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W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互聯網的主力軍。網絡以其快捷、資訊量大等優勢,成爲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對外交流的主要工具,但也引發了很多網絡安全問題。本文試圖從網絡安全隱患入手,着力分析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並探討網絡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

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危害;安全;教育

隨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已成爲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網絡在影響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如何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安全地運用網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安全的危害性

網絡詐騙。

互聯網自問世以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大學生可以在網上購物、交友、瀏覽資訊,但網絡的隱蔽性和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負面消息屢見不鮮,網絡詐騙成爲危害社會安定和諧的因素之一。

2.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又稱因特網心理障礙,其發病率在大學生中不斷攀升。網絡成癮帶來的危害很大,在大一新生中尤爲突出。網絡成癮使學生荒廢學業,造成留級或者退學。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網絡成癮在學生中所佔比例極大。

3.網絡失範。

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爲廣大網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爲少數法律、道德意識薄弱的大學生提供了進行不良甚至非法行爲的土壤。污言謾罵、肆意攻擊,使互聯網成爲發泄不良情緒的場所,而對不實資訊的傳播也危害了他人生活的空間。不僅如此,由於大學生的受教育水平較高,其網絡失範行爲體現出技術性強的特點,如竊取他人資訊、創建淫穢網站等。

二、網絡安全教育的意義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

從目前高校大學生對網絡的使用情況來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已刻不容緩。在網絡安全教育過程中,可大力宣傳網絡道德規範,教育大學生文明使用網絡,不在網絡上肆意攻擊他人,不傳播流言蜚語;同時,教育大學生自覺抵制網絡上的不健康資訊,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道德素養。

2.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合法利用網絡技術。

大學生作爲國家公民,必須知法守法。透過網絡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從而避免大學生在網絡上恣意妄爲,使大學生合法利用網絡技術。透過網絡知法守法教育,幫助大學生文明上網,讓網絡成爲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有利工具。

3.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減少網絡侵害。

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有的學生喜歡網上購物,因網絡安全意識的缺乏造成個人資訊泄漏,網絡詐騙屢見不鮮。另外,大學生對網絡虛幻世界的錯誤認識也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透過網絡安全教育,學生能學會如何在網絡社會中保護自己,預防網絡詐騙,自覺抵制網絡成癮的`危害。

三、網絡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

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增加網絡安全教育內容。

高校在新生入校後會開展入學教育,來幫助他們適應高校的學習和生活。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增加網絡安全教育內容是非常有效的網絡安全教育方式。首先,能確保對新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的及時性;其次,能確保網絡安全教育內容的全面性;最後,確保了網絡安全教育在新生中的覆蓋性。

2.利用校園網絡平臺,教會學生預防網絡詐騙。

利用網絡這一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平臺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無疑能增加學生的接受度。網絡實時、快捷、資訊量大的特點也使網絡安全教育更能深入人心。如透過網絡平臺,可深度剖析網絡詐騙案例、宣傳網絡法制法規等,另外,網絡平臺還能進行視頻播放。利用校園網絡平臺,能使宣傳教育方式多樣化,開展宣傳教育的時間更靈活。透過網絡教育,教會學生預防網絡詐騙。

3.開展主題教育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將網絡安全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範疇,是提高網絡安全教育在學生中影響力的重要方式。透過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網絡安全教育畫展、徵文等活動,讓廣大學生主動絡安全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4.班級設立網絡安全員,常態化宣傳網絡安全常識。

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班級管理是最基層的管理單位,可以在班級中設立網絡安全員。網絡安全員可按照學校網絡安全宣傳的要求,在班級中定期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同時,可將班級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及問題及時反饋到學校職能部門。

5.建立網絡安全預警機制,規範網絡安全管理。

資訊化時代,大學生已離不開網絡。雖然透過多種方式開展了網絡安全教育,但是做不到完全杜絕網絡犯罪,因此,高校必須建立有效的網絡安全預警機制,同時規範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總之,對網絡安全的保護是複雜的。重視網絡安全教育、幫助學生遠離網絡危害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曲佳.網絡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影響的研究[J].科技文匯,2010(1).

[2]朱衛華.當代大學生網絡行爲的調查[J].法制與社會,2007(5).

[3]劉紀菲.如何加強高校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4).

作者:徐豔 單位:常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