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詩意文化中學校德育實施方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3W

摘要:詩意德育的提出是現時代的一種教育理念,強調以詩意的方式來處理學生品德發展與教育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其特點表現在:凸顯主體,走向生活,注重審美。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詩意德育往往具有感染性、形象性、豐富性品格。當前,在學校教育實踐中透過引領經典誦讀活動、加強書香校園建設和打造人文教育課堂等途徑來進行。

詩意文化中學校德育實施方略論文

關鍵詞:詩意德育;文化品格;德育方略

一般說來,現代德育如果缺少審美的意境和趣味,使德育機械枯燥,就容易讓學生感到教育的沉悶和壓制。因此,要使德育真正成爲尊重人、關注人的生命意義領域,必須變革以往德育單獨化、淺層化等弊端。本文試圖結合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資源,讓詩意德育成爲創造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精神實踐活動,促進青少年學生心靈發展。

一、什麼是詩意德育

我國是詩的民族,歷來以“詩”教子,以“詩”教生的傳統。《毛詩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簡言之,詩就是凡有情而美的東西便是詩。《詩經》是我國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素材。最早提出詩意德育的並付諸實踐的是孔子,孔子提出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教育主張,他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爲人也,溫文敦厚,詩教也。”把詩歌用於道德教化,使弟子養成溫順、柔和、敦篤、厚道等“思無邪”的品質。孔子曾不止一次要求學生運用詩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務社會。在西方,詩意德育思想最早源於古希臘雅典“三藝”(文法、修辭學、哲學)教育;尼采、維根特斯坦、海德格爾等詩化哲學家高度肯定“詩性”、“人詩意棲居”的價值;20世紀末美國以塞裏格曼、謝爾頓等積極心理學家致力於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質以及影響人格形成的積極因素,特別是探討積極情緒、積極人格和積極社會環境與美德的關係等。所謂詩意,是指像詩裏表達的那樣給人們以美感的境界,如詩意生活、詩意人生、詩意課堂等。基於詩意文化中的德育具有詩一樣的意蘊所進行的教育活動,它能顯現德育魅力,提升學生審美道德境界,讓學生在詩意文化的薰陶下進行習德活動。[1]由此可見,詩意德育是一種教育的新理念,強調以詩意的方式來處理教育中的問題。詩意德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凸顯主體。在德育過程中肯定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其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保持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充滿希冀與熱情,懷抱詩意般的生活態度,使內心世界充盈愉悅。毋庸置疑,傳統意義上的學校德育是知性的灌輸教育,即把學生的真實生活片面化爲追求知識或應付考試的單一活動和規勸限制,導致德育對象主體地位的喪失和人性基礎的匱乏,不善於培養道德價值選擇的自主能力,這樣的德育很難取得實效。

(二)走向生活。教育源於生活,爲了生活,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中,曾主張用詩意的標準來要求學校,用詩的真善美去教化學生、教師,目的是讓他們過着詩意一樣的生活。德育作爲對人類德性的一種培育活動,其功能是認同和實踐社會既定的價值準則。德育走向生活,就是德育主體要立足於現實生活,將知與行有機統一。

(三)注重審美。詩意德育是美善和諧的一種德育樣態,內涵深刻,形式優雅。要求學會用詩意的眼光審視世界、審視人生,讓學生對現實社會保持一種鮮活的情感體驗。一般說來,品德生成往往是“發乎情,止於禮義”。注重審美是指教育者透過藝術化的手段與手法,對德育過程進行藝術化加工,引領學生浸潤在詩意般的道德情境中,煥發主體的力量,促進品德的發展。[2]

二、詩意德育的文化品格

何爲文化?有學者把它最簡單地理解爲:“變成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從詞源上看,“文化”一詞有化育的意味。教育文化學家斯普朗格曾說:“教育是文化的別名”,“教育過程即是一種文化過程”。[2]教育精神與文化精神是內在關聯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內的特定文化“基因”,不同民族間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和施教方略。中國的文化基因是由《周易》《尚書》《詩經》種下的,再由諸子百家、屈原、司馬遷定格,一路簡約宏正,溫和有情,始終貫穿着君子風範。我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和諧思想,即天人合一、人際和諧、和而不同等,具有詩意和諧的文化品格。爲此,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的中國德育就呈現出中國氣質和中國特色的詩意德育。詩意德育的文化品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感染性。在公共生活、公共社羣中,道德行爲往往是透過環境薰陶和模仿習得的。“以詩育人”的詩意德育以實踐特有的文化知識形態存在着,文化生態情境可以變成學生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有助於弘道揚德、淨化心靈、啓迪人生、規約行爲,從而培養青少年學生積極的道德人格。這裏,氣場習尚的德育“場”所體現的`精神氣質對學生成長一定具有感染性的。例如,語文教學應是包含詩意情趣的,用詩意的方式學習古詩,指導學生讀出詩意、品出詩意、寫出詩意,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古代詩歌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特徵。如果缺少文化的感染性,那麼德育難以進入學生心田,產生感動,進而行動。

(二)形象性。培養中國人的德育必須依託中國傳統文化母體,選取中國獨有的詩意般和諧文化以及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開展德育活動。我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培養青少年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當前,學校德育比較注重採取形象化手段增強學習材料的可讀性、操作性和可接受性,摒棄空洞說教和機械訓練的內容,這些做法某種程度上凸顯詩意德育的特徵。這種形象性涉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等方面。

(三)豐富性。文化中蘊含着詩意的德育資源是十分豐富,余光中說過:“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有詩意”。例如,當誦讀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產生憂憤之心;當誦讀白居易“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就會產生人道主義情懷;當誦讀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就會產生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感,等等。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社區,人們隨處可見“經典上牆”,不經意間,那些以經典名言爲主題的宣傳字畫、標語就會映入眼簾。

三、詩意德育的實踐方略

詩意德育作爲一種教育新理念,強調以詩意的方式來處理學生品德發展與教育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實踐方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引領經典誦讀活動。時下,許多學校開展“國學經典進課堂”活動,國學經典意涵與愛國、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融通一致性的。例如,亳州市中小學結合當地“老莊故里、三曹故鄉”等歷史文化背景,把“國學進課堂”活動作爲德育的重要抓手,同時,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論語》等。[3]學校把“經典誦讀”納入教學計劃,每學年不少於40課時,並對教師進行考覈要求。有些小學把國學納入學校文化建設重要內容,藉助國學教育培養學生仁樂品德。在課後還給學生設定孝道、禮讓等實踐作業。

(二)加強書香校園建設。從德育知識的角度來看,知識一般分爲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由此看出,詩化德育的實現不僅來自顯性知識的認知,也取決於隱性知識的體悟。因此,建設書香校園就必須注意“隱性詩意”與“顯性詩意”的融合,充分發揮校園環境隱性課程的育人功效。例如,意義深長的校標、體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宣傳欄、花圃草坪樹木的詩意名牌等。同時,開展書香校園文化的診斷研究,發現校園文化現狀與其理想狀態的差距,爲校園文化的變革提供指導。

(三)打造人文教育課堂。面對新媒體和資訊化的今天,加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學生出現網絡化碎片式閱讀,文化知識與精神生活似乎被技術化路線所異化,去道德化、去生活化教育現象嚴重。爲此,教師要善於利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設定情境、故事、遊戲等開展人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道義感等,避免技術主義路線導致教育的片面性,迫切呼喚人文教育課堂的迴歸。學校德育要把對社會道德價值規範的學習、情感驅動和自覺行動結合起來。總之,詩意德育既是一種教育追求境界和時代訴求,也是提高德育藝術性與科學性的一種手段。如何依託傳統詩意文化母體,建構與積極人格和諧發展的相匹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有魅力的教育模式,以此來指導實踐,仍需要學校進一步努力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馮鐵山:詩化德育的基本內涵與現代價值[J],教育評論,2006:04。

[2]俞路石:傳統經典滋養童心[J],中國教育報,2015-04-29。

[3]王正忠:安徽亳州巧推“國學經典進課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