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中學體育教育的問題分析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3W

一、加強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現實必要性

論中學體育教育的問題分析及對策論文

中學體育教學作爲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傳統的教學大綱下經歷了多次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隨着新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體育教學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然而在體育教學環節中仍然存在着諸多問題,阻礙體育教學的進一步深化,嚴重影響着中學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鍛鍊意識的提升。當前我國中學教育正進一步邁向深層次的改革,體育教學作爲中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要緊跟中學教育的改革步伐,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促進體育教學進一步發展,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二、中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嚴峻現實問題

1.中學體育教學認識不到位,教育觀念落後,沒有深刻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階段,中學生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都比較大,長期忙於文化知識的學習,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和學生的體育鍛煉,反而輕視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學生身體素質差的狀況得不到改善,最終不利於文化科目的高效學習,影響學習成效。近年來,隨着國家在新教學大綱中強調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體育科目受到了中學教育一定的重視,忽視體育教學的傳統觀念有所轉變,但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依然不夠,距離現代體育教學理念還相距甚遠。很多學校爲了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過度強調學生偏重文化科目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認知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導致體育教學課時偏小,甚至出現偏廢,這不符合現代體育教學觀念,必須要有所改善。

2.體育課程教學科目設定不合理

在應試教育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學教育環境下,課程設定不合理,體育課程被邊緣化的現象嚴重。強調文化科目的學習,期望學生能透過文化考試考上好學校,在應試教育理念下,這種現象較爲常見,這種理念將會直接導致體育課時在整個中學課程中所佔比例較小,出現重文輕體的怪異教學現象,不利於中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3.中學體育教學設施落後,體育器材缺乏

縱觀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環境、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缺乏的現象較爲普遍,沒有條件開展體育教學。造成這種狀況有多方面的原因,由於中學教育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致使體育教學得不到重視;學校體育場館的建設偏廢,缺少必要的資金投入,體育教學器材缺乏、落後,長期得不到更新,導致體育教育事業滯後。

4.體育教學方式過於單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體育教學是一項十分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的課程,制訂科學的體育教學目標,採用合理、豐富、完善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體育教學的成果,實現中學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反觀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現狀,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國體育教學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體育教學缺乏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長期停留在形式上。如,一些學校根本就沒有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只不過是爲了從形式上滿足中學教學大綱的要求。這種教學方法顯然不會對體育教育事業發揮多大的作用。其次,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學生不參加體育課也能知道教師要講什麼。這是中學教學長期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的結果,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不適合體育課程教學,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參與體育鍛煉的熱度降低,不利於體育課程的學習。

三、加強中學體育教學,優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措施

1.必須從教學觀念上對體育教學給予足夠重視,培養良好的體育教學觀念

要使中學體育教學獲得較大的突破,僅僅採取一些很小的調整措施是不夠的,必須從整體的教育觀念上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鍛煉意識爲出發點,制訂科學、完善的體育教學目標,並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得到貫徹落實。

2.加大對體育教育事業的資金投入

針對中學體育教學場地建設落後,體育學習、鍛鍊器材缺乏的現象,學校一定要加大對體育教育事業的資金投入,採購體育教學必備的體育器材,落實科學、高效的體育器材管理制度,使器材的效能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顯現。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轉變教學觀念,優化體育課時

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下,教師的體育教學思維固化,只擅長於流於形式的體育教學模式。首先,完善中學體育教學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困境,這是解決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的'前提條件。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任何課程的學習脫離了學生的教學實際都是很不現實的,體育教學作爲一門戶外鍛鍊課程,最終要依靠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得到落實,因此,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一定要以學生爲教學主體,改變教師傳統的理論式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環節中,有利於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和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從而使體育教學成果得到顯現。

4.創新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參與度和體育教學實踐的效果

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理論教學方式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缺乏體育教學魅力和吸引力,致使學生參與度低,不想參與體育課程的學習,或者一提到體育課程,思維認識就停留在自由活動上面,根本就違背了體育課設定的初衷。鑑於這種情況,中學體育教師一定要按照體育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法,使體育課程從枯燥的理論教學中走出,變成生動、有趣、具有實際教學效果和目的的實踐型課程,這樣學生將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實踐活動,使中學體育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5.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適時調整、優化體育教學科目

中學體育教學並不是僅僅完成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要使中學體育教學獲得好的效果,必須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它是影響實際教學成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同時要善於優化體育科目,挑選學生感興趣、教學效果好的體育科目,使中學體育教育朝着健康的發展軌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