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器樂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

學問君 人氣:9.6K
論器樂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
摘要:音樂是聽覺藝術。敏銳的聽覺能力是捕捉音樂資訊和獲得音樂感覺的基礎。其中,內心聽覺對器樂學生的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從學會聆聽、學會記憶、學會想象、學會實踐等途徑探討了器樂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內心聽覺 音樂意象 聆聽 記憶 想象 實踐
  
  衆所周知,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敏銳的聽覺能力是捕捉音樂資訊和獲得音樂感覺的基礎。根據聽覺的形成與作用方式的不同,聽覺可分爲內心聽覺(主動聽覺)與外部聽覺(被動聽覺),其中,內心聽覺對器樂學生的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所論述的重點。
  
  一、內心聽覺的含義及其特徵
  
  內心聽覺是指“在內心(實際是頭腦)所進行的音樂活動,尤其是內心的聽覺活動,它所涉及的心理現象主要是聽覺意象。”①同時,內心聽覺又是一種音樂能力,是一種構成內心音樂意象的能力,它對音樂活動具有先導性與創造性。內心聽覺與外部聽覺的區別關鍵在於內心聽覺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內心音樂活動,是人們在內心對某種聽過或未聽過的音樂的回憶或想象、預測,而外部聽覺則是指一種普通意義上的音樂聽覺,是一種被動接受音響資訊的過程,它多強調聽覺器官對音樂的感知與記憶,而且只是孤立地對某種聲音產生聽覺意象。內心聽覺以外部聽覺爲基礎更加強調聲音在心理上的自如運用,它是對音樂整體產生的聽覺意象,甚至還要超出這個範圍,“它不是外部聽覺在內心的純粹複製,在擺脫了外部聽覺束縛的同時,音樂內心聽覺具備了先導與創造的能力。”②如作曲家總是透過某種內心聽覺進行創作,由內心聽覺去選擇符合於作曲家內心表現需要的各種音響手段,因而作曲家只有當他在心中聽到某些所需要的音時才能把它寫下來,這種內心聽覺可以說貫穿於作曲家作曲的全過程中;演奏家也是如此,他在演奏時也總是在內心提前聽到那些將要奏出的音響,提前對於將要出現的音高、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做出判斷,以便調整自己的演奏動作求得自己滿意的聲音效果;音樂欣賞也並不單純是聽覺器官的活動,它是一種內、外結合的聽覺活動,當欣賞主體用耳朵聽音樂的時候,內心的聽覺也總是在不斷地幫助他對感官聽覺做出判斷。正是由於內心聽覺具有先導與創造能力,因而,器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這一心理過程就顯得尤爲重要。
  
  二、如何培養器樂學生的內心聽覺能力
  
  (一)學會聆聽
  美國著名作曲家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一書中這樣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③只要你相信自己的音樂潛能,不斷地傾聽音樂,你就會越來越多地獲得音響美感。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由於感知的參與,主體所進行的不是孤立的音高聽辨,音樂知覺強調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能力,即從整體上感受體驗音樂要素的能力。器樂演奏者,對一首音樂作品的把握首先依賴聽覺,多聽是獲得良好音樂感知的關鍵。聆聽,是培養器樂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透過不斷地聆聽優秀的音樂作品,瞭解中外音樂史上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的各類音樂作品,甚至能夠鑑別不同版本、不同樂隊、不同指揮家和演奏(演唱)家對音樂作品的詮釋水平,才能甄別其音樂表現的優劣、體會到音樂作品以音響刺激所帶給我們的.內心聽覺感受,從而進一步引發情緒、情感的共鳴。
  
  (二)學會記憶
  提高器樂學生內心聽覺中的音樂聽覺意象,記憶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音樂記憶也是內心聽覺得以充分發揮的手段之一,那些具有良好內心聽覺能力的音樂家往往都有驚人的音樂記憶能力,而背譜演奏又是增強音樂記憶能力最主要的方式。因此,背譜演奏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去,背譜演奏的過程是音樂表現力全面提高的過程。當演奏者在背譜演奏時,只有運用內心聽覺回憶旋律、音色、音質,才能喚起聽覺表象,引導和控制自身的演奏,使腦、心、耳、眼、手這些器官完美地配合,最後使思維、情感、聽覺、視覺、肌肉、神經達到最理想的協調。背譜演奏是視覺、聽覺、運動神經等共同配合的綜合運動,正確的背譜演奏應該是注意發揮大腦、視覺、聽覺的積極作用,對音樂作品重要的部分要能夠詳細地背誦樂譜,美國心理學家J.R.安德森認爲:“我們具有的最好的記憶是對有意義的資訊的記憶。”④另外,還可以按樂曲的結構採取分段背奏的方法,對於那些基本上相同,只是稍有變化的樂段更要特別注意其不同之處。一個演奏家或指揮家要想真正在內心深處領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就要將音樂作品牢牢記在內心深處。透過背譜,演奏者會對樂曲有一個清晰的記憶和深一步的理解,這樣不僅會提高器樂學生內心聽覺的音樂性,也會提高他們對音樂整體性的把握。