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成人教育的異化現象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W

一、我國成人教育異化現象的原因分析

淺析成人教育的異化現象及對策論文

(一)成人教育決策者、理論研究者與實踐者的分離

成人教育的決策決定了成人教育實踐的開展與理論的研究方向,任何一個決策制定的前提都必然是一個成熟的理論,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實踐的開展。然而在成人教育中存在着理論研究主體、實踐推動主體與決策主體三位分離的現象。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決策者都不僅僅限於某一個主體,而是按照一定規範組合起來的團隊,成人教育的決策也不單單是由成人教育理論來決定的,同樣需要適應既定的社會條件、經濟現狀與文化因素,還要適應紛繁複雜的成人教育實踐活動的需要。因此,對於成人教育異化現象的出現,成人教育理論研究者、成人教育實踐者和成人教育決策者都承擔着一定的責任。首先,成人教育理論自身存在着理想主義的現象及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從事成人教育理論研究的研究者,對於成人教育理論的研究多是基於對國外文獻的引述,並沒有真正深入到實踐中去,直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實踐的切合性較差。其次,成人教育實踐者中真正成人教育學專業出身的學術人才少,在開展成人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只能憑藉已有經驗,對現有的問題進行解決,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再次,成人教育決策者一般出於教育大局以及普通教育的視角對成人教育的發展進行決策,缺乏對於成人教育實際問題的針對性,對於成人教育的指導更是有宏觀而缺微觀。

(二)學歷之風推動成人教育的功利化

成人教育的發展動力來源於市場需求,在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今天,學歷成爲衡量個體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決定性指標,升職、就業、轉調、提薪都無一例外的與學歷有着緊密的聯繫,學歷之風愈演愈烈。成人學習者中在職人員或者是準備就業、轉崗、待業的人員佔多數,他們參與成人教育的目的多是爲了生計、獲取工作以提高生活質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外在動機往往高於內在動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既定的功利性的目標。成人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爲滿足學習者功利性的需求,往往將培養的重心放在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上,透過函授、自考、遠程教育、資格證書培訓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滿足成人對於學歷與技能認證的需求,而忽略了引導成人不斷追求完善自我的教育。成人教育本應是引領成人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但卻變主動爲被動,爲滿足成人對於學歷的片面追求而辦教育,把學歷、技能鑑定作爲衡量成人學業與知識增長的重要指標,忽視成人真正的主體性的自我需求與其內在動機,使成人教育變成一種規訓的教育。

(三)成人教育精神內涵的缺位

成人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現象,更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的《跋》中指出,“竊觀古者聖賢所以教人爲學之意,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爲詞章,以釣名聲,取利祿而已。”在他看來,教育應當爲明誠而進。在終身學習理念大力倡導的背景下,成人的自我完善成爲重要關注點,社會對於成人教育的期待值也不斷地增加。然而,在成人教育蓬勃發展的背後,仍然存在着深刻的隱患。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以及工具主義等思想盛行,成人教育的理念、精神文化等正遭受侵蝕。現代意義的成人教育發軔於西方的工業革命,源於對生產效率的追求,資本主義社會逐漸達成一種共識:以技能爲中心的勞動者素質需要不斷提升,這有賴於對成人的繼續教育,以適應迅速提高的生產水平,從這一角度來看,成人教育從一開始就與資本追求利潤的功利性訴求相關。現行的成人教育對成人精神內涵的培養還尚有缺失,對成人生命完滿的追求並不重視,而是一種片面的知識教育與單薄的學歷教育,存在精神內涵缺位的現象,由此導致成人教育實踐中對成人自主性及內在需求的忽視等現象出現。

二、對策

成人教育作爲引導成人生命完善以及自我實現的教育形式,擔負着引導成人成長與自我概念不斷完善,引導成人自由生長的'責任。那麼成人教育首先是一場心靈的旅行,是“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內心的敞亮、主體性的弘揚與獨特性的彰顯”。

(一)關注成人的獨特性

桑代克在其著作《成人的學習》中透過大量的調查研究,論證了人的學習能量永不停止,成人的可塑性或者可教性仍然很大,25歲之後仍可繼續學習。成人擁有獨立的自我概念、豐富的經驗積累以及成熟的心理水平,這讓成人教育獨立於其他類型的教育,更富有獨特性。首先,從心理機制上來說,成人並不像兒童一般是一張任意塗抹的白紙,而往往建立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聯想、比較和思考來接納新的知識,其已有的知識經驗會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不同程度的促進或者阻礙的作用。其次,成人往往更切合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學習,對此,成人教育應適應成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以促進成人更好的發展。再次,成人在學習方面自我效能感較低,這讓成人容易低估自己的學習能力。成人教育應針對成人的特性,本着每個成人都能學好的理念,創新理論以激發成人學習的慾望與潛能,從而幫助成人更好的自我實現。因此,成人的獨特性是需要得到高度關注的,這不僅有利於幫助成人更好的生活,更有利於成人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二)重視成人的主體性

主體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種機能和屬性,鑑於此,在成人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師生之間是“主客體關係”或者“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等不合理觀念,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正確對待師生之間的關係,認識到教學活動其實是教師和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活動,可能因爲學識、閱歷等不同,雙方的地位會有所差別,但是雙方的主體地位不可抹滅。成人經過生活的閱歷而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並且經驗各異、各有所長,因此應充分挖掘成人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資源共享以達到優勢互補,從而幫助成人更好的學習。韓愈在《師說》中提到的“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成人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成人教育活動中,成人的主體性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成人的興趣、愛好以及經驗等都要得到相應程度的尊重,祛除對知識唯命是從的態度。獨特的個體就應該得到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對待,使成人真正地瞭解和體察自己的內心,用心感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統一的“大批量、標準化”生產。

(三)關注成人的生活世界

由於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生活習慣、知識修養和文化素質不同,更重要的是社會實踐的不同,每一個成人個體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獨特的內在訴求與外在表現。成人教育應關注成人的內在需求,追求超越理性的心靈的完滿,真正滿足成人自我完善的需求,帶給成人超脫於簡單生存的靈魂上的薰陶,賦予成人以真正的精神內涵以及哲學素養,引導成人進入真正有“我”的世界。在實踐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選擇應關注成人真實的生活世界,讓他們能夠感知到學習的真正意義。在成人教育實踐中,既不能一味地強調教育爲現實社會服務,忽視個人的心智發展和內心的完善,這樣容易陷入“功利化”的泥淖;相反,也不能轉向另一個極端———過度關注個人的成長而忽略社會需要的“理想化”取向,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一個契合點。在以人爲本的時代,成人教育要關注成人的生活世界和內心感受,真正理解和呵護成人的心靈。真正理想的成人教育應當把個體的發展放在社會實踐中,透過個體素質的不斷完善帶動社會的長久發展。因此,成人教育既要服務於成人又要服務於社會,在個體和社會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樣的成人教育才是最本真的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