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藝術教育中的異化現象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7W

藝術教育中,明確藝術的審美本質,不論是藝術的價值還是藝術的功能,都是在以審美爲基礎上實踐的,因此在藝術教育領域,卻不可使教育產生異化,忽視藝術教育中的審美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德行,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還將會導致藝術教育成爲德育的附庸。以下本文對此做具體介紹。

淺談藝術教育中的異化現象論文

一、當前我國藝術教育現狀

對於我國當前藝術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弊端,導致藝術教育出現異化,不能全面提高學校的藝術教育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藝術特色。在我國藝術教育中,其藝術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異化現象,在對學生的藝術教育中,往往喪失藝術自身的本質特徵,既沒有突出教學中的藝術特點,又不能突出藝術教育的特色,使得藝術教育不藝術。

2.地位不被肯定。就學校教育而言,藝術教育不具有相對獨立性,具體可以反映在,人們對藝術教育的理解缺乏理論支援,同時也被納入了德育、智育的範疇,對於藝術教育在教學中的存在,只是普通教育的附屬,學校並未給予肯定的認知,將藝術教育與其它學科的教學不能平等對待,將其作爲選修課,減少學生接觸藝術的機會。

3.教育手段缺失。在學校藝術教育中,實際上與普通教育存在極大差別,在藝術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的藝術教育老師,並且在課程設定、教師素質、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目的等多個方面,都不具備有效地教學管理方式,降低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並且使得教學質量低下,無法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失去藝術教育的意義。

二、淺析藝術教育中的異化現象

1.德育教學思想。在藝術教育中,針對教育異化問題,具體表現爲德育化問題,把藝術教育等同於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多認爲“藝術育人”就是將藝術當作德育教學中媒介,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並且還可以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這樣不僅把藝術教育納人德育軌道,還使得藝術教育失去其原因價值;藉助藝術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2.技能性教學手段。教學中,透過藝術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藝術技能,或是透過藝術教育,來開發學生的智力水平,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使學生能夠透過藝術教學,提高其自身的藝術技能,可以對樂器、音樂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忽視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審美培養。如在藝術教育中,對學生教授“三棒鼓”藝術,只對學生介紹其源於唐代,告知學生"三棒鼓"通常的情況下表演藝人多爲女子,其一般是3到5個女子組成的藝術班子,在表演時由一人擊鼓來唱詞,一人用鑼鼓來進行配樂,然後再由一個人來耍花棒;並未學生介紹其實集打擊樂器、口頭文學爲一體的民族藝術活動,並未告知學生在土司時期文化制度下,三棒鼓具備樸素美、野性美和精神美。

3.功利性教學。在藝術教學中,往往無法突出藝術的特點,使人們看不出與其普通教學學科的的區別,同時藝術教學也存在幾大的功利性,這是對藝術教學的異化,也是對藝術教育的侮辱。透過藝術教學手段,提高學校的藝術氛圍,妄圖透過加設學校的藝術課程,來告知外界社會學校是藝術天堂,可以培養高素質的藝術人才,這樣華而不實的宣傳包裝,降低藝術教育水準,也會貽誤對藝術人才的培養。

三、強化藝術教育的意義

藝術教育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審美追求,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動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時藝術教育,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使學生有自己的認知,可以明辨是非,能夠自己去欣賞、解析、觀賞藝術作品,使學生的藝術創造力、藝術性思維得到填充。強化學校的藝術教育,在文學藝術方面,可以使學生能夠自己去賞析文學作品,透過自己的認知,去品味文學藝術的內涵,感知創作者的藝術情懷,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在繪畫方面,藝術教育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色彩運用、空間構造以及審美意境的構思能力,使得學生在對畫面的解讀中,更能夠去完整的欣賞一幅作品,提升自身對繪畫的藝術審美能力。在音樂方面,強化對學生的藝術教育,使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耳朵和內心去感知音樂,不再是浮躁不安的去追溯潮流點評,而是對音樂藝術有了自己的審美觀點,可以更好的去感知音樂,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對於藝術教育中異化的德育效應,不是直接從藝術作品中獲得的,而必須透過審美這個核心環節,透過學生對藝術作品提出審美感悟,纔可以發揮藝術教育異化出來的德育功能。因此進行藝術教育,透過提高學生審美,纔可實現德育,這樣纔可以使學生的審美趣味以及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四、規避藝術教育異化現象的措施

真正的藝術教育,難以立竿見影的,只會產生強有力的道德效應的。以下介紹強化藝術教育,避免發生藝術教育異化的措施。

1.轉化藝術教育理念。課堂教學中,真正的藝術教育,是一種課堂中的審美教育,而不是作爲課堂中道德教育而存在的德育效應;並且藝術教育中異化的德育,須透過審美才可被學生感知獲取,只有透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纔可以實現德育。可以在藝術教學中,明確其在教學中的地位,轉換傳統教育觀念,提升教學教學水平。

2.優化藝術教育手段。對於藝術教育中異化的德育效應,不是直接從藝術作品中獲得的,而必須透過審美這個核心環節,透過學生對藝術作品提出審美感悟,纔可以發揮藝術教育異化出來的德育功能。採取互動教學、情景教學、聯想教學等模式,提升藝術教育水平。如在藝術教育中,針對魯迅先生的文學藝術講授中,在《在酒樓上》中:“從暗綠的密葉間,顯出幾十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可以引導學生去感知這一幅古拙蒼勁的畫卷,使學生可以認識到作品的藝術價值,提升自身審美判斷能力。

3.創新藝術教育方法。審美化的藝術教育中,更加的注重讓學生去對藝術的本身產生領悟,透過學生對藝術形式以及藝術內容的理解,從而在二者聯繫中領悟到藝術的思想內涵,此後纔可以獲得德育效果。並且在審美化的藝術教育中,更加重視以情動人,通常都是應用較少的藝術語言講解,從而使人們得到藝術審美體驗,從而激發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如在對學生介紹《國王的演講》影片的藝術教育中,對於其主題音樂的使用,可以引導學生去感知影片主題,不僅是渲染與總結、歸納、情感深化的主導,還可以提升整個電影作品的層次,使得影片更具強烈的藝術效果,使學生明白音樂可以凸顯故事的敘事,使學生可以對影片的藝術美感有自身的認知,從而在審美培養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價值理念。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藝術教育中,所出現德育、智育的異化現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應該秉承藝術教育本質,重視藝術教育中的審美教學,提高以及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藝術教育被異化,將會使得藝術教育徒有虛名,導致藝術教育德育功能不能得到發揮,故此在學校教育中確保藝術教育的獨立地位,真正發揮藝術教育特有的審美育人功能, 遵循藝術教育本質,從而收穫藝術教育的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