點;入學教育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幫助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儘快完成從高中生活到大學生活的過渡,熟悉學校裏新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方式,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白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從而幫助和引導大學新生在其大學生涯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努力充實、提高和完善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1]。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是大學新生進入大學之後的第一堂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環,更是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應當在與大學新生自身特點緊密結合和對當前高校實行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反思的基礎上,合理的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提升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質量[2]。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針對當前形勢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以下探討:

1大學生入學教育的內容

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主要分爲:校史校情教育、校規校紀教育、學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學習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國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體觀念教育和誠信感恩教育10個板塊組成。

1.1校史校情教育

開展校史校情教育,使大學新生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和進步,促使大學新生對學校產生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1.2校規校紀教育

開展校規校紀教育,使大學新生明確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嚴格要求自己。

1.3學生安全教育

開展學生安全教育,針對學校及周圍複雜的社會環境,提高大學新生的安全意識和警惕性,謹防盜竊、傳銷、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爲對大學新生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損失。

1.4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作爲大學生健康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大學新生的心理特徵,採用主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對大學新生進行講授和疏導。

1.5專業學習教育

開展專業學習教育,舉行師生專業交流會,專家、校友報告會,使大學新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研究目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有所認識和了解;聘請專業教師擔任大學新生班主任,幫助大學新生早日掌握大學課程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1.6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針對大學新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可以組織到相關公司參觀實習,提前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和所需素質,幫助其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和就業前期的準備工作。

1.7國防教育

開展國防教育,透過開展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培養大學新生具備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和生活習慣。

1.8理想信念教育

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新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大學新生找到其大學生涯的目標和動力。

1.9集體觀念教育

開展集體觀念和誠信感恩教育,培養大學新生確立健康的集體觀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幫助依賴性強、適應環境能力較差的大學新生儘快的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之中,形成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10誠信感恩教育

開展誠信感恩教育,培養大學新生誠實守信、懂得感恩的寶貴品德,使他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到誠信待人、樂於助人、富有愛心,從而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人際交往能力。

2大新生入學教育的形式

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從學校的全局出發,整體部署,考慮長遠,整合利用全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各學院的優勢;還應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貫穿大學新生入學的第一年,而不是隻在開學後的一到兩個星期集中開展,並且做到及時總結經驗,與時俱進;更應與大學新生的自身特點相結合,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不能只流於表面,而應當深入的、細緻的針對不同類型的大學新生遇到的不同類型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教育和輔導,做到由點及面,點面結合,不斷加強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針對性。總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必須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自身特點,結合高校自身特色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做好規劃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對大學新生進行引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作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促進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途徑,作爲高校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環節,需要全體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長期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努力。

參考

[1]邱榮斌,彭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特點及其對策探討[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學,2006,(1):64-66.

[2]黃依羣,肖歡.新時期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