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

學問君 人氣:1.38W

摘 要:由於中職學校學生文化素質較低,對計算機的認知程度不高,因此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對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

關鍵詞:校企合作 產品對接 頂崗實習 崗前培訓 前校後廠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強校企合作的領導。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主任親自掛帥,主管教學的副主任和主管教育的副主任主抓,教務主任和安置辦主任具體負責,對教學和實習的環節精心安排,環環相扣。

2、調整課時比例。我校在實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摸索中,首先實行教學改革,調整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訓課的課時比例,由原來的3∶3∶4調整爲2∶2∶6,增加了實訓課課時比例。

3、制定學生技能過關標準。學校結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行業標準,根據過關標準進行教學。

4、整合專業課教學。把實訓車間當做課堂,實行做中講、做中學、做中練的方式,遇到問題及時講解、及時解決。

5、實行以賽,期中考試以技能競賽形式進行。每學期學校都要進行一次全體學生參加的技能競賽,取代以往的期中考試,以學生實踐成品的等級確定考試成績,同時考覈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

6、實行專業實訓課分層次教學,提前開展實習。開展專業實訓課分層次教學,教師分別指導,在學生技能考覈全部合格的前提下,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能操作工,提前送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7、學生實習由校企雙方考覈。經企業和學校雙方考覈,分期分批安排學生去企業參加頂崗實習或就業,簽訂勞動合同,保證就業。

二、校企合作模式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校的校企合作辦學主要有四種模式:產品對接、頂崗實習、崗前培訓、前校後廠。

1、產品對接:即按照企業標準在校內實訓基地生產加工企業產品,達到企業產品與學生實習加工產品的對接、企業崗位和實訓崗位的對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起到頂崗實習的作用。近幾年,學校在專業實訓課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優秀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產品的對外加工,中等生完成課堂教學內容,稍差生由教師指導進行最基本的操作。在分層次的教學過程中按照企業要求和產品標準完成了產品的對接、崗位的對接,實現了由學校學生到企業工人角色的轉變。學校負責聯繫加工項目,優秀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學校實訓設備完成產品加工,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2、頂崗實習:學校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安排到指定的企業對應的崗位代替企業員工進行生產加工,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生產任務,與員工同工同酬。在頂崗實習期間,企業安排技術人員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指導,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在企業對學生進行管理,同時學校領導定期走訪企業,幫助學生解決在頂崗實習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學生參與工作實踐,既培養了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融爲一體,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透過頂崗實習,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應變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與提升。

3、崗前培訓:即在新員工上崗之前,向其介紹企業的規章制度、文化以及企業的業務,教給員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及時把新資訊、新技術和新程序介紹給員工,還要更新員工的現有技能。

4、前校後廠:即由學校依據所開設的專業創辦相對應的校辦企業,爲學生提供生產實習的場所。這種“前校後廠”的辦學模式,既學習了知識,也掌握了技能,學生畢業後就成了合格的企業技術工人,爲學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校企合作的收穫與體會

1、校企合作解決了學生實訓實習問題,實現了由學生到企業工人的角色轉變。

2、校企合作真正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

3、校企合作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形成良好的職業品格和職業習慣。

4、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緩解家庭經濟壓力。

5、畢業生就業率高,學生的就業率和穩定率逐年提升。

以上是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我們深知與兄弟學校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有決心和信心,進一步大膽實踐,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爲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金土加強校企合作,辦出高職特色[J].職教通訊,2002(1):23-24。

[2]劉曉明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理論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4(9):17-18。

[3]楊放關於高校透過校企合作模式培養物流人才的探索[J].寧波大學學報,2006(2)。

[4]李雙雁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評述[J].職教論壇,2008(7):42。

[5]龐世俊龐少召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驅動方式解構、問題與策略[J].交通職業教育,2010(4):7。

[6]馬成榮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23):8。

[7]仇耀輝龐少召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對應層次關係、法則與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